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那么多作家诗人选择自杀?

柳育龙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沉重得让人久久无语。

为什么?!为什么?!究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作家诗人自杀?!

自杀并不稀奇 , 世界上自杀的人很多,各行各业自杀的人都有,可那么多作家诗人为什么也要选择自杀呢?他们才华横溢,他们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仰慕崇拜的对象,他们不应该自杀!

可他们却自杀了,我国从屈原到海子,外国从川端康成到海明威这些著名作家诗人,都自杀了!

细细分析,令人心痛:

因为他们太孤独,孤独得世界上只有他们一个人!

因为他们太忧郁,忧郁着世界上所有忧郁的事物!

因为他们太孤傲,孤傲到世界上的人都是世人皆浊我独清!

因为他们太绝望,绝望得这个世界于他们来说,没有一星点希望!

归根结底,这些自杀的作家诗人之所以自杀,就是因为他们是作家诗人!





我梦依然3


“作家”一词,是近现代出版体制和稿酬制度出现后,对专门从事写作者的总称。“诗人”是对从事诗歌创作,并达到一定水准之人的称呼。两者并称,严格说来,不是特别合适。

为何不少人,如题主会产生这样作家或诗人自杀者更多的印象呢?

相信题主未曾也难以用数据证明各行业中自杀比例最高的是诗人或作家。这跟作家或诗人特殊的身份有关。


诗人或者作家,引人瞩目,原因大概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诗人们从事的是精神文化生产活动,从空无之中编织出故事,形成文字,给人一种神奇莫测之感。希腊人认为灵感来自神授,柏拉图更进一步,认为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而创作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然而,诗人却是柏拉图所排斥的,他的理想国中没为世人留下园地,非常以诗人容易冲动,时常耽于特殊的生命体验,不容易规训为容易掌控的良好。大哲学家对诗人尚有此偏见,普通人对诗人们就更难以理解了,于是经常难以用冷静的眼光观照诗人们。一旦诗人们有些风吹草动,好事者甚至吃瓜群众都忍不住多瞅几眼多说几句,于是,热点头条便随之而出了。


[叶赛宁,他自杀后,深爱他的几位女子很快也都随之而去了]


其次,作家们往往从事的人类心灵世界的建筑工作,常为人们解惑答疑,帮助人们走出困境。他们作为最善于开导人救助人者,却无法“开导”和“救助”自身,难免让人心生疑窦。疑惑不能得到解释,便会生出很多猜想,猜想多了,人和事本来的面目就模糊了,继而进一步激发人们窥探猎奇的欲望。诗人作家们,在人群中,时常像大熊猫一样稀奇古怪地存在,被人们谈论,因而成了话题。他们的死,一再被媒体报道,无论是茨威格川端康成,还是海子昌耀顾城,都长久地占据文学话题榜的前列。


第三,诗人和作家自杀现象引人注目,与现代社会人文式微,理想主义幻灭,诗人身份下降,处境艰难有关。“你可以嘲笑一个国王的富有,却不能嘲笑一个诗人的贫穷。”怀揣五色神笔的诗人们,或许是精神国度幻想世界中的王者,而在现实中,他们却与乞儿类似,敏感的诗人们给世界最后的礼物是一颗伤痕累累的脆弱心灵,极容易激发人们的同情心。

那些具有致命软肋并因之陨落的强者,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普遍同情。诗人作家们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在精神世界的强者,现实生活中的弱者,世人关注诗人之死,便尤其动人心弦,发人哀思了。


最后,近现代社会,信仰失落,人文式微,表现在各个方面,诗人作为人文主义者的典型,他们的失落与沉沦,与时代的悲歌旋律吻合。故而,更容易引起关注。


更多人文精彩分析,敬请关注:风雅人文观察。



风雅正


《有的人》

一一"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记得在上学时学这首诗时,心里有一种想法:我会是那个活着却已经死了的人么……


如今鬓现白发,我平庸地活着,珍惜着属于我的一切。而对那些我曾敬仰的一些诗人毅然别世,总是有说不出的滋味和神伤。

顾成,海子,戈麦,许立志,三毛,徐迟……是什么让他们毅然决然地了却了生命?这里有众多原因,生活,情感,时代等。

然而我个人认为,是作为诗人这个群体的特质,使他们过于理想化,情绪化,往往沉醉于理想世界的王国里。他们为情为理为现实所困,这一切根本无法达到他们希望的境界,而他们却细致地思考和领悟,窥视了人间世故的惨淡,幻梦破碎了,再无希望,凭他们感性冲动的思维,苟活偷生没有意义,还不如了却尘世,以死祭奠理想,所以海子会说,他的死与别人没关系,是真的没关系吗?



