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氢能理事会发布报告《从成本视角看氢竞争力提升之路》

国际氢能理事会发布报告《从成本视角看氢竞争力提升之路》

2020年1月20日,国际氢能理事会(Hydrogen Council)发布题为《从成本视角看氢竞争力提升之路》(Path to Hydrogen Competitiveness: A Cost Perspective)报告指出,扩大规模将是降低成本的最大推动力,特别是在氢气的生产和分配以及系统部件的制造方面。在考虑技术突破带来的任何额外影响之前,这将显著降低成本。该报告为40种氢技术的成本竞争力提供了证据。对决策者来说,这为财政和非金融支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有助于释放氢的经济价值,以发展适当的政策框架。对于行业的决策者来说,它提供了整个价值链成本动态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图景。

(1)非运输应用成本降低的90%来自供应链规模扩大。平均而言,供应的氢气成本占非运输应用的总成本的70%以上。在未来十年中,低碳氢的交付成本预计将大幅下降,在供应链较短的应用领域,2020—2030年,将占总拥有成本总降幅的90%。降低生产和分销成本都有助于降低氢气的交付成本。在未来十年中,低碳和/或可再生氢气生产成本将大幅下降,降幅高达60%。这可以归因于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下降、电解液制造规模扩大以及低成本碳储存设施的开发。其次,随着分销系统基础设施利用率的提高,分销成本将大幅下降。

(2)运输应用成本70%的降幅来自终端设备制造规模的扩大。扩大制造是降低诸多氢能应用成本的另一种方法,因为终端使用设备的成本占总成本的很大一部分(例如运输中的燃料电池和油箱)。在扩大规模的早期阶段,零部件的大规模工业化和车辆集成,加上低成本的氢燃料,这些以及类似应用将使车辆总成本减半。而设备制造规模将占该削减额的70%。

(3)到2030年,22种应用或将提供有竞争力的低碳选择。大规模氢的生产和分配系统将比先前预计的更早释放氢在诸多应用中的竞争力。该分析侧重于35个代表性的使用案例,研究表明,到2030年,其中22个总拥有成本将与其他低碳替代品达到同等水平。在研究的35个使用案例中,到2030年低碳或可再生氢解决方案也将可与传统方案竞争。

到2030年,扩大现有氢技术将在各种应用中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低碳解决方案,甚至可能在某些细分市场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低碳氢替代传统燃料。然而,要达到这个规模,需要投资、政策调整和需求创造。报告确定了到2030年投资影响最大的几个领域:

(1)在生产环节,从电解中实现具有竞争力的可再生氢气生产需要部署70GW的电解槽总产能,隐含的累积资金缺口为200亿美元。2030年以后,在达到经济竞争力后,可再生氢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为了开始实施天然气改造中的低碳氢和碳捕获与封存(CCS),假设使用现有的储能池,则估算需要60亿美元来支付到2030年相对于灰氢的额外生产成本。

(2)在运输方面,所需的加氢和分配网络以及燃料电池和氢气罐与低碳替代品相比的成本差异意味着需要额外投资300亿美元,以弥补经济缺口。

(3)在建筑和工业供暖方面,为氢气和天然气之间的成本差额提供资金,并投资建设或改造第一个氢气和天然气管网,到2030年投资将达到170亿美元。

虽然这些数字相当可观,但与欧洲能源支出相比,这些数字显得微不足道。它们加起来不到全球年度能源支出的5%,与2019年德国近300亿美元的可再生能源投资规模不相上下。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及作者: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地球科学动态监测快报》2020年第04期,王立伟 编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