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我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就涉獵股市,那時候也沒有多少資金,更沒有什麼這方面的知識和經驗,也就是業餘玩玩而已。後來,由於資金問題,多次中斷,近幾年閒著就把它當作了主業。朋友會問我,賺錢了嗎?快樂嗎?我的回答是,不但沒有賺錢,反而賠了不少。這賠錢的買賣,還搭進去多少的時間和精力,你說我會快樂嗎?尤其是經常碰到的“跳水”,那是“割肉”啊,心裡的那個痛,痛入心扉。

平日裡和股友閒聊,才知道大多數人與我類似。據我的觀察和推測,“七,二,一”定義還不夠準確,散戶中虧損的哪是佔七成,應該是大於八成的,賺錢的是不到一成的。與我一樣,在股市中經歷著痛苦的煎熬的朋友們,在全國有多少?

是我們怕失敗,不夠堅持嗎?否!我們從不怕失敗,而且屢敗屢戰,鍥而不捨!

是我們不善於總結經驗教訓嗎?否!我們每天都要“覆盤”,總結一天的得失。我們時刻在反思,我錯在哪?可教訓天天在翻新。

是我們學習不夠嗎?否!我們都買來了各種炒股“秘籍”,努力學習各種理論方法,甚至還拜訪過“名師”。在嘗試過各種方法後,我們才發現,無論哪一個大師的理論、秘籍、方法,看上去都那麼無懈可擊,但真正運用起來,卻罕有成功。股市的風雲變幻遠大於海上的氣候;股市的殘酷慘烈,遠大於戰爭。今天看著運行得好好的,誰都預測明天會大漲,機構和股市“大師”爭先恐後地呼籲買進,晚上一個利空消息,第二天開盤就一片慘綠。看著指數一個勁向下,為避免更大損失,我們只好忍痛“割肉”,可剛剛“割肉”,傷口還在“滴血”,股市指數一下又變紅了!

經過血腥的“熊市”,好不容易迎來了難得的“牛市”,這下該“解套”了、“翻盤”了吧?可被“割韭菜”的還是我們散戶!

更可氣的還有那些騙子,專找散戶下手。今天一個機構,邀你加盟,或四六分成,或按月按年交費,保證賺錢;明天一個理財專家,邀你聽課,講的天花亂墜;其結果都是讓你血本無歸。

童定坤 |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痛定思痛!反思,再反思!不是我們運氣不好,不是我們學習不夠,也不是我們蠢笨傻逼,散戶之中不乏精明聰慧者。失敗是我們沒有看到,這是一場力量不對等的戰爭。散戶的對手是機構,無論從哪方面講,知識、技術、資金,散戶都是弱小的一方,哪是機構的對手?那是“雞蛋碰石頭”,。除非你在低位買了一個成長性非常好的像“茅臺”一樣的股票,拿在手上,長期不動,否則散戶永遠難有勝利的一天。

徹底退出股市?我的結論是“專業的事情交給專家去做”。

我們的“高精度諮詢公司”就是一個很好的,有炒股專家和從事金融工作的專家的好公司,值得我們信賴,我們大可放心地把賺錢的事交給他們去做,然後,我們心安理得地去做自己熟悉的想做的事情。

唐代韓愈的《師說》裡有一句話:“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意思是說,聽到的道理有時間的先後,技能學術各有研究的方向。韓愈的原意是說一個人不論年齡大小,只要你在某一方面有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你就可以做老師,也就是他說的“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我們不是金融專業畢業生,不具備股市拼搏的技能和力量,把不是你的專業的炒股的事交給專門從事炒股的專業人士去幹,那是一件多麼好的事情。專業炒股的人一般不會虧你許多錢,至少會比你自己炒股要好。

從此,你脫離這個讓你揪心痛苦的“股海”,不用每天去“盯盤”,去研究“k線”,可以去做你想做而且擅長做的事情。因為是你擅長做的事,就一定能夠創造出很好的價值。

兩相比較,過去沉迷於股市,勞心費神,賺不到錢,還要虧錢,許多時候,痛苦不堪,這是你的人生理想嗎?這樣的日子你和你的家人有幸福快樂嗎?如果你從“股海”跳出來,找到自己想做願意做的事,也就找到了自己實現你人生理想、實現人生價值的事。無論從人生價值,還是從經濟收入方面,你都是大贏家。

童定坤 |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韓信與劉邦有一段對話,對我們很有啟發。劉邦問韓信:“你看我能帶多少兵?”韓信說:“您能帶幾千到一萬兵。”劉邦又問:“那你能帶多少兵?”韓信回答說:“我多多益善。”劉邦很不高興,就問:“你那麼有本事,為什麼要聽從我的領導?”韓信說:“大王不善帶兵,但擅長統帥將領和人才。張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蕭何治理國家有條不紊,我們都臣服於您。”劉邦聽了很高興。

這段話至少給我們三個啟示。

一 正是韓愈說的“術業有專攻”。人的一生是短暫的,精力是有限的,要做“多面手”,做“全能”的人是多麼難。俗語說“藝多不養身”,就是說手藝多了反而難以養活自身。手藝多,就是你這也會,那也會,但沒有一樣是“精”的,說白了,你什麼也不會,因為你沒有一樣手藝是精湛的,是過得硬的。一個教師,語文能教,數學能教,外語也能教,甚至物理化學也能教,實際上,這樣的教師是不稱職的,什麼都教不好。現在的科學這麼發達,每一門科學分支都很細很細。在製造業方面也是如此,工序分得很細,每一道工序都由專業的人來做,大家分工合作,事情就做得非常圓滿了。這就是現代科學現代工業。

現代科學現代工業不需要“多面手”,需要的是專業的“頂尖”的人才。道理很簡單,平面面積大的錘子打不了孔,只有尖尖的鑽子才能鑽孔。你所學習的專業和技能分支越小,你就越能把你的精力和時間集中到那一小點上,你也就越容易成為那一點上的“能手”“頂尖人物”。

有人說,一個人一輩子只要把一件事做好了就行了,講的也是這個道理。一輩子傾注全力專做一件事,肯定是這方面的高手。有人從小就喜歡打球,一輩子就鑽研這個事,不就成了世界冠軍?哪怕是玩遊戲,也能玩出專業人才。

要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讓自己和家人過上幸福的生活,“術業有專攻”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好的啟示。

二 劉邦沒有張良韓信蕭何等專業人才輔佐,打不出江山,韓信等人沒有劉邦的領導,沒有張良蕭何等人的合作,也都會英雄無用武之地,體現不出他們各自的能力和價值。任何一個企業,就要各方面的人才分工合作,團結一致,共同努力,才能把企業做好。也只有企業做好了,每個員工才能體現出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三 企業領導者就要像劉邦那樣,善於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安排工作,協調他們之間的關係,讓企業的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做自己最擅長的事。

術業有專攻是我們智慧生活的鑰匙。與朋友共享!

童定坤 |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