如果不是那如火如荼的变革,不是价值取向的偏差,人生命运的坎坷,他们都该活得象平常人样幸福,然而永远不会有如果……

当下,有多少人认识到纯正文化的重要性?只有一切在病入膏肓时才会想到医治,偏离了理想,沉迷物欲,我想这才是有些自杀诗人对现实的绝望。

诗人就是诗人,记不清谁定义他们是幻想世界的疯子,而他们的疯为理想,最起码比有些人死得坦然……

我是平常人,以平常的心态来解读诗人的死,似乎不公平,然而在这世上既然有许多人爱诗写诗,就允许我说出对他们的理解吧!

一一‘’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遥远的树127


经验满了,去见李白了。



弃天帝的师兄


其实自杀的原因有很多种,不能一概而论;现代社会当中自杀的原因大多是精神和情感上的问题。

说到当代诗人自杀第一想到的就是海子,海子原名査海生,是一个抒情诗人。他的每一首诗都让人印象深刻,大都略带伤感且细腻。海子曾说过,抒情就是血。他的所有作品都呈红色,都是用血浸泡过的,都是经过了火烙后生成的。他的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被收录于中学课本,还有一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以及各类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教材。

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年仅25岁。海子的挚友西川说要探究海子自杀的原因,不能不谈到他的性格。他纯洁,简单,偏执,倔强,敏感,有时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他说,作为海子自杀诸多可能的原因之一,海子的爱情生活或许是最重要的。在自杀前的那个星期五,海子见到了他初恋女友,这个女孩子1987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在做学生时喜欢海子的诗。她是海子一生所深爱的人,海子为她写过许多爱情诗,发起疯来一封情书可以写到两万字以上。至于他们到底是因为什么分手的,西川不得而知。



一粒星尘HK


这是个假题,答主且莫上当,掉进坑中。

首先,你有什么根据说作家和诗人自杀的较多?你调查了?从何处调查的?全国每年有多少人自杀,他们都属于那类人群?

你不知道吧,你凭什么就说作家和诗人自杀的就多?

是,文人自杀的人有,但你细数一下,他们在死亡的占比中,连寥若星辰都够不上,只不过文人之死比较容易引人注目罢了,他们的作品曾经被广大读者诵读过,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所以会在社会上被误读,误想。

我想说的是,题主是暗示,为什么作家和诗人爱自杀,是不是他们都是想不开的主,是一群疯子,傻子,有点调侃和不恭的味……

我不想去提这些悲剧,包括屈原,包括老舍,包括闻捷,顾城和海子,这些或大,或小的作家和诗人们,都是人中俊杰,他们选择了如此决绝的离世方式,是他们各自所处时代的不幸,是时代的损失,是文人的悲哀。但是,他们追求美好的灵魂却是永存的,不容被一些浅簿而庸俗的世人所讥讽或损伤。

他们都是拥有思想的跋涉者,带着生命的光亮,匆匆行走于这个风雨从未停歇的世界上,又闪电般地把光芒带走,消失于茫茫长夜……


高粱179816305


21世纪的西西弗神话,大概是这样的:幽深晦暗的森林里,一群树上的蚂蚁粘在了一只千年巨蛛编织的浩大蛛网上。这副蛛网既坚固又舒适,蚂蚁们乐不思蜀地在上面吹着小风、晒着太阳。然而总有一只敏感的蚂蚁始终觉得这不正常,它抬头看到了那只千年巨蛛血红的瞳孔和阴森的獠牙,于是用尽全身力气一口一口地咬断了每一根蛛线。

