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印象深刻的六本书:有关大唐、水浒和马伯庸

数了一下,今年在豆瓣标记“读过”的书,一共124本,除少数翻过之后,觉得没什么意思,随意打了两星、三星外,大部分都比较仔细地读了。

本着读过印象较深、别人书单里没有、书本身有趣这几个原则,我从2019年读过的书里,选出下面这六本,算是个人总结,也算做个年终推荐。


2019年印象深刻的六本书:有关大唐、水浒和马伯庸

《薛仁贵》,黄约瑟,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

黄约瑟生前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很有学术天分,可惜英年早逝。《薛仁贵》是他唯一的专著,不知为什么,竟被设计了一个地摊小说式的封面。

作者以两唐书本传为基础,利用相关材料和合理推测,细致地考证了薛仁贵成失各半的一生。由此书,亦可大致了解从太宗末年至高宗时期,唐朝对外战争的情况。

2019年印象深刻的六本书:有关大唐、水浒和马伯庸

《传奇中的大唐》,刘勃,文化发展出版社,2018年

我后知后觉,直到今年才读到刘勃的文章,像他这样能把学术思考写成生动文章的学者,当代中国真是不多。这本《传奇中的大唐》详细解读了几篇经典传奇文本,及他们背后有关龙女、狐狸、游侠等形象的流变。

刘勃特别注意到了传奇中人物的姓氏和籍贯。在唐朝这个最后的门阀时代,一个人的郡望无疑是极其重要的。由此,作者推断,唐传奇中女鬼出现多于狐狸,是因为对那时的文人来说,娶一个大姓女子,远比找一个富有、美貌的情人更重要(女鬼可以有家世,狐狸则只能野生)。


2019年印象深刻的六本书:有关大唐、水浒和马伯庸

《香火新缘 : 明清至民国时期中国城市的寺庙与市民》,【法】吕敏、【法】陆康 主编,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

这是一本会议论文集,作者主要是美、法两国的汉学家。

书中所及,城隍庙、东岳庙、胡同里的小庙,无论是修缮、立碑,还是”转香火“,无不牵涉官府对宗教事务的介入。我们时常讽刺,寺庙住持都有正处、副局的级别,而忘记了僧官、道官等同样有着品级。在我看来,这本书像是明清对北京佛教管理的简史。


2019年印象深刻的六本书:有关大唐、水浒和马伯庸

《五胡十六国:中国史上的民族大迁徙》,【日】三崎良章,商务印书馆,2019年

我自小就对“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很感兴趣,可是国内一直找不到什么系统介绍这两个时期的书。因此,三崎良章这本书一出来,我就买来看了。

简单说,这是一本短小精悍的科普书,先讲了“五胡”和“十六国”两个概念的由来、定型,又逐一介绍了各政权的兴亡。要说本书还有什么特点,那就是两个字——靠谱。

2019年印象深刻的六本书:有关大唐、水浒和马伯庸

《水浒群星闪耀时》,李黎,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年

有关水浒的书,我看过的少说也有七八十本,包括各种水浒续书、研究论著、漫画札记等等,《水浒群星闪耀时》可能是其中最特别的一本。

这是一本小说集,故事在放大脑洞和切合原著间,找到了平衡点,给人带来极好的阅读体验。缺点是手法有些单一,主体基本都是好汉怀念过去生活,上山等于死了;情节经常是好汉卖腐;文字上经常使用荒诞式排比,一本看下来就审美疲劳了。

2019年印象深刻的六本书:有关大唐、水浒和马伯庸

《七侯笔录》,马伯庸,湖南文艺出版社,2019年

小说原名叫《笔冢随录》,是马伯庸早期作品,后来烂尾,直到今年才补上了一个让人吐槽无力的烂结局。

马伯庸受《后西游记》里“文明天王”的启发,想象古代大文豪死后,都会留下“笔灵”,凡人被“笔灵”附着后,就能具有与某个文豪相关的技能,然后大杀四方。

这本书脑洞大,漏洞也多,但读起来真的很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