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思考的越多,就會越焦慮?

假話全不說


焦慮產生的原因是你對未來的不確定,並對此產生了恐慌,或者這件事很重要,但以你現在的能力還不足以完成。所以越思考,就會越恐慌,越焦慮。焦慮是大腦面對風險的時候產生的一種應急機制,是情緒裡的警鐘。焦慮並不可怕,適度焦慮是可以幫助你更高效的工作或者學習。給你三個緩解焦慮的方法:第一,不要過度追求完美,適度焦慮即可。第二,把關注點集中在自己身上,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第三,學會尋求幫助,可以找你信任的人傾訴緩解。


範範心理諮詢


人之所以稱之為人,那是因為人會思考。何為思慮過多,就是一件事或是多件事反覆的想,這樣時間久了人就會焦慮,焦慮之後就是抑鬱,如果控制不好再往後就會出現神經官能症等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了。

有句老話講: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白天發生的事情往往會在夢裡出現,而且是歷歷在目,有時候感覺身臨其境。這就是說有些事你放不下,多想幾次以後,和你這件事有關的情景就會出現在夢裡。

的確現在年輕人肩上的壓力不小,找對象,找工作,工作晉級,買房,各種各樣的壓力太多了,壓的人有點透不過氣來,我理解你的處境,但請你找到一些變通的辦法來。

現在有的年輕人和中年人在逃離一線城市,因為他們感覺自己能承受的臨界點已經達到了上線,如果再不想辦法他們自己就會崩潰,有的人辭去的固定工作,有的人把一線城市的房子賣了,用賣房的錢在三線城市買了幾套房子用於出租,平時的工作收收房租,閒暇的時候過過自己曾經想要的生活,我認為他們不是在逃避,正是因為他們熱愛生活,所以他們才會這麼去做。

有些時候時間可以證明一切,所以有些事情不要過多的去考慮,車到山前必有路,沒有發生的事情就不要胡亂猜測,如果那樣你會太累的,即使你想的太多,而最後的結果又出乎你的意意料,你是否會感覺得不償失呢?

人生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要發生還沒發生的是事又何止幾十件,放下憂慮,放飛心靈!


海鳥飛飛


思考是對的,但是注意,一定要把思考轉化成行動,這樣才能改善。

從另一方面講,一個人如果動起來了,那他的焦慮感會降低很多。若一直在想而不去行動,你的想法在腦海揮之不去,它們會不斷提示你甚至質問你,這是你壓力和焦慮來源的重要原因。這也是為什麼頭腦簡單的人反而更快樂,有時效率更高,甚至成就更多的原因之一。

這一點我認為西方文化比中國文化強。請一定記住兩個字:行動。



東北大寶生活記


習慣焦慮的人,是陷入了一個思維陷阱。一旦遇事,就會啟動這個錯誤的思維模式。


有些人覺得自己不夠好,一旦發生不好的事情,就會啟動錯誤的思維模式,喜歡胡思亂想,一旦出現自己不理解的事,就會覺得別人對自己有看法,從而陷入焦慮……


要擺脫焦慮,就要找到自己的思維陷阱,約瑟夫·盧斯亞尼在《自我訓練》一書中給出了這樣的建議:利用自我交談,重建自信, 忽略它,隨它去。


當聽到內心在說他肯定討厭我等消極聲音時,問問自己:這是事實還是想象?如果煩惱屬於當下,那就是事實,想辦法解決;如果是不可控的未來和不可逆的過去,那就是想象,需要讓它停下來。


怎樣停止這種不必要的想象呢?答案是把內心想法大聲說出來,告訴自己“這不是真的,事實並非如此”。如果語言不起作用,還可以試試視覺效果。比如,在腦海中想象一個剎車的按鈕,當焦慮和抑鬱來臨時,就按下按鈕,嘗試讓自己冷靜。


最後,忽略它,隨它去。如果要刻意控制它們,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越想冷靜反而越焦慮,越想走出去反而越抑鬱。焦慮和抑鬱沒那麼可怕,試著不去想它。


