缺血性肾脏病的病因、特点及治疗!

缺血性肾脏病的病因为肾动脉狭窄,是肾动脉狭窄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当肾动脉狭窄>50%时狭窄局部产生压力阶差。当狭窄>70%时则出现狭窄后灌注压的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呈缺血性肾脏病。

缺血性肾脏病的病因、特点及治疗!

临床特点:①尿化验无明显有形成分,但肾功能进行性恶化;②肾小管功能化验提示尿浓缩功能减退,临床有夜尿增多;③肾脏B超发现双肾长径大小不一致(相差1.0~1.5cm及以上)④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后常出现急性肾衰竭。

鉴别:缺血性肾病应与高血压肾损害,慢性间质性肾炎相鉴别

缺血性肾病与其主要区别在于肾功能明显进行性坏转,辅助检查显示肾动脉狭窄

高血压肾损害:多40岁以上发病,有高血压家族史,无肾动脉狭窄的影像学证据。

慢性间质性肾炎:多有长期服用镇痛药、中草药或尿感病史。不一定有高血压;肾小管功能受损表现突出,如肾性失钾、肾性糖尿等。

治疗:对于缺血性肾病的治疗,多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为主。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血管重建术。治疗目的是降血压、延缓肾脏病进展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①动脉粥样硬化的二级预防治疗:1)生活方式调整:首先应当戒烟,体重指数(BMI)应控制于18.5-24.9。限制饮酒。减少热量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及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2)降压。3)他汀类药物:治疗目标使LDL<2.6mmol/L。4)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5)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不耐受改为氯吡格雷,若二者都不能耐受,服用华法林,维持INR在2.5-3.5。

②控制血压:1)降压目标:建议BP<130/80mmHg。肾动脉狭窄应用ACEI或ARB时需慎用,服药期间应检测GFR及血钾,4周内GFR下降>30%,应停药寻找原因,如4个月内GFR下降<30%,可继续使用,血钾≤5.5mmol/L,可继续使用。

2、血管重建术包括介入治疗或肾动脉搭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