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不出来东西?”“喝点漱口水啊”

五岁那年,小男孩斯蒂芬因为严重的咽喉炎休学,大多数时间都卧病在床。因为无事可做,他在家大概读了六吨重的连环漫画。

他把漫画故事一字不落地抄在便笺本上,自己也编上一点,然后拿给妈妈看,妈妈高兴极了。


她问斯蒂芬故事是不是自己编的,斯蒂芬承认多半是从漫画里抄的。

“你自己写一个,斯蒂芬,”

妈妈说,“那些漫画书都是垃圾,我打赌你会写得更好。自己写一个吧。”


就这样斯蒂芬一路写成了美国恐怖小说之王,终身成就奖文学大师。


斯蒂芬·金。

“写不出来东西?”“喝点漱口水啊”

但写作之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


为了养家糊口,金先生一开始在沃伦博纺织厂工作,每天负责把各种布料扔进机器染色,还要避免被重型缝纫机把手指缝在一起,或是被机器吞掉。

后来,他又去了新富兰克林洗衣房,把餐厅臭气熏天满是腐臭蛤类的桌布,医院满是血污同样爬满蛆虫的床单扔进机器。


一边往机器里扔桌布,一边构思他的恐怖小说。

工资每小时一块四。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金抱着发高烧的女儿娜奥米,然后意识到自己破产了。

娜奥米需要阿莫西林,但是他买不起。

回家路上,金发现家门口信箱里有个信封——通常都是煤气和电力公司的账单。

他撕开信封,在心里祈祷不要又是一张账单。

——度臻出版公司寄来了一张五百美元的支票,买了他一个故事。


他和太太塔碧目光对视,环顾自己的小破公寓,两个人都哭了。

“写不出来东西?”“喝点漱口水啊”

到了1980年代早期,缅因州开始实施一项新法令,回收酒瓶和易拉罐。金开始把啤酒罐堆到车库的一个塑料箱里等着回收。


某个星期四夜里,他去扔空瓶子,发现星期一还空着的箱子几乎全满了。

“我操,我酗酒。”

意识到这一点时,金很是惊恐。


“你喝多少?”心理医生问。

“全喝光。”


每个夜间,金都以同样的仪式结束这一天:

把冰箱里剩下的所有啤酒都倒进下水道,然后才去睡。

否则,他躺在床上酒就会叫他,直到起床再喝一罐,然后再来一罐,再来一罐……


塔碧不得不组织了一个亲友干预群,他们从书房里搜罗出来一大堆东西倒在地毯上,展示给金看:

啤酒罐、瓶装可卡因、塑料袋装可卡因、安定药片、安宁神、惠菲宁止咳露、奈奎尔感冒药,成瓶的漱口水……


“大约一年前,塔碧发现浴室里大瓶的李施德林漱口水不见了,就问是不是我喝那玩意。我很愤慨很骄傲地说绝对没有。

事实上我确实不喝李施德林那玩意……”

“写不出来东西?”“喝点漱口水啊”


“我喝的是Scope牌。味道好,有薄荷气。”


长期以来,我们普遍认为创作必然跟酒精,跟精神药物混在一起。

世界是一片废墟,人们彼此孤绝,作家们生活在精神隔离和绝望的氛围中,药物和酒精是舒缓他们过分敏感内心的必需品。


金一晚上喝掉一整箱啤酒(外加一点漱口水),同时完成一部小说。

他喜欢自己的书,但他不记得自己写作的过程,不记得把得意段落写在纸上的乐趣。

他充满了失落感。

于是他下定决心戒掉酒精和药物。


在人生50岁之际,斯蒂芬·金写了这本

《写作这回事》(On writing),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

“写不出来东西?”“喝点漱口水啊”

在书里,他分享了自己是如何学习写作的,以及很多写作技巧。


“写不出来东西?”“喝点漱口水啊”

比如:

1、如果你想成为作家,有两件事你必须首先做到:多读,多写。据我所知别无捷径。

2、你应该尽量避免被动语态。被动语态很无力,很冗长,经常还拐弯抹角。

3、凡人皆犯错用副词,副词不是你的朋友。

4、写作时最好不必过多考虑段落何时起何时结,诀窍就是顺其自然。

5、一连串中规中矩的句子会让行文呆板,多用短信让叙述紧凑,塑造出清晰的形象,产生张力,还可以使句型丰富多变。

6、小说都是由三部分构成:叙事,推进故事;描写,为读者描绘出现场感觉;对话,通过具体言语赋予人物生命。

7、第二稿=第一稿-10%,祝好运。

……


更重要的是,斯蒂芬·金将写作视为一张特许证——

你可以写,你该去写,而且如果你足够勇敢,开始写了,那么你要坚持写下去。


如果你是一名广告文案,或者你也以写作为生。那么,这是我推荐给你的第一本书。

这本书不仅教你写的技巧,还教你写的信念。


写作,是神奇的生命之水(不是漱口水)。

干杯,再……满上。


此为文案必读十书系列,第一本。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