姚凌宇Simon


思考越多越痛苦,思考的痛苦很多時候來源於得不到答案,但是思考是為了解決問題的一個方法,當思考不能解決問題時就產生焦慮。

只要我們人還在,人與人之間就會有競爭,只要我們會思考。我們就會有焦慮。

焦慮本身不會消失,但是你卻可以降低焦慮對你的影響。其中關鍵在於我們怎麼去對待它。

緩解焦慮的有以下方法:

1、聽一些輕鬆的音樂,一次來抒發我們的情感,緩解我們的焦慮。

2、看看書,通過看書來獲得知識,提升自己,充實自己,也可以緩解焦慮。

3、運動,跑步、游泳、爬山等。可以通過身體的運動來調節焦慮的情緒。

4、學會做好時間管理,很多的焦慮都來自於對自己的不自信,和對未來的迷茫,因此我們可以對未來做一個規劃,然後以此來做好時間上的管理。但是也要注意,每天的任務要適量。

5、找人傾訴,一些焦慮其實在與朋友聊天、吃飯、逛街的時候就能夠得到緩解。


醫療密碼


有下面一些想法,很高興與大家分享。

1.因為過度思考而導致焦慮是正常的

不誇張地說,所有人如果思考過度,而沒有及時梳理,其結果都會引發焦慮,幸運的是一定有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那些每天思考一火車事情的精英們,和工地上務工的工人們,其中不焦慮的人都在有意識或無意識的運用著有效的方法來緩解過度思考而帶來的焦慮感。

2.原理是什麼

2.1 從常識出發來理解什麼是過度思考。

假裝下面有一張可能引發密集不適的圖……

相信很多人看了類似的圖會覺的心裡一陣發麻,如此密集的斑點聚在一起,給人以強烈的壓迫感,心臟就像被一雙手攥住了一樣,讓我們無法正常呼吸。其實仔細看,這個圖形也是由一個個的小單元組成,只不過過於密集的排列造成了不舒適的感覺。想象一下,圖中的一個個小單元就像是我們一個個的想法,當我們的大腦被很多很多這樣的小想法填充之後,會產生如焦慮、壓抑這樣的感覺也就不奇怪了。這只是從常識,也可以說是感性層面建立了一個基本的印象,下面就從腦科學的角度繼續談談。

2.2 認識DMN

人類的大腦,重量只佔人體的約2%,卻消耗著身體20%的能量,我們所有的思考,有邏輯的也罷,胡思亂想也罷,都加劇著大腦的活動,進而使人感到焦慮和疲憊。更讓人吃驚的是,大腦裡面有一種叫做DMN(所謂的DMN,即Default Mode-Network,是指由內側前額葉皮質、後扣帶皮層、楔前葉、頂葉頂下葉等構成的大腦網絡)的神經網絡,

DMN會在大腦未執行有意識活動時自動進行基本運作,這種情況下消耗的能量會佔整個大腦消耗能量的60%~80%,多麼驚人的數字,這意味著即使腦子裡一片空白,大腦還在不斷消耗著巨大的能量,如果再加上過度思考,就會給大腦增加更為沉重的負擔

“大腦的所有疲勞和壓力都來自過去和未來:對過去的事情心有不甘,對未來的事情充滿不安。如果一直這麼下去內心只會變得越來越疲憊。”

我想這應該就是過度思考人的一般寫照,頭腦中無數的思緒勾連著過去和未來,耿耿於懷於前,惴惴不安於後,哪怕是在洗漱、走路、開車和吃飯的時候都停不下來,久而久之,胡思亂想成了習慣,焦慮也就躲避不開了。

