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獲獎片《極速車王》:看福特與法拉利的恩怨情仇

奧斯卡獲獎片《極速車王》:看福特與法拉利的恩怨情仇

這部電影譯名叫《極速車王》,如果從英文直譯就叫《福特vs法拉利》。這部傳記片,生動地展現兩大傳奇汽車公司當年的恩怨情仇。

故事講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隨著戰爭陰影消退,新一代成長起來的美國青年的消費觀和老一輩非常不同。他們不再喜歡以福特車為代表的傳統實惠的家用車,而更喜歡造型拉風、有逼格的法拉利跑車。法拉利總是在勒芒拉力賽奪魁,在年輕人眼裡,法拉利這個名字就代表了勝利。

然而,法拉利堅持每個部件都是手工,像創作藝術品一樣製造每一臺車,這很難在商業環境長久地活下去。福特有了一次收購法拉利的機會,但傲慢的福特在收購合同里加入霸王條款,讓法拉利的老闆惱羞成怒,狠狠羞辱了福特的老闆,說你永遠只能是Ford the second(Ford II,福特二世,就是說你雖然也叫Ford,但你比你爸差遠了)。這真是太戳福特的軟肋了,好,那麼我就不惜一切代價進軍賽車業,預算不設上限去造出一臺跑車,並且要在勒芒拉力賽上扳倒你。

奧斯卡獲獎片《極速車王》:看福特與法拉利的恩怨情仇

這是這部電影的背景。要贏得這場戰役,重要的不是車,而是車背後的人。不但造車的人重要,開車的人也重要。而福特找來造車的,就是卡羅爾·謝爾比。如果玩過極品飛車、狂野飆車等賽車遊戲,就應該見過以Shelby命名的跑車,沒錯,那個Shelby就是這個謝爾比。而謝爾比為福特找來了一代傳奇賽車手肯·邁爾斯。

而真正的故事,卻在兩個人如何對抗整個官僚體制。整部電影充滿著“你來找我幫你贏,你們想贏,我們也真心想幫你贏,但你們卻總是阻礙我幫你贏”的矛盾和諷刺。從這部電影裡,看到的更多的是想要一展長才的小人物面對一個龐大笨重的官僚體制的無力。福特不僅要找到最好的賽車手,還要找到長得最好看,說話最好聽的。面對其貌不揚、舉止粗魯一看就沒什麼文化的邁爾斯,福特居然不允許他代表公司出場。

這部電影的很多地方讓我看了感同身受。很多時候作為小人物你是沒辦法講道理的。任何有邏輯有腦子的人都會知道,倘若一個長得好看,說話又好聽,出身還好,學歷又高的人,那他絕對不可能是最好的賽車手。但,面對面前的一座大山,你就是無處說理去。

表達小人物對官僚體制的反叛,才是這部電影的精神內核。

奧斯卡獲獎片《極速車王》:看福特與法拉利的恩怨情仇

奧斯卡獲獎片《極速車王》:看福特與法拉利的恩怨情仇

奧斯卡獲獎片《極速車王》:看福特與法拉利的恩怨情仇

奧斯卡獲獎片《極速車王》:看福特與法拉利的恩怨情仇

編織這個電影,編劇顯然是煞費苦心的。

電影的人物眾多,線索龐雜。造車的人,賽車的人,賽車人的妻子兒子,福特,福特手下幫助主角的人,福特手下給主角製造麻煩的人……編劇最厲害的地方是,他讓觀眾對每個人物都“產生興趣”。

故事一開始,編劇像流水賬一樣,將故事裡的人物逐個展現給觀眾。這其實是非常大膽的,一開始,觀眾會抓不準主線,甚至認不出誰才是主角(你要是通過誰的腕大判斷出來當我沒說)。要是讓觀眾覺得無聊,這個本子就毀了。

越簡單的方式越需要自信。套路化模板化已經成了現在編劇寫劇本的通病。為了所謂的“安全”,開端一定要有大事件,前六分鐘一定要有個爆點,似乎這樣才能抓住觀眾。很多編劇絞盡腦汁也要編出一個跟故事主線沒太大關係的爆點放在電影的最前面,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對於才華不夠的編劇來說是一個非常“安全”的方式。

稍微好一點的編劇會說,我有能力能讓人物討人喜歡,觀眾愛上人物,沒有所謂的爆點也會看下去……《救貓咪》不就是這套嗎。

但“討人喜歡”並不準確,應該說“產生興趣”,微妙的表述不同,意義也大不相同。

比如說福特二世這個角色,開篇就是一個大腹便便的樣子,像一個暴君,來到生產車間,強行關閉生產線發表演講,說不能想出好辦法挽救福特頹勢的員工,就別來上班了。人們不可能愛上這個人物,甚至還會討人厭,但人們會對這個人物“產生興趣”,人們會想知道這個人物後面發生了什麼。如果他成功了,這以為著什麼,如果他失敗了,唉,真想看一個討人厭的暴君灰頭土臉地流淚啊(電影也滿足了這點需求)。

而編劇的厲害之處在於,劇本里的每一個人物,只要不是隻出現一次的那種配角,都成功地讓觀眾產生興趣了。

奧斯卡獲獎片《極速車王》:看福特與法拉利的恩怨情仇


奧斯卡獲獎片《極速車王》:看福特與法拉利的恩怨情仇

這個劇本第二大特色是反轉。很少看到劇本這麼愛寫反轉。劇本不斷通過打臉來推進劇情。大反轉套著小反轉。

影片最大的反轉(或者說成長)應該是主角,克里斯蒂安貝爾飾演的肯·邁爾斯。一開始,我們覺得他是個粗暴無禮,只知道賽車,極度自我的人。後來,編劇為我們挖掘了這個人物的內核,他做出所有給人壞印象的外在表現,是因為他“純粹”,他對賽車這件事愛得實在太“純粹了”,純粹到他不會去圓滑和變通,高車技低情商地只會從賽車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再後來,這個人物轉變了,起初他看著謝爾比在福特公司周旋失敗,讓他無法代表福特出場比賽,他的選擇是跟謝爾比打一架。但後來,他看著謝爾比夾在自己和福特公司之間,面對福特公司一次次的刁難,謝爾比一次一次地幫助自己。肯·邁爾斯開始理解謝爾比。最後,邁爾斯也學會了妥協。

