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做,都是为你好。”“不,你这样做,只是为了你自己。”


“我这样做,都是为你好。”“不,你这样做,只是为了你自己。”

“我都是为你好”这句话,从小到大你一定听过很多遍。

说这句话的,可能是你的父母,

“我让你早点睡觉,还不是为了你好。”

可能是你的朋友,

“我让你不要跟他走得太近,还不是为了你好。”

可能是你的恋人,

“我让你少抽点烟,还不是为了你好。”

可能是你的领导,

“我让你多干点活,锻炼一下,还不是为了你好。”

他们的表情,无一例外的语重心长,似乎是这个世界上最为你着想的人。

可是听的人却并不这么认为,

那些所谓的“都是为你好”,带给他们的,往往不是温暖和感动,而是无奈甚至反感。

真是奇怪,那些建议或要求听起来,明明就是在为你考虑,为了让你的身体更健康,为了让你的心情更美好,为了让你的工作更顺利。

可为什么听的人,会如此“不知好歹”呢?这是因为,我们的潜意识比理智更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以爱之名”背后的控制欲。

“我这样做,都是为你好。”“不,你这样做,只是为了你自己。”

网上曾有一个调查——你最讨厌父母说哪几句话?排在第1名的就是文章开头的那句

“我都是为你好。”

这句话其实并没有结束,完整的句子应该是:

我都是为你好,所以你要听我的。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非爱行为”,是指以爱的名义,对自己最亲近的人,进行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这其实是一种非爱性的掠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之间。

武志红在《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一书中写到,

“对于多数人而言,关系越亲密,我们就越渴望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对方的身上。那时,我们就是在摧毁对方的真实存在。”

“我们都在互相强加,强加的时候,我们还会说,我爱你,所以才这样对你。”


“我这样做,都是为你好。”“不,你这样做,只是为了你自己。”

明星朱雨辰参加综艺《我家那小子》时,已经40岁了,他的妈妈时年70岁。

在节目之前,朱妈妈不明白,儿子为什么年届40还没能结婚生子,但节目之后,全国人民都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了。

她对儿子的管控,从生活、工作到情感,已经到了密不透风的地步。

生活上,

朱妈妈把老伴儿一个人扔在家里,从上海搬到北京与儿子同住,只是因为不想让自己的宝贝儿子做饭。

因为怕儿子上火,她每天凌晨4点早早起床,只为了给儿子熬梨汁,坚持了整整十年。

工作上,

只要朱雨辰外出拍戏,不管去什么地方,朱妈妈都会带着电磁炉跟过去,变着花样给儿子做饭。

只要是朱雨辰拍的电视剧和电影,每一部她都会看。她还会上网,看网友对儿子的评论,坐在电脑前花几个小时,抄写儿子的每一条微博,逼得朱雨辰不再更新微博。

情感上,

对于儿子的恋情,她说:“他每一段感情我都知道,都会干扰”。

朱妈妈的理念是,“男女分工不同,女的就应该做贤妻良母。”“既然把你娶进来,你就应该担起你的责任!”

这样的朱妈妈,有一句“至理”名言:“我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我儿子的。”

“我这样做,都是为你好。”“不,你这样做,只是为了你自己。”

这种360度无死角的爱,儿子朱雨辰享受吗?

不,他无时无刻想要逃离。

选择去外地上大学,是为了逃离;

不再更新微博,也是为了逃离。

对于母亲这种令人窒息的爱,朱雨辰的感受是:“咱俩没法过了,你会把我搞死。”

心理学大师海灵格说:好家庭,一定要有界限感!

心理学家李雪说: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这些话放在爱情和友情中,也同样适用。

好的爱情和友情,一定要有界限感!

如果恋人/朋友的控制密不透风,被控制的那个人,实际上也已经精神死亡。

“我这样做,都是为你好。”“不,你这样做,只是为了你自己。”

知名主持人寇乃馨,曾经在名人演说类真人秀节目《说出我世界》中,发表过一篇名为《别再随便说,我是为你好》的演讲。

在里面,她讲了一个自己和前男友的故事。那个前男友是一个知名的电视制片人,他当时的工作非常忙,不仅没有时间陪女友寇乃馨,甚至没有时间吃饭睡觉,身体几乎到了极限。

寇乃馨非常担心,想帮助自己的男朋友。她破门而入,冲进男友顶头上司的办公室,破口大骂。

结果,前男友被开除,而寇乃馨本人,也在接下来的两年,被这位综艺大哥大的领导,封杀了。

原本是为了对方好,结果大家都很不好。

经此一事的寇乃馨,吸取了教训,在遇到丈夫黄国伦后,决定换一种方式对他好。

身为丈夫的老婆、经纪人、助理,寇乃馨认为,催促和督促丈夫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是她的权力和责任。

可是,每次当她掏心掏肺地,请丈夫做一些事情时,她得到的,从来不是丈夫的感动和感谢,而是不耐烦和生气。

“你为什么永远都要勉强我?”

“你为什么老是要找我麻烦?”


“我这样做,都是为你好。”“不,你这样做,只是为了你自己。”

全心全意为了对方好,却换来这样的结果。有一次寇乃馨实在忍不住了,边哭边吼:“黄国伦,你到底有没有良心啊?你知不知道我有多爱你?我所有的事情都是为了你!”。

然而,丈夫的回答让她瞬间傻了。

“你如果真的要为我好,就不要用这个态度跟我说话!不要命令我!不要把我当成白痴、笨蛋!”

那是寇乃馨第一次知道,原来对一个人好,也需要用对方法。

很多时候,我们明明是想要帮助对方,却偏偏帮了倒忙。

很多时候,我们明明是真的想为对方好,却伤到了对方的尊严。

有时候,你以为的对别人好,其实是一种绑架。你在以爱之名,逼迫对方跟随你、服从你。

在情感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自觉地,想要改造对方,但与之天然敌对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想要成为自己。

这个“自己”,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看来,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生命体验的总和。

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是我们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意志的结果,那么我们会感觉没有在做自己。

相反,如果这些生命体验是我们主动参与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生命体验是快乐或忧伤,我们都会感觉是在做自己。

“我这样做,都是为你好。”“不,你这样做,只是为了你自己。”

做自己,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康德曾说过:“最可怕的事,莫过于一个人必须顺从另一个人的意志。”

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则告诉我们,一旦你将对方视为实现你目标的对象和工具,那么,不管你的目标看似多么伟大,你都对那个人造成了伤害。

仔细回想一下,你口中的每一句“对你好”,真的是为了对方好,还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深处的某些需求和欲望。

你要求孩子好好学习,真的只是在乎他的学习成果,而不是因为不想在其他家长面前丢脸?

你希望恋人戒烟,真的只是在乎他的身体,而不是因为二手烟也会让你难受,影响你的健康?

你希望下属好好工作,真的只是想多给他锻炼的机会,而不是因为这样能让你更轻松一些?

如果你诚实面对自己的内心,就会发现,事实上,你并不是为了对方好,而是为了你自己好。

所以,别再用“为你好”来绑架爱的人。

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