情況很嚴重吧,別慌,這是有辦法解決的,我們繼續往下看。

3.要怎麼做

3.1 把想到的東西第一時間寫下來

想象一下,自己的房間很亂,早就想收拾了,但苦於平時太忙都沒機會,剛好今天下班早,擇日不如撞日吧。不出意外,你會先規劃一下,衣服放在哪裡,書放在哪裡,包包放哪裡,對了,還有昨天新買的護膚品,規劃好了,剛準備大幹一場,但是一個電話打過來,又得出去應酬,或者又有個急件要處理,沒時間弄了。等工作結束,應酬回來,已然夜深,匆匆洗漱後倒頭就睡。可是......房間一如既往的亂。頭腦中的想法也是一樣,你迫切知道需要理清思路,需要讓自己清醒一下,可是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被打斷,無奈思緒越積累越多,就像剛才那個圖形,越來越密集,情況也越來越糟,惡性循環。

打破這個惡性循環的一個有效方法就是迅速地將思維語言化,強調速度和即時性,避免受到剛才說的“突如其來的電話”的影響而屢受擱置,具體操作就是想到什麼馬上記錄下來,身邊隨時準備一個小本子,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切忌刻意組織語言。讓心中所想流淌在筆尖有兩大好處:

其一,抓住頭腦中一閃而過的念頭。很多時候大家會認為這樣的方法適用於創作者捕捉靈感,其實用處不止於此,頭腦中消極的情緒也需要被我們抓住,只有抓住它們,才能斬草除根。如果僅僅是一遍遍地在頭腦中告誡自己,不見諸外物,則是十分低效的,大腦裡的想法遊移不定,不果斷抓住,它們就會肆意亂竄,擾亂我們的思維。

其二,可以很好地宣洩情緒。大家都知道心理疏導的重要性,可我們通常不具備條件隨時去拜訪心理醫生,在需要傾訴的時候,身邊也不一定就有知心好友的陪伴,這些時候,如果能把頭腦中的真實所想(無論積極還是消極,一定要全部大膽寫下來,因為這是隻給你自己看的)記錄於紙面,就會清晰的看見到底為了什麼而高興,為了什麼而憂傷,而且會神奇的發現,那些難搞的事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3.2正念訓練

我猜大家一定都聽說過正念,或者是冥想,也都被告知這些方法很神奇,但卻很少堅持這麼去做。還記得前文提到的DMN嗎,掌握正念冥想,就能夠抑制DMN中內側前額葉皮質和後扣帶皮層的活動,也就是說,冥想可以減少雜念對大腦能量的消耗。

正念,說白了就是通過一些列的動作,讓意識集中於當下,切斷那些使我們產生焦慮的對過去和未來的各種想法,進而讓大腦變得純淨,思維變得清晰。各種研究表明,人腦並不像電腦一樣,擅長多線程處理任務,從某種程度上說,發揮專注力的程度決定了一個人的發展的程度。設想頭腦中各種各樣的想法不能被及時清理,騰不出空間留給當下正在做的任務,形成不了專注力,事情當然也就無法做到極致。

我看過一句別人勸慰失戀的人的一句話:“要想盡快擺脫上一次悲慘的感情,最好的方法就是馬上投入到一份新的感情當中。”挺有道理的,不是嗎?要想擺脫對過去和未來的胡思亂想,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當下充實頭腦,頭腦被當下正在做的事情充實了,自然就沒有那些雜亂想法的一席之地了

。而正念,就是用一套簡單的方法告訴我們具體怎麼做。真的,信我,超簡單:

第一步,找到一個椅子坐下來(也可以用盤膝而坐的方式),放鬆身體,挺直脊背(不要靠在椅背上);

第二步,閉上雙眼(也可以保持睜開的狀態,如果你有信心不被幹擾的話),正常呼吸;

第三步,有意識感受自己的呼吸,感受吸入和呼出氣體的溫度,感受每次呼吸的間歇,感受氣息隨意識引導流向全身。

第四步,堅持十分鐘。

剛開始做,肯定不時就會走神,本來好好感受著呼吸,一不小心就想到了未完成的工作任務,還有上司凌厲的目光,這是正常的,在把意識集中到呼吸上就行,走神多少次,就拉回來多少次,不要有心理負擔,你並不特殊,大部分人一開始都是這樣。如果實在覺得困難,每次呼吸的時候可以輔以標籤,比如“1、2、3、4”,這樣做可以幫助你集中注意力。

