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心理部队” 成为患者和医护人员“充电站”

13日下午,江苏省心理援助医疗队应邀来到山东医疗队驻地,举办了一次“心理沙龙”。这支驰援武汉20天的“心理部队”在医护人员中小有名气,领队谭俊华说,有不少各地医疗队队员前来寻找帮助。

江苏省心理援助医疗队的31位医生,分别来自南京脑科医院、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苏州市广济医院、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常州市德安医院、扬州五台山医院、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泰州兴化市第四人民医院,都是精神科医生及心理专家。2月24日抵达武汉后,即马不停蹄下病区、作咨询、办沙龙,帮患者打开心结,助医护人员疏解压力。

这支“心理部队” 成为患者和医护人员“充电站”

“心理部队”队员合 江苏省心理援助医疗队供图

谭俊华是南京脑科医院医务处主任、精神科主任医师,他说:“疫情面前,对病毒的恐惧、对家人的思念,都会影响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情绪,我们就是要通过耐心的陪伴、认真地倾听、温情地交流等心理疏导,让他们获得‘安全感’。”

小患者与亲人分离后不愿交流

“陪伴绘画法”让她露出笑容

3月初,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病房一名10岁的小患者治愈出院。临行前,她拉着陪伴自己一个多星期的医生叔叔合影留念。

这位小患者刚入院时不愿意与医护人员交流,甚至有些抵触治疗,平时吃饭只吃几口,精神也是恹恹的。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的王祥主任和李磊医生入驻医院的第一天,就从医护人员处了解到孩子的情况。

“小姑娘的父母都在隔离点。”王祥说,刚入院时孩子一直没办法和家人取得联系,独自在医院可能觉得父母不管她了,虽然后来为她联系上家人,但她还是不愿意说话。

详细了解完小姑娘的情况,王祥、李磊连夜讨论心理干预方案,还与小姑娘的家人联系,详细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等。

“小姑娘的母亲提到孩子比较内向,和外人交谈时很害羞。”王祥、李磊推断言语的干预措施可能会有一些困难,结合孩子有画画的爱好,决定采取绘画的方法减轻孩子的抵抗心理。

此后一周,两位医生每天都陪在小姑娘身边,做游戏、画画、玩卡片,看着她的脸上逐渐露出笑容,和家人视频也恢复天真活泼,他们的心才慢慢放下。

这支“心理部队” 成为患者和医护人员“充电站”

小患者出院前与医生叔叔合影 江苏省心理援助医疗队供图

谭俊华介绍,“心理部队”刚到汉时就分为6个工作小组,分别为4家医院、2家方舱医院提供心理援助,“针对不同心理症状的患者有不同的干预措施”。对于症状轻的患者,以抚慰、倾听为主;对于严重症状患者,除心理安抚外会辅以药物治疗。

年轻护士压力大入睡困难

心理工作坊为医护人员“充电”

在江苏省心理援助医疗队驻地大厅内,进门醒目处贴着张小告示:江苏心理队工作坊,欢迎各位战友、各位同事前来咨询!工作时间每天14:00-16:00。

谭俊华说,除在医院为病患进行心理疏导外,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也是医疗队关注的重点,“一线医护人员一个多月来高负荷运转,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吃不下、睡不好也是心理出现波动的表现,专业的心理疏导这时尤为重要。”

谭俊华刚到武汉时就为江苏援汉医护人员组织过一次“心理沙龙”,在沙龙上,一位年轻护士引起他的注意,“这位护士默默地坐在沙发的一角,神情紧张,语言表达有些困难。”

谭俊华私下找到这位护士的同事了解情况,得知其平时热心快肠,近一段时间下班后却将自己关在房间不出来,入睡困难而且吃得也不多,一个星期时间瘦了六七斤。

“这是轻度抑郁的倾向,必须尽快化解心结。”谭俊华很着急。与这位护士聊天时得知,对方家中有个2岁多的宝宝,与家人分离了1个多月特别思念,而平时玩球、写小文章的爱好也因为疫情不得不暂停。

“情感没有宣泄的渠道,就容易堆积。”谭俊华一边开导,一边让这位护士在心理沙龙上多听听战友们的心声,休息时间多写写在武汉的故事,“将自己的心事写下来,将来说给家人孩子听,这都是不错的宣泄情绪的出口”,现在这位护士的情绪好转不少。

从刚到武汉时的6个工作小组,到如今哪里需要就把“心理工作坊”设在哪里,“心理工作坊”已经成为医护人员的“充电站”。

谭俊华介绍,这支“心理部队”的不少成员,曾参与过汶川地震、雅安地震、盐城风灾的心理干预工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大家需要共同面对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谭俊华说,这与自然灾害或者突发事件不同,就算被外界奉为“英雄”、称作“逆行者”的一线医护,也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做后盾。

(长江日报记者付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