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到底长什么样子?

阿丹151014015


在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集西施、赵飞燕古代美女于一身的绝代佳人。黛玉的容貌体态袅娜多姿,标致风流。众口一词“美”,王熙凤夸赞:“天下真有这样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宝玉见到黛玉时给我们提示了一个具体的形象,把黛玉比喻成“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是一种灵动之美。再看薛蟠见到黛玉时的情景“别人慌张自不必讲,独有薛蟠……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醉倒在那里。”在薛蟠眼里林黛玉美若天仙,瞧一眼便酥倒于地,宝玉在与黛玉共读《会真记》时,又借用书中语言称黛玉“倾国倾城貌”。再看黛玉的的五官之美,第3回是这样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黛玉的的眼睛是水汪汪的,脉脉含情,眉毛弯弯,似一缕轻烟,眉头又微微蹙起,被一缕轻烟缭绕(版本不同略有差异)。

宝玉说“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一个神仙似的妹妹”,超凡脱俗像神仙一样美,神仙之美胜过一切世俗的美。


东篱ZWH



林黛玉到底长什么样子其实是有模版的,塑造林黛玉的模版就是古典仕女画。

被称为从书中走出来的87版林黛玉,就是按照古典仕女画中人物去化妆造型的。


另一位饱受诟病的林黛玉扮演者蒋梦婕的剧照,似乎比陈晓旭的定装照更加接近古典仕女画中人。

然而,在真实生活中两位林黛玉扮演者却都未必真的就是定装照上的古典美人儿一般的存在,其实她们的容貌气质与真正的古典仕女画中人是存在不小差距的。

陈晓旭的面相特征是“骨相”硬朗的,锐利的。蒋梦婕的气质中,比陈晓旭多了一份娇柔,其实在真实生活中的相貌陈晓旭与蒋梦婕是何其相似。


或许,这才是茫茫人海中“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林黛玉,然而这张真正天然江南女子的脸可能真的很难入了你的法眼。

想象一下,这个上世纪八十年代生活在人间烟火之中普通的杭州小女子,只要稍微在摄影棚中给到一点点光效和让她略施粉黛,她才真正是古典仕女画中人。

在真实生活中,有着这样沉静雅致的美好气质的女性才真正是古典仕女画中人。

在个人的心目中《红楼梦》里面的林黛玉就是这样的江南女子,时光流逝岁月更迭江南女子骨子里所特有的那一种神韵,是只有生长在苏州天堂的女性DNA里自带的一种独具魅力的美好。

只有这样的一种独具江南女子特色的美好,才会让成日在京都的大宅深院内帏美人儿堆中厮混的贾宝玉见了觉得似曾相识,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阿丹151014015



林黛玉到底长什么样?我想应该是所有读者心中能想象到的最美的样子!

和一般的作者不同,曹雪芹对林黛玉这个主人公的相貌没有细致描写过,只是在林黛玉进贾府的那一章,借贾宝玉的眼睛,大致给林黛玉画了一个素描,让读者留下一个初步印象。

书中写道: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而到底什么是笼烟眉,什么是含情目,我们真不知道啊。


我们看曹雪芹对其他的人都写得眉目清晰。比如王熙凤的丹凤三角眼,迎春的腮凝新荔,鼻腻鹅脂,鸳鸯腮边的几点雀斑,都写到了。

不过后来曹雪芹又采用衬托,或者侧面描写的方法对林黛玉的容貌进行刻画。

比如说秦可卿,晴雯都和黛玉有些相像,而这两个人都是贾府的顶尖美人。

比如黛玉到怡红院去,敲门的时候被晴雯挡在外面,黛玉就哭起来。

曹雪芹是这样写的:

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真是: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因有一首诗道:

“颦儿才貌世应希,独抱幽芳出绣闺。

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

大家看看是不是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意思?

所以林黛玉到底长什么样子,就是你能想象到的最美的样子。

这正是“不写方为大写!”


