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缺乏专注力?学会这4种方法,让孩子感受到“心流体验”

你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当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总是一会儿玩铅笔,一会儿捣鼓橡皮,或者是一定要起来喝点水,再不就去上个厕所

;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也经常是三心二意,常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很多家长为孩子的专注力而苦恼,甚至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能改善孩子的专注力。其实,即便是成年人,也可能无法持续专注于工作,更不要说自控能力更弱的孩子了。

专注力的长久和年龄和心理息息相关。抛开年龄不提,从心理学上来讲,与孩子所做事情的难度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果任务难度非常大,容易让孩子感觉没有希望完成,从而无助并丧失信心。即便是难度偏大,也会让孩子感觉焦虑、担忧甚至恐惧。

而太过于简单的事情,虽然能让孩子放松,但时间长了也会让孩子失去兴趣,从而产生厌倦。事实上,只有一些比孩子的实际能力稍高一些的挑战,才会持续激发他的潜力,让孩子体会到心流体验,感受到做一件事情的乐趣和成就感,如此一来,孩子的专注力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孩子学习缺乏专注力?学会这4种方法,让孩子感受到“心流体验”

什么是心流体验?

心理学家齐克森·米哈里,将心流 (flow) 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在这种感觉产生的同时,会伴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齐克森·米哈里通过观察一些艺术家、骑手、攀岩者及作曲家,发现他们在从事工作的时候,几乎是全神贯注的状态,经常忘记对时间和周围环境的感知。这源自于他们从忘我工作中所感受到的乐趣,这一过程被齐克森·米哈里认为是一种最佳的体验。

就比如玩游戏,任何的游戏都一定会提供一定的难度给玩家,并常常伴有过关、打boss等设定来增强玩家的挑战度。而这种通过感知到挑战,通过自身的专注而达成挑战的过程中,达到某种平衡,就会产生心流体验。这也是我们有时候沉迷于游戏的原因之一。

无论成人还是孩子,当处于心流体验时,因为精力高度的集中,会感觉时间过得飞快

。可即便如此,当回头想的时候,却能回忆出丰富的细节和感受,正如我们汉语中的“快活”、“快乐”中都有一个“快”字,也正是对这种体验的感受的一种体现,与“难过”相对。

心流这个词汇,其实在佛教圈中早已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汇。在东方的精神实践家门,在二千五百年的时间里,曾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心流理论来促成精神力及个人发展与自我提升。

孩子学习缺乏专注力?学会这4种方法,让孩子感受到“心流体验”

心流体验和专注力之间的关系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不难发现,在心流体验的过程中,体验者的专注力都是高度集中的,甚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和周遭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这种体验带给人的乐趣是无穷的。

这种沉浸和投入是人生幸福最重要的来源,不同于感官满足的容易适应,心理上的满足将有持续性,让人觉得越投入越有动力,越投入便越快乐。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再回头看:孩子为什么在做作业或者是一些事情的时候,总是精力不集中、缺乏专注力,可当他看动画片或者是做游戏的时候,往往你去叫他,他都听不见?这往往是因为孩子对某件事物兴趣的缺失和没能产生那种挑战的欲望。

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认为,如果孩子在学习、活动甚至游戏之中有更多的心流体验,他们会更多地感受到思维、创作过程本身的美,也会滋生出内在的兴趣。

家长掌握了原因和方向,就可以逐步地培养出孩子对事物的兴趣以及专注力。

如何帮助孩子获得心流体验

对于孩子来说,获取心流体验或许并不难。当他对一件事情感兴趣的时候,很容易能够沉浸其中。齐克森·米哈里在研究中发现,任务的挑战难度和个人拥有的技能会影响心流的产生。唯有这两者达到某个平衡点,就能够激发出人投入的热情,并感到高度的兴奋和充实感。

比如当孩子拿到一个新的拼图,当他拼出了从没有拼出过的完整图形,并兴奋地让你去“观摩”成果的时候,他可能完全没有注意到周边的谈话声或电视声音,而当目标最终达成的时候,他会兴奋地欢呼雀跃。

孩子学习缺乏专注力?学会这4种方法,让孩子感受到“心流体验”

针对这些,我们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来帮助孩子获得这样的体验,从而达到锻炼和提高孩子专注力的目的。

1、 提升或降低任务的难度,增加孩子的兴趣

万丈高楼平地起,拿孩子的学习举例:一个小学生,你拿高中的作业给他,他很可能完全看不懂,这就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怎么能够感到有兴趣?相反,当你拿幼儿园的作业让他做,或许他会因为太简单而感受不到挑战,而感觉无聊。

当然,以上都是极端的情况,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遇到了无法解决的难题并没有如此大的差异,我们可以试着适当的降低或提升任务的难度,同时引导孩子发现其中的乐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当孩子对一件事情非常感兴趣的时候,他就会更容易地沉浸其中。

2、 提升孩子的技能水平,使之符合孩子当前的程度

当任务比较复杂,或难以达成的时候,需要提升孩子的技能来使之符合孩子当前的程度。任何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提升的过程。更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拿孩子学习游泳为例,教练往往都会拆解动作,分别训练孩子的手和脚,最后再整合在一起。就如同游戏关卡一样,每一关都是一个挑战,但都符合孩子当前的程度。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提升,同时注意给孩子及时的反馈,当他更有信心完成的时候,也就越容易投入。

孩子学习缺乏专注力?学会这4种方法,让孩子感受到“心流体验”

3、 给孩子不受打扰的时间和空间

很多家长习惯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端茶递水送水果,还有些家长总是出于“好心”来打断孩子正在投入的事情,这其实对孩子的专注力有很大影响,也让孩子很难获得一个心流体验。

当孩子正在专心致志地写作业,很可能只是一个善意的叫他“吃水果”,就完全打断了他的思路,在注意力的来回切换中,在无形中让孩子的精力被消耗,热情也被减损。而这种状态一旦形成了习惯,那是很难更改的。

所以当孩子投入做事情的时候,家长尽量不要打扰,最好给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完成他的任务。

4、 不要吝惜赞美和鼓励,增强孩子的获得感与满足感

很多时候,满足感和成就感不仅仅来源于事情本身,还来自于外界的评价。对孩子来说,父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相应的父母的认同和肯定尤为重要。

当孩子完全投入其中完成了一项任务或目标,家长应该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来增强孩子这种获得感与满足感。而当孩子失败或是困惑的时候,父母的一句鼓励很可能就成为他最终完成任务的动力。

通过以上四点,我们能够尽可能多地让孩子获得心流体验,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培养了孩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对更多的事情产生更多的兴趣和动力,从而让自己专注其中,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