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陝州,詩歌崤函!

文化陝州,詩歌崤函!

陝州是東西南北交通的重要樞紐,遙想當年文人雅士走過崤道,在陝州留詩吟唱;唐時皇帝在陝州駐足,然後巡察四方;有宋一代,名相寇準曾治陝州,司馬光也是古陝州之民。

文化陝州,詩歌崤函!


襟絡兩京,山河表裡,拱洛衛秦,槽糧鹽運。州之所轄,接洛入晉。中州門戶,得失攸關。幾貫文史,屢扼征伐。

公元637年唐太宗李世民遊歷陝州,登城樓俯眺原野,作《春日登陝州》、《還陝述懷》。

文化陝州,詩歌崤函!


唐玄宗也在陝州留下詩作《途次陝州》。

張九齡的《奉和聖制途次陝州作》、張說的《奉和聖制途次陝州應制》等都是唐詩名篇。

公元759年,杜甫離開洛陽,趕往華州任所,“三吏三別”,其中的《石壕吏》就是在硤石附近寫就。

文化陝州,詩歌崤函!


公元759年—762年,詩人岑參任虢州長史。隨軍來到陝州,在虢州和陝州創作詩歌40多首,不乏名篇。

文化陝州,詩歌崤函!


公元829年, 詩人王建出任陝州司馬,白居易到洛陽任職時路過陝州,與此時在陝州任司馬的好友王建告別時作《別陝州王司馬》。在他出任陝州司馬時,張籍、白居易、劉禹錫、姚合等都作詩相送。

唐人王勃、李白,駱賓王、韓愈、柳公權、李商隱、劉禹錫、杜牧,宋代政治家寇準、司馬光、王安石等,以及金、明、清代許多文人志士都先後遊於此,並留下佳作。

《 途次陝州》李隆基

境出三秦外,途分二陝中。山川入虞虢,風俗限西東。

樹古棠陰在,耕餘讓畔空。鳴笳從此去,行見洛陽宮。

文化陝州,詩歌崤函!


唐 駱賓王

陝西開勝壤 召南分沃疇 列樹巢維鵲 平渚下睢鳩

憩棠疑勿剪 曳葛似攀樛 至今王化美 非獨在隆周

《陝州醉贈裴四同年》唐 杜牧

悽風洛下同羈思,遲日棠陰得醉歌。

自笑與君三歲別,頭銜依舊鬢絲多。

《送王司馬之陝州》唐 劉禹錫

暫輟清齋出太常,空攜詩卷赴甘棠。府公既有朝中舊,

司馬應容酒後狂。案牘來時唯署字,風煙入興便成章。兩京大道多遊客,每遇詞人戰一場。

《別陝州王司馬》 唐 白居易

笙歌惆悵欲為別,風景闌珊初過春。

爭得遣君詩不苦?黃河岸上白頭人。

《送陝府王大夫》唐 自居易

金馬門前回劍佩, 鐵牛城下擁旌旗。

他時萬一為交代, 留取甘棠三兩枝。

《奉和聖制途次陝州作》張九齡

馳道當河陝,陳詩問國風。川原三晉別,襟帶兩京同。

後殿函關盡,前旌闕塞通。行看洛陽陌,光景麗天中。

詩歌眾多,不能一一枚舉。惟有通過這些詩詞來追思先賢留下的足跡,品悟我們腳下的這片熱土。

文化陝州,詩歌崤函,由此看來,也不為過。讀史品詩,重補我們曾經遺失的家園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