凡眼看红楼


林黛玉小小年纪,母亲就去世了。贾母念及黛玉无人照顾便派人把她接来贾府。黛玉有多美,从她进贾府众人在第一次见到她时的表现,我们就能够看出。

众人眼中的黛玉

书中描写大家在见到黛玉之后的表现:

“众人见黛玉年纪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貌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可见黛玉尽管年纪小,却言谈举止不俗,体弱多病却别有一段风流态度。恰恰说明了黛玉有一种柔弱美,容易让人产生我见犹怜的感觉。

王熙凤眼中的黛玉

王熙凤在见到黛玉之后,先是携着黛玉的手,然后上下细细打量一回。

不经感叹道:

“天下真是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

此时的王熙凤已经被林妹妹彻底吸引住了,连老祖宗了都忘了,赶紧陪不是。然后又忙拉着黛玉的手嘘寒问暖的。



“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别想家,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也只管告诉我。”

这说明了黛玉的魅力,王熙凤一进来就被吸引住了,连贾母都忽视了。赔完不是,还是忍不住又对林妹妹来嘘寒问暖。

宝玉眼中的黛玉

宝玉见到林黛玉时有一段对林妹妹外貌的描写。

只见: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一双含情目,面如花照水,行如弱柳扶风。真是比那西施还要美上三分,聪慧比那比干还要胜一筹。

如此娇美,弱不禁风的病美人。怨不得宝玉在见到这个林妹妹之后就开始胡言乱语起来,先是说这个妹妹我是见过的,在被质疑后,赶紧改口“虽然没见过,却看着面善,心里像远别重逢一般。”还杜撰了经典,给林妹妹取了‘颦’字。



更离谱的是在得知林妹妹没有玉的时候,便摔了那玉。只说是家里的姐妹没有,如今来了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还不如砸了。

从以上众人在见到林妹妹之后的表现我们确实能感受到林妹妹那种超凡脱俗的柔弱美。让人忍不住产生保护欲。


梦姿书斋


黛玉长什么样?

从2个男人的视觉角度来感受下黛玉之美:

这两个男人,一雅一俗,看美女的眼光又都不低,正好可供借鉴。01 宝玉初见黛玉:

宝玉视觉下的林黛玉是这样的(这段文字太经典了):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宝玉自己颜值很高,身边姐妹、丫环众多,可谓美女如云,照说乍见了一个新美人的话,也就有些新鲜感,不至于大惊小怪的,可是明明第一次跟黛玉见面,他却忍不住看了又看,否则如何能看得如此仔细!

他深觉黛玉与别个女子都不同,这种感觉正如唱词中那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02 薛蟠初见黛玉:

这个呆霸王很好色,又有权势,什么美女没见过,而且很有眼光,要不也不会有强夺香菱、调戏柳湘莲的事了。

本来在古代背景下,香闺小姐二门不出、一门不迈的,薛蟠是不可能见到林黛玉的,就因为那次凤姐和宝玉被陷害中了邪,发起疯来,一片混乱之下,他也赶来了,给自己妈、妹、妾当护花使者,这就机缘巧合看到了黛玉,一下子就被迷得神魂颠倒的,人都“酥”了。

宝玉和薛蟠看黛玉的角度是不同的:

宝玉看黛玉,当时两人年纪又还小,他是以纯欣赏的眼光来看的,而且这时黛玉还只是个小小少女,魅力还没完全绽放出来。

薛蟠看黛玉时,黛玉已经成长为一个已经达到婚配年龄的美少女,薛蟠自然是以男人看女人的眼光在看,既欣赏又带着欲望,很明显,薛蟠一见黛玉,只那么一眼,男性荷尔蒙飙出了新高度,视觉冲击太强烈了!

原著中,始终没有落实黛玉的长相:

对于林黛玉的形象塑造,很像国画,写意却不太写形,抽象中抓住神韵,其他留给观众去想象,意味深长。

照说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林妹妹,但是,陈晓旭的表演形象实在太深入人心了,每次说起林黛玉,就觉得该是这个样儿。有人说这个版本没有按照原著来塑造,然而,世外仙姝岂是人世间真能完全演得出来的?平心而论,人家那神态气质,已经是演得极好了。 真没必要如此较真,本来就是美丽的想象,能抓到些林黛玉这个人物的意境和气质就是不错了。

想起西游记,如果也按照原著来扮演,不说别的恐怖和颠覆之处,光是狰狞丑恶的孙悟空等3个妖怪徒弟就可以吓哭观众了。

红楼梦中,其他女子的相貌描写:

其他女子长得怎样,会有很多细节,比如脸型、五官、体型、皮肤等,像宝钗和凤姐,就是尘世美人,能在现实中找到类似的人,或者能想象出一个大致的轮廓。

而林黛玉到底长什么样?