奧斯卡獲獎片《極速車王》:看福特與法拉利的恩怨情仇

而小反轉幾乎串起了整部電影。

一開始,醫生告誡謝爾比心臟問題不能再賽車了,謝爾比下了樓,吃了藥,你以為他會聽醫生的話,下一秒他就飈足馬力在馬路上玩了個一百八十度掉頭。

當肯·邁爾斯的修車店來了個女人,兩個人就調情起來,你還在想老美真開放,下一秒女的就說還不是因為我嫁給你了——小兩口演戲玩兒呢。

當肯邁爾斯奪得當地的拉力賽冠軍,你還在想這冠軍肯定很值錢,可他回到家就發現,自己的修車廠被稅務查封倒閉了。

當謝爾比三顧茅廬到肯邁爾斯家門前邀請他試看一輛新車,肯邁爾斯說絕對不去,謝爾比說只耽誤你半小時,結果肯邁爾斯玩了一晚上。

當妻子和肯邁爾斯吵架,說你不是答應我找個穩定工作,每天種種花過清閒日子了嗎,怎麼還瞞著我去和謝爾比見面,然而當邁爾斯說出謝爾比開的報酬是日薪200刀但他還沒決定去不去呢,妻子破涕為笑說你特麼瘋了嗎這麼美的差事還不趕緊決定。

……

這是高級的喜劇。這部片子從來就沒有一秒讓我感到枯燥過。

奧斯卡獲獎片《極速車王》:看福特與法拉利的恩怨情仇


奧斯卡獲獎片《極速車王》:看福特與法拉利的恩怨情仇

奧斯卡獲獎片《極速車王》:看福特與法拉利的恩怨情仇

而影片最終呈現和出色的演技、優秀的剪輯、出色的混音分不開。剪輯和混音我就不說了,他們都提名了奧斯卡並拿了獎。我就額外誇一夸克里斯蒂安貝爾的演技。真是橡皮人啊,演啥像啥,我幾乎忘記了克里斯蒂安過去的所有作品,我甚至一瞬間不信這個演員是貝爾。當邁爾斯剛出場時,我在想這演員演的真好啊,粗魯、沒文化、自我、但又很懂車的怪咖形象太生動了。他的每一個神態和動作都是他這個角色應該有的樣子。第二眼,這人是克里斯蒂安貝爾嗎,這演員選的好像貝爾啊。然後馬上去百度了一下,真是他。

你讓我怎麼不服?

奧斯卡獲獎片《極速車王》:看福特與法拉利的恩怨情仇

最後,喜劇的內核是悲劇。我也覺得這部片子是個悲劇。

我之前也說了,片名叫《福特VS法拉利》,看似是在講兩個車商在賽車場競爭,實際講的是小人物面對官僚機構的掙扎。

福特是一個連一份文件都要經過幾十個人的手才能遞到老闆手裡的非常笨重而死板的公司。福特的負責人沾沾自喜,說福特的跑車所有造型、規格都是福特規定的,就連比賽時車手要開到的轉速都是規定的。謝爾比是真的幫福特戰勝法拉利,邁爾斯也是真的想開著最好的車在賽車場奪冠。某種程度上說,他們的個人理想和集體理想是一致的,本該形成合力。但當邁爾斯開的速度超過了福特的規定,即使他是為了幫助福特贏,福特依然不高興,以為你不守規矩。

奧斯卡獲獎片《極速車王》:看福特與法拉利的恩怨情仇

奧斯卡獲獎片《極速車王》:看福特與法拉利的恩怨情仇

面對福特的種種規矩,他們束手束腳,明明是戰友,卻變成了在同一個戰壕的敵人。這太諷刺了,這也是影片的深度所在,他看到了官僚體制裡複雜矛盾的人際關係。

而邁爾斯最後選擇去適應官僚體制,也中了官僚的圈套,錯失了三冠王的機會。我們結合歷史更嘆息,因為至今為止,還沒有一名賽車手拿到三冠王。而邁爾斯本該把他第三個冠軍收入囊中的,一切是因為福特公司說,你要減速,我們要拍一張三輛福特車同時經過終點的照片。

編劇的深度還在,他對官僚體制下的人做了精準的解讀。他說官僚體制裡每個人都知道這個體制很笨重,有人想要改變,但是出於一種習慣,他們最終還是會回到這個體制的慣性上。而且,他們最終會發現,他們開始討厭所有想要改變的人。

太精闢了!

就連福特二世本人不也是這樣嗎,他說這個項目他全權負責,可是很快就不放心,委派了人來干涉謝爾比。謝爾比後來又用非常危險的方式向福特二世表達請求,福特二世再次說了,以後你的上級只有我一個,你只要和我彙報就好了。過了不久,又委派了人來管理賽車部門。

奧斯卡獲獎片《極速車王》:看福特與法拉利的恩怨情仇

奧斯卡獲獎片《極速車王》:看福特與法拉利的恩怨情仇

奧斯卡獲獎片《極速車王》:看福特與法拉利的恩怨情仇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官僚體制像一個機器,沒有一個零件能抵抗整個機器,就連最高權力的人也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