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百年的尊重,终于回来

传承百年的尊重,终于回来


今天的故事,要从100多年前的晚清说起。

(1)

1881一位苏格兰医生远赴重洋来到中国,开始了他在中国几乎长达一生的救治,这位医生叫梅藤更。

梅藤更来中国的那个时期,医患关系并不比现在的医患关系好,甚至要说更加艰难,因为西医彼时刚刚被教会组织随传教引入中国。针灸了一辈子的国人看到这些“洋大夫”治病的时候又是刀子又是锯,总会心存疑虑。古话说医生救的是病,救不了命。任你再高超的手段也绝不敢说自己什么都能医,作为一个外国人,拎刀执锯的外科操作在当时国人的眼中与取人性命也是区别不大。

刚到中国的梅医生甚至遇到过有女人服毒,丈夫送人到医院还要紧张的追问一句“我能不能带走她的遗体?”,因为当时的国人对西医并不了解,有人谣传西医的药是用病人的内脏制成,不仅民间如此,魏源的《海国图志》也描写过洋人挖中国人眼睛制药的事情。

在这样的医患环境中,梅医生开始了他在中国的行医经历。而照片中的小男孩,据说从出生便没有像同龄人一样笑过,若是按照当时国人的习惯怕又要归于”癔症“祝祷请神一番后灌香灰。而梅医生则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每次查房都要去看看孩子,叫他说一些有意思的话,或者高高抱起举到空中玩,一年冬天男孩穿着厚厚的棉衣,梅医生看到后对着小男孩弯下要再伸直并学起公鸡打鸣来,孩子看得有趣,也跟着学,这才第一次笑出了声。

男孩长大后,因为对梅医生的敬爱,加入了这家医院得化学部。而梅医生再行医的时候也经常用自己的一些动作去去逗乐病人,他说:”一旦人们欢笑的时候,一切敌意也就缓解了。“

梅医生在中国一直行医到1926年才协妻返回美国,他在中国行医的四十五年间发生了太多事情,照片中的小患者,只是其中之一。


(二)

一百多年过去了,梅医生的曾孙都已经是花甲老人了,中国却爆发了疫情,这场疫情随时都在牵动着中国人的心,每一次数据的变动,每一条复工通知的等待。

在国人都心中惴惴的时候这次疫情的最美逆行者们却每天与病魔厮杀在一线,自武汉封城以来,全国各地纷纷组织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很多医院几乎把家底儿都捐出去了。

可是在老家留守不是就意味着只能看着同事冲锋。2月19日,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接诊了一位年仅两岁的发热病患”泽泽“,这个孩子的病情成了所有人心头的大石,好在经过检测”泽泽“的核算指数为”阴性“,只是普通的感冒。

22日,泽泽出院时护士长曹玲玲按惯例送病患出门,没想到”泽泽“突然向她鞠了一躬,曹玲玲赶紧还礼。这一幕,被恰巧经过的同事拍摄了下来。下班后,曹玲玲高兴又激动的发了个朋友圈:

传承百年的尊重,终于回来

(三)、

一百多年后的影像重叠出的是两代医务工作者的医德与仁心,也是中国人不应该忘却的尊重与感恩。我们常常叹息世风不古,可是谁在意过伴随着各种”医闹“事件的轰动,原本被尊称为”先生“、”大夫“的医护行业竟然成了高危职业?就在十几二十年前还是争先恐后的热门学科,现在竟然在报考前还要思虑再三。

疫情在多地已经降低了风险等级,在可期的未来疫情必然回被我们中最勇敢的人击退。可是疫情只是一时,没有人能做到一世不病。待疫情过后,医患之间,可以像这张穿梭了百年的照片一样,保存下去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