这就是个谜。遮云绕雾,看不真切。

矛盾的是,我们又笃定,她必定美得超出想象,那种不该存在于俗世间的美丽与美妙。


云舟经典


林黛玉到底长什么样,这个确实无解。毕竟一万个人心中就有一万个不同的林黛玉。

但我心目中的林黛玉就是87版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原文写道: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从这里至少可以看出,黛玉是柔弱的,是纤瘦的。她绝不是妖娆的艳美,而是飘逸的、是不沾染凡尘脱俗的美,的确是有点抽象哈。



孤直公


书中对于林黛玉的长相描述,只有初入贾府,以及宝黛初见时具体描述,之后都非常简略,甚至弱化,只通过衣物描写她的弱柳扶风。

七岁进贾府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林妹妹是小孩子的模样,举止有礼,言谈不俗,可见是个家教甚好的官家千金。身体脸庞瘦小,却有自己的气质,小小年纪,身体并不康健,弱不禁风。


宝玉眼中的林妹妹

似曾相识。前生宝玉是神瑛侍者,林妹妹是绛珠仙草,日日浇灌,滴水之恩。看着面善,只做远别重逢。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林妹妹眉目之间似乎带着欢喜,又透着哀愁,仿佛烟雾般让人捉摸不透。脸颊两边的酒窝带着幽怨,身子柔弱带着病容。眼中闪着泪光,喘息声微弱。安静时像娇花照水般迷人,走动时像弱柳扶风般轻轻摇曳。聪敏更胜比干,娇弱美貌胜过西子。

林妹妹的容貌是书中的古典美人,并非空有美貌的花瓶,而是聪慧过人,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女子,属于古代弱女子的代表,带着仙灵气。


曹雪芹为何对于林妹妹容貌描述甚少?

保留神秘感。红楼梦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女主角,看林妹妹说过的话,走过的路,做过的事,写过诗,身为读者总会幻想,这是怎么样的一个女子?一千个人的脑海中是一千种样子,因为神秘,所以猜测,所以幻想,所以迷恋,所以欢喜,引人探究。


假使详细描述,则会留下固有的刻板印象,不利于人物角色的塑造。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87版的陈晓旭,非常符合我心中的林妹妹的容貌才情!


以上为头条号“晴空莽莽”的回答,头条App搜索关注“晴空莽莽 ”与您分享更多文学、诗词、历史趣闻。


晴空莽莽


林黛玉到底长什么样子,我们没法一下子给出评论,因为你能想出来的词汇都是世俗的,都不足以描绘林黛玉的超凡脱俗之美。但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侧面分析。



林黛玉的前世今生之美

林黛玉的前世本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草。这绛珠草后受天地精华,脱去草木之胎,得换人形,终日以蜜青果为食,灌愁海水为汤得以生存。绛珠草本身婷婷独立、卓尔不群,姿态柔弱娇艳,果实绛红鲜艳,是十分柔美的仙草,得换人形更添婀娜多姿。这蜜青果和愁海水都是仙境仙品,纯净无比,久食自然容颜娇艳、纯洁无瑕。

总之,林黛玉前世为仙,极美。

林黛玉的今生是荣国府幺女贾敏与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荣国府美女如云,其他女子、包括宝玉都是极俊美之人,元春还因此被选作贵妃,可见贾敏也必是相貌极美之人。父亲林如海乃前科探花,皇帝亲自面试过关的,必定是才貌双全。

林黛玉继承其父母优点,外貌肯定亦极美。

林家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至今袭列侯已五世。林如海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这是个既有实权又有油水的重职,皇帝不会轻易让别人做的,可见林如海在官场名声很好,自身修养很好。林黛玉在这样的家庭长大,耳渲目染,自是才貌双全、心地善良、风采卓然。

一句话,林黛玉有相貌,有气质,有内涵。



林黛玉的书中形象之美

林黛玉到底长什么样子,书中十句话说得清清楚楚。黛玉进贾府一回,她在宝玉眼中,是这样的: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林黛玉的眉毛似蹙非蹙罥烟眉,这样的眉毛,只有和她似泣非泣含露目合在一块,和林黛玉整个人的气度神韵。

“罥烟眉”有两个出处,一个出处是《庄子·天运》,西施病心而颦,颦就是蹙眉的意思。贾宝玉看到林黛玉马上送了她两个字“颦颦”。另一个出处是《西京杂记》这个小说,写的是著名的才女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又称远山眉。宵烟眉的意思就是疏朗的眉毛像挂在树梢上的青烟,这里是化用了远山眉。

总之,林黛玉具有超凡脱俗、娇柔动人的美。



黛玉的美是天然的,不怕欣赏,不光宝玉看她美,周围的人都说她美:

