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红旗的设计,竟然是出自一位普通公民之手?

当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心中更多的是一份骄傲,一份自豪。每每看到五星红旗,我们都感到无上光荣。或许,心中也充满疑问,五星红旗是谁设计的,究竟是谁的大手笔,经历了什么。让我们都想不到的是,五星红旗的设计竟是出自他之手—一位普通公民的大手笔。

五星红旗的设计,竟然是出自一位普通公民之手?

他便是曾联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设计者

热血青年,良好的思想基础。

1917年12月17日,曾联松出生于浙江省瑞安县。从小受家庭知识文化氛围的影响,尤其喜爱书画艺术,这为他后来设计图案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他在思想上追求进步,是一个热血有为的青年。在1938年,21岁的他便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不仅仅有着这样的思想基础与思想觉悟,同时他也积极向上,每天坚持读报纸,了解国家动态,关心国家时政大事。

1949年,全国政协向全国公开征集国旗,国徽的图案。曾联松在报纸上看到这则征稿消息时,内心也是十分激动,便下定决心要参加这次征稿活动中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星红旗的设计,竟然是出自一位普通公民之手?

丁年观礼 皓首萦怀—成功设计的秘诀

他在最初设计图案时,由一颗大五角星和四颗小五角星所组成的图案。也是来源于一次偶然的冥想,他联想到中国共产党是一心为了人民。便有了大胆的想法,将五角星融入图案设计之中。便有了这一独特的设计。

五角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代表光明与希望。大的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的五角星代表了新中国的四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红色的旗帜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红色革命。红与黄色彩的结合,更能体现出庄严热烈,未来一片光明。

1949年9月25日晚,毛泽东主席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念、国旗协商座谈会。针对国旗图案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得到与会人员意见一。

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地五星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五星红旗的设计,竟然是出自一位普通公民之手?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五星红旗随着新中国的诞生飘扬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

1950年,曾联松应邀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这便是对他最好的回报。

他也曾回顾往事,因而作了一首诗《七律咏五星红旗》。

耸立重楼高阙巅,天安门上舞翩翩。

袂连桃季花烂漫,袖拂云霞彩万千。

霹雳晴空竞震扰,滂沦冷雨更相看。

冰霜不减嫣红色,路转峰回见新天。

爱国之情,赤子之心,不平凡成就了伟大。

他亲身经历了风云变幻的过程。军阀割据混战,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到后来抗战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及后来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加深了他的印象,坚定了他心中的信念。他深深地感受到中国诞生的不易,一切来之不易。

五星红旗的设计,竟然是出自一位普通公民之手?

他便怀着这样心情,设计了这样的图案。他更能体会到来之不易的胜利,怀着这样的爱国之心,将自己的赤子之情融入到国旗图案设计之中。表达了自己崇高的敬意。

1999年10月19日,曾联松先生逝世。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孤影寒沙!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支持!

我会每天为大家献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欢迎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您的点赞、收藏、转发、评论,将会是对我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