正念訓練有兩個小要點:

第一,儘量把正念訓練的時間在一天中固定下來,這是大腦容易接受的方式,也可以算是經常說的建立儀式感;

第二,要堅持,一天兩天三天是沒效果的,每天花費的時間並不多,但堅持下去才會看見結果。

你可能會說,我哪有那麼多時間啊,但是清代大賢曾國藩,被譽為古今第一完人,他就為自己立下了一條每日靜坐的規矩,“靜坐四刻,如鼎之鎮”,其這與我們說的正念理出同源,想他每日料理政事,酌辦軍機,不一定比我們清閒吧,所以還是要認識到一物一行對於自己的重要性,藉此才能逼自己想出辦法應對。

4.總結

哩哩啦啦也說了不少,可能有人會問了,為什麼別人不焦慮呢,難道也是用了同樣的方法?不一定,千百個人遇到相同的問題的解決方式也會千姿百態,具體到每一個人怎麼處理,我們並不清楚。但道理不會變,想要避免過度思考,就得用一切辦法專注在當下,撇開與眼前無關的雜念,過去的追不回來,無法改變,未來的在它到來之前也都是鏡花水月,無法觸摸,與其在不真實的世界裡費心糾結,還不如踏踏實實地處理好眼前的事。像馬拉松運動員,比賽中,除去個人體能的差異等因素,最重要的就是專注眼前每一步的能力,只有想著怎麼把眼前的每一步跨出去,才能一步步積累到終點,如果想些其他的,比如別人怎麼跑,還剩多遠,我能拿什麼名次等,這些在超長的賽程中對體力是一種相當大的消耗。

人生也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為了我們能夠以優異的成績到達終點,專注於眼前吧,別為那許多事情費心勞神了。


快樂老冀


思考越多越焦慮的情況是存在的。

焦慮分兩種,一種讓你變得更強,另一種毫無價值,只徒添折磨--------------《紙牌屋》

思考的焦慮也是。

我的體驗是:思考的焦慮很多時候來源於得不到答案,這不是思考的焦慮,而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想想考場上那些寫不出正確答案的考生,他們很焦慮,他們越想越焦慮。要是他們經過思考能得到答案,就不會焦慮,而會快樂

解決這個焦慮的方法,孔子曾經曰過: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思考是為了解決問題的一個方法,當思考不能解決問題時就換方法:學習,看書,向人請教……

簡單堅定的人看起來確實挺快樂的,讓人羨慕,但你願意僅僅為了快樂就不去思考嗎?


槍炮玫瑰


思考本身是件很好的事,這樣社會個人才會進步,也是人區別於其它物種最大的不同。那在什麼情況下才會引發人的思考呢?當然是遇到問題的時候,而問題沒解決之前就會一直思考下去。而一個人總是在思考,要麼他有很多問題要解決,要麼就是還沒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那就還是個問題,這種情況,大概換誰都得焦慮吧


花臉魚


思考多了,你想得到的就多,人的焦慮和痛苦,來源於自己的能力不住!

當你自己能力不能支撐你的夢想時候你無法去證明自己的能力,所以你的思考,當你思考自己以前自己能力以外的東西,你的思想和你的能力不匹配,也就是你的能力達不到你的想要得結果,所以你焦慮。

做事不要一蹴而就,也不要在物質橫飛的世界迷失了自己,也不要羨慕別人的成功,因為你不知道別人在你看不到的時候默默留了多少眼淚,知足,知不足。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李億日記


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是人類會思考,思考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有些時候頭腦裡思考的多數都是無用的,當頭腦在思考的時候,多數想的都是關於未來的事情,結果越讓頭腦越想越興奮,未來的事情多數都還沒發生,若想的是負面的事情就會讓自己陷入到焦慮的情緒狀態裡。

其實,試著去減少頭腦裡的思想,慢慢的思想的鏈條減少了,焦慮漸漸的也會有所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