阅人无数、心高气傲的王熙凤:天下间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不学无术的真纨绔薛蟠: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

小厮兴儿:天上少有,地下无双。

你想的有多好,她就有多美。




林黛玉今天给我们的客观感知之美

林黛玉到底长什么样子,千人千言千论,她在书中的美已定格,我们的直观感受还多是87版《红楼梦》中陈晓旭的样子。

陈晓旭专为红楼而生。她也是出生于书香门第,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多才多艺,多愁善感,敏锐而娇柔。陈晓旭眉梢里藏着幽怨,气质中蕴含愁思,她把林黛玉演绎得凄凄惨惨切切,她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俨然是林黛玉的翻版,她的表演体现出了《红楼梦》原著中林黛玉的迷离和柔弱 。



当年看电视剧,开始还有点出乎意料的失望,林黛玉怎么会是这么个样子,这远没有想象中的魅力和美丽。后来连看了几遍原著,细细想想,还真该是这个样子。再后来翻拍的多了,再看别人版的林黛玉,才深刻感知,陈晓旭的林黛玉才更符合我心中的林妹妹的样子。

林黛玉魂归三生石畔,陈晓旭也早已随缘仙去,但她那美丽动人的形象,却已经成为永恒。


我就是竹韵


林黛玉究竟长的什么样子!那一定是个太美女了!试想,一位大家闺秀十几岁的姑娘!一定是长的如花似玉!才貌超群的一位女孩!不然贾宝玉也不会爱的如痴若狂的!林黛玉身体不好,走起路来阿娜多姿向来不爱笑,成了一位冷美人!由于官宦之女!文才出众!教养彼益!又养成了一种腹中藏经的性格!言语之意,不显不露!看见贾宝玉和宝钗走近了一点,她不是直接干渗,而是用葬花作可怜,也是太可怜了,最后因为贾母把宝钗许给了宝玉而气死!太悲催了!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却非常的逼真!命运也差不多。


十方紫麽妙音


林黛玉仿佛世外仙子,她不是红尘中人。作者对她的衣饰外貌描写都很缥缈,朦胧。

初见黛玉时,众人眼中的她: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风流态度。

当时对三春的描写则是: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


因惜春小未描写太多,而对迎春探春的描写可是很详细了,脸型,身材,眉眼都有点到。

而形容王熙凤就更详细了。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Ё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从头饰、项圈、佩饰、着装,无一不写。眼睛是凤凤三角眼,眉毛,身材,面部神情都有详写。而黛玉的外貌上很模糊,知道她很美,但美得脱离尘世。

王熙凤初见黛玉: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才算见了。可见黛玉的风姿不俗。

形容宝玉的外貌: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眼似桃瓣,睛若秋波。对宝玉的描写同样详细,后面还有写他的衣着配饰,全是细写。独黛玉的姿态仿佛一直都是“不可说”。

宝玉眼中的黛玉: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大约是对黛玉描写较为详尽的一次了。这样的眉目观之忘情,这样的描写也不落俗套。

再看对宝钗的描写: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这样的描写,我们知道宝钗大概是圆脸,水杏一样的眼睛,全是写实的描述,可以大概想象出她的模样。

而黛玉的美,你是无法想象的。罥烟眉,含情目是什么样?有具体的形象比喻吗?没有!要用一生眼泪还债的,从未有过之事。以密青果为食,灌愁海作饮的黛玉又岂是凡俗之人。

想那薛蟠只是瞥见一黛玉,便被她的风流婉转电到了,已酥倒在那里。脂砚斋评:似唐突颦儿,却是写情字万不能禁止者。又可知颦儿之丰神若仙子也。


薛蟠经常可以看到娇艳的妹妹宝钗,却仍能被黛玉的容貌酥倒。足见黛玉的美太有杀伤力。然而具体她长什么样,我们始终不知道。

下人们也爱八卦,黛玉在他们的眼里就是“多病西施”,感觉风一吹就倒的柔弱。

对黛玉的种种描述中,我们知道她:孤高自傲,崇尚自由,热心助人,才情高绝。她有绝对的真性情,率性而为。恼过、哭过、失望过,她也没有屈从于现实的虚伪。

这样的黛玉,我们知道她来过,也早早地离开,知道她很美,却忘了她的模样。她到人间走一遭,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连怀念都不知道该怎样去思念,因为,我想不起她的样子。

参考书目: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