留下树上其他蚂蚁一片的惊讶和不屑。他们咕哝着:“真是的,好端端地躺着晒太阳,干嘛要把自己摔死呢?”然而在那从失重到落地的弹指一刹那间,它微笑着看着天空——至少有那么一刻,它是自由的。

我说其中一个方面:从海子的个人资料中看出他从小就被当成神童培养,他的生命中缺少了自然的美丽,童年生活甚至考上大学之后,他都没有过上他在诗中叙述的那种自由的田园式的生活,他的生命是不完整的。

选择做一个诗人,往往就等于在现实中选择了苦难和孤独,尤其是在诗歌逐渐淡出民众视野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是一个孤独的诗人,没有人理解他的内心,他的追求。海子本人出身寒微,工作后又工资微薄,可以说一生清贫,本来就不可能有个舒适的外部环境让他去经营自己的诗歌王国,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诗歌一直没有得到文坛的承认甚至还屡受批评。再加上海子天生的敏感和偏执等因素,一切都使他始终处于现实的紧张关系之中。他逐渐对生活丧失了信心,走向死亡。



经典正流传


作家和诗人自杀的确实比较多,有的是在功成名就时,有的实在失意落拓时,不管在何时,我相信,他们只是觉得自杀就是他们该走的路。

我有两个推想,推想一:在他们眼中,生活也许从来都没什么意义,死与活没什么差别。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写作可能只是抒发心中所想,活着不过是喘口气,在活着时一直在找寻自身存在的意义。

他们也许生来就注定着不同寻常人,注定是要又一条少数人走的路。他们无法选择出生,却可以选择死去。换句话来说,他们就是被迫地活着,主动地死去,对他们而言,或许这就是幸福。

推想二:心思过于细腻敏感,抑郁症重度患者,导致身体和心理倍受折磨,以此解脱。

抑郁症从来不是单纯的心理疾病,身体疾病会导致抑郁,而抑郁同样会为身体带来病痛。产生抑郁症的原因有很多,最终选择死亡一定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们可能受够了这种折磨,在尽全力无法改变的时候顺从了内心最消极的想法,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有一点我确信,他们心里一定有着我们想象不到的痛苦或幸福。


是堂堂呀


答:有些诗人情感丰富,说破、看破、写破,尘缘如流水,多少真情亦如烟花般瞬间绽放,看破红尘人间事,幻想与现实落差过大,心在红尘飘,情无所寄,寂寞悲怀,感觉洒脱的离去,是诗意般的人生!写尽凡间多少爱,梦断红尘归尘埃……


梦漫烟花911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我们必须先认识一个常识:人有生的欲望也有死的本能,不但诗人会自杀,常人更是自杀者众。这是一个事关生死哲学的复杂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

纵观历史,爱国诗人屈原因楚国灭亡而长期流放,见复国无望为了气节而愤然投江,开了中华诗人自杀之先河,他的死重于泰山,万世景仰,形成了中华民族因纪念他而过的节日一一端午节,他以捐一己之躯而成全民族大义,必将名垂青史。

相较于屈原,现代诗人海子、顾城的死则轻于鸿毛,这只不过是个体的欲望超越了社会的现实,极端失落之余而选择轻生之路。诗人皆多愁善感之辈,伤春悲秋恨夏怨冬,文思枯竭人生挫折,相较于常人,他们有更多敏感的解读,用现在的说法,这是一种病,叫抑郁症。海子因抑郁而卧轨自杀,不危害他人,尚可让世人理解。而顾城,却因占有欲过强,用斧头砍死自己的妻子后上吊自杀,这是一种极度自私的行为,令人不耻。

诗歌,是人们对生活感受的高度表现形式,《诗经》三百首,读之让人身心俱悦,深感生活之美妙。唐朝是诗歌的鼎盛时期,传世诗作达几万首,诗人多病死老死之人,未闻有自杀之辈,他们的经历难道不比现代人坎坷?

所以,一些诗人自杀纯属个体选择而已,跟诗歌本身扯不上任何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