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語言發育遲緩,父母怎麼辦?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醫生和康復老師總會建議家長:“回家多和孩子說話。”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正確的教育建議,但是:

和孩子說什麼、怎樣說呢?

自己平時已經說得口乾舌燥了,孩子並沒有回應,想放棄了。

很多家長對家庭語言訓練感到困惑,其實是對家庭語言訓練方面的認識不夠充分。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父母怎麼辦?


今天為家長們分享4個家庭語言訓練原則。幫助孩子更好地提升語言能力。

1. 訓練是一個動態且持續進行的過程

任何時間、地點都可以進行訓練。

在街上聽到一段熟悉的音樂、路邊一朵野花、遇見的同學、鄰居……

只要找到一個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引導他去說,過程中再加上你的循循善誘,你會發現短短的1分鐘,孩子能講出很多內容。

如果孩子很喜歡看動畫片,可以就動畫片人物、劇情進行討論:

這是誰,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你為什麼喜歡這部動畫片,……

通過這種方式,訓練孩子的觀察力及表達能力,堅持幾周,孩子的語言能力肯定有個很明顯的提升。

2. 訓練是雙向互動的交流過程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父母怎麼辦?


孩子應該被引導去疑問、好奇,主動去學習、說話。示範和模仿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比如:

玩玩具模型時,家長可以示範小汽車“嘟嘟”的聲音,孩子跟著模仿。還可以利用角色扮演進行對話,激發孩子的主動性語言。

因遊戲很有趣,孩子也就有興趣去學習。但孩子的注意力時間有限,同一遊戲時間不宜過長。

注意:不要把表達的方式侷限在語言上,要充分利用手勢、表情、圖片等輔助方法。

隨著日常生活交流能力的提高,會大大地提升語言能力,為將來進入校園作準備。

3. 以孩子現在的語言水平為出發點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父母怎麼辦?


怎麼確定孩子的語言水平呢?

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除了字彙太少、句子不完整之外,通常還會伴隨其他的問題,如構音問題、發聲困難、口吃、情緒暴躁等。

只有在對孩子目前的語言狀況和心理狀況做一個詳細、全面的評估,才能明確孩子的語言水平,從而定出合理的訓練目標。

訓練的目標分大致為橫向拓展和縱向提升。

什麼是橫向拓展和縱向提升呢?以學說名詞為例:

訓練初期,教孩子日常、接觸機會多並且感興趣的具體詞彙為主。如“狗”、“貓”。

主要目的是擴大詞彙量,這就是橫向拓展。

訓練後期,詞彙逐漸延伸,加一些形容詞,如“狗大狗、小狗”,“貓白貓、黑貓”,這樣詞彙的分化就是縱向提升。

在引導孩子說的同時,王婷老師建議指著狗狗或狗狗的圖片,讓孩子把詞和實物聯繫起來,加深印象。

4. 家長的鼓勵與引導很重要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父母怎麼辦?


家長的鼓勵和引導,是孩子學習的動力。那麼,該如何鼓勵、指導呢?

使用強化物。比如孩子喜歡的零食、玩具,作為獎勵表揚,輔助家長進行家庭語言訓練的開展。

但是強化物的使用要注意及時性,也就是在愛護自己做出正確的反應之後,馬上給予強化。

同時,在他的語言發展過程中,難免說錯話,或者說一些我們聽不懂的話。這個時候不要去強調他錯誤的發音或說法,直接示範正確的。

兒童的語言發育與家庭環境密不可分。

勤溝通,多交流,多訓練。把家庭訓練和專業訓練結合起來,二者相輔相成,孩子的語言能力提升也就更快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