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傳統制造相比,智能製造有哪些特徵?

智能製造和傳統的製造相比,智能製造系統具有以下特徵:

自律能力

即蒐集與理解環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並進行分析判斷和規劃自身行為的能力。具有自律能力的設備稱為“智能機器”,“智能機器”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獨立性、自主性和個性,甚至相互間還能協調運作與競爭。強有力的知識庫和基於知識的模型是自律能力的基礎。

人機一體化

IMS不單純是“人工智能”系統,而是人機一體化智能系統,是一種混合智能。基於人工智能的智能機器只能進行機械式的推理、預測、判斷,它只能具有邏輯思維(專家系統),最多做到形象思維(神經網絡),完全做不到靈感(頓悟)思維,只有人類專家才真正同時具備以上三種思維能力。因此,想以人工智能全面取代製造過程中人類專家的智能,獨立承擔起分析、判斷、決策等任務是不現實的。人機一體化一方面突出人在製造系統中的核心地位,同時在智能 機器的配合下,更好地發揮出人的潛能,使人機之間表現出一種平等共事、相互“理解”、相互協作的關係,使二者在不同的層次上各顯其能,相輔相成。

因此,在智能製造系統中,高素質、高智能的人將發揮更好的作用,機器智能和人的智能將真正地集成在一起,互相配合,相得益彰。

虛擬現實技術

這是實現虛擬製造的支持技術,也是實現高水平人機一體化的關鍵技術之一。虛擬現實技術(Virtual Reality)是以計算機為基礎,融合信號處理、動畫技術、智能推理、預測、仿真和多媒體技術為一體;藉助各種音像和傳感裝置,虛擬展示現實生活中的各種過程、物件等,因而也能擬實製造過程和未來的產品,從感官和視覺上使人獲得完全如同真實的感受。但其特點是可以按照人們的意願任意變化,這種人機結合的新一代智能界面,是智能製造的一個顯著特徵。

自組織超柔性

智能製造系統中的各組成單元能夠依據工作任務的需要,自行組成一種最佳結構,其柔性不僅突出在運行方式上,而且突出在結構形式上,所以稱這種柔性為超柔性,如同一群人類專家組成的群體,具有生物特徵。

學習與維護

智能製造系統能夠在實踐中不斷地充實知識庫,具有自學習功能。同時,在運行過程中自行故障診斷,並具備對故障自行排除、自行維護的能力。這種特徵使智能製造系統能夠自我優化並適應各種複雜的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