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會走路了,反而更要媽媽抱?終於有心理學家給出了答案

剛開始學會走路的寶寶很乖,喜歡走路的感覺,不喜歡父母抱著。但是慢慢的寶寶走路能力更強了,反而不喜歡走路了,總是喜歡要父母抱著,這是什麼呢?

為什麼孩子會走路了,反而更要媽媽抱?終於有心理學家給出了答案

一、​為什麼孩子會走路卻總要“抱抱”?

1、孩子希望得到安全感

每個孩子在小的時候都喜歡和爸爸媽媽親密接觸,通過這些接觸,孩子能夠獲得被愛的感覺,同時也能得到安全感。在外步行的時候,也許是對外面的情況不熟悉、對陌生人的恐懼還在下意識就會像安全的臂彎,也就是爸爸媽媽的餓懷抱。

所以當孩子步行時索要寶寶,爸爸媽媽們不妨滿足孩子的要求,為他們建立好牢固的安全感。

2、孩子需要得到爸爸媽媽的關愛

兩歲小寶寶身體的器官還在發育,他只有通過抱抱、撫摸的方式,來感受來自父母的關愛,肢體的接觸能讓寶寶感受媽媽的溫暖。

3、高的地方,視野會更好

如果家長能夠蹲下來,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就會發現,孩子和我們大人看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如果是在視野開闊的地方還好,但如果是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孩子看到的大多都是大人的腿和拎著的各種袋子,在這樣的環境裡,孩子會感覺壓抑和緊張。

為什麼孩子會走路了,反而更要媽媽抱?終於有心理學家給出了答案

二、​讓孩子減少索要抱抱的小技巧

1、設立一個約定

在出門前,寶爸寶媽們可以先跟孩子做個約定,出門時不能要抱抱,否則就不出門。當孩子答應了這個約定,再帶孩子出門,而出門步行的時候,也可以慢慢走或者走一會兒歇一會兒,避免孩子過於疲勞。

2、適當的鼓勵和誇獎

帶孩子外出時,如果孩子一直索要抱抱,寶爸寶媽們可以給孩子適當的鼓勵,激勵他們再堅持一會兒,再多走一段路。當孩子有進步的時候,可以及時給予誇獎,將孩子的進步詳細地告訴孩子,那麼他們下次就會做得更好。

為什麼孩子會走路了,反而更要媽媽抱?終於有心理學家給出了答案

其實,孩子要抱抱不是錯,而是人類的一種基本需求。

美國語言學家艾伯特·梅瑞賓通過研究發現: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只有7%通過語言溝通,高達93%的溝通是通過非語言進行的。

溝通效果=7%的語言+38%的音調+55%的肢體語言。

尤其對於低幼的孩子們來說,肢體語言比語言更有力量,而擁抱是最柔軟、最有力量的方式。

常被擁抱和親吻的孩子,比那些被長期冷落在一邊,且無人安撫的孩子,更容易發展出健全的感情生活。

在擁抱的時候,身體會釋放出一種激素——內啡肽,這種激素能使人平靜下來,並會伴隨一種幸福感。

所以當孩子想你要抱抱的時候,不妨多抱抱他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