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烬余录》:每一个好日子都像苟且偷欢

1、


《烬余录》是张爱玲1944年写下的散文,写在抗日战争快结束之时,记录的则是1942年香港空战时期的人与事。


这些日子,我无缘无故,常想起这篇散文。


当年,张爱玲在香港,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的沦陷带给她的震荡, 成为她一生难以逃脱的梦魇。两年后,她写下这篇回忆性散文,开篇有这么一段耐人寻味的话:


“我与香港之间已经隔了相当的距离了——几千里路, 两年, 新的事, 新的人。战时香港所见所闻,唯其因为它对于我有切身的、剧烈的影响, 当时我是无从说起的, 现在呢, 定下心来了, 至少提到的时候不至于语无伦次。然而香港之战予我的印象几乎完全限于一些不相干的事。“


为什么?不是流血、伤亡和苦痛,而是买东西、看电影、烧牛奶、吃滚油煎的萝卜饼……这些不相干的事?创伤应激障碍综合症?


让人有些不懂。


《烬余录》:每一个好日子都像苟且偷欢

2、


曾经,年少的张爱玲, 尽管经历了种种来自家庭的打压, 但未来可期,她有着自己的人生规划:


“中学毕业后到英国去读大学, 有一个时期我想学卡通影片, 尽量把中国画的作风介绍到美国去。我要比林语堂还出风头,我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在上海有自己的房子,过一种干脆利落的生活。“

《烬余录》:每一个好日子都像苟且偷欢

她一心一意地进取,努力学习。1939年如愿以偿考入英国伦敦大学, 孰料欧战爆发,不得已转入香港大学。香港三年, 她,获得香港大学颁给最优秀文科学生的两个奖学金——内梅兹奖学金和何福奖学金 , 港大毕业即可免费赴英读牛津大学。


然而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大学生活戛然而止,美丽梦想如三年前一样再次破碎, 就连她引以为豪的成绩也在战火中化为灰烬:


“学校的文件记录统统烧掉,一点痕迹都没留下。那一类的努力,即使有成就,也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罢?“


在时代巨轮面前,生民如蝼蚁,没有什么能抵挡得住。自此,张爱玲对人世充满了怀疑和不确定。打开她的书,字里行间,常觉得有一种迫不及待的紧张感:


快,快,迟了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烬余录》:每一个好日子都像苟且偷欢


3、


无论张爱玲多么不愿意提及,仍有诸多史料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沦陷后的香港。


夏衍喻它为“死城”:


“满街是碎砖残瓦,玻璃碎片, 遗弃的家具衣服, 烧毁了的汽车, 平民和战马的尸体, 以及半个月来无人收拾的垃圾……沦陷之后一星期, 死城香港开始腐烂了, 交通无法恢复,治安无法维持, 食粮不能供应, 水电不能修复, 日间满街全是赌博, 晚间全城都有掠夺……”


金融大亨唐寿民把它比作人间地狱:


“讵料瞬息日兵已至, 穿房入户, 索食索衣, 骚扰备至……更有地面强梁之徒大肆劫掠, 混杂不堪, 俄顷之间, 顿成地狱。”


没有挤上逃难的飞机,滞留在香港的陈寅恪,生活困顿不堪。他女儿美延曾回忆当时的艰苦生活:那一年春节,全家每人只喝了半碗稀粥,分食了一个鸭蛋,算是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


张爱玲于1942年5月逃回上海, 也就是说, 从战争爆发到离开, 她孤身一人在地狱般的香港待了半年之久,人生百态尽收眼底。龙应苔说“《烬余录》像一个历经沧桑的百岁老人所写”, 其实, 彼时的张爱玲尚不足22岁。这个妙龄女子,经此一劫,回首已是百年身。

《烬余录》:每一个好日子都像苟且偷欢


4、


《烬余录》里,在漫天烽火、生命危在旦夕之际, 对惟愿“现世安稳”的普通人来说,所有宏大崇高的东西,比如民族存亡、英雄主义,都退成了一个时代模糊的背景,而眼前能抓住的,能让自己活下去,感受到生趣的,全是一些不相干的事情。


开战消息传来时, 学生们乐得欢蹦乱跳,因为可以平白无故地免考;女学生第一反应是穿什么才与战争环境完美搭配;苏蕾珈穿着织锦缎袍劈柴生火;炎樱在流弹中从容洗澡唱歌……


人们用夸张的天真和浪漫,消解眼前如影随形的死亡恐怖。


在轰炸中,偌大的香港如黑漆漆的箱子间;“忒啦啦拍拍”的机枪声, 像荷叶上的雨;淡淡的太阳下, 奔跑着逃避炸弹的人……


战争的巨浪让世界颠簸起伏, 一切都失去了确定性, “人生安稳”已无从谈起, “理想飞扬”更是成为了奢望。世界只剩下无边的荒凉,人仿佛悬置在半空, 任凭怎么努力, 也无法摆脱那堪比唐诗“凄凄去亲爱, 泛泛入烟雾”的虚空与绝望。


到最后,唯有麻木。人们对于战争所抱的态度,仿佛走在硬板凳上打瞌盹,虽然不舒服,而且没结没完地抱怨着,到底还是睡着了。


仗也到底打完了。乍一停,很有一点弄不惯,和平反而使人心乱,像喝醉酒似的。香港重新发现了“吃”的喜悦……在战后的香港,街上每隔五步十步便蹲着个衣冠济楚的洋行职员模样的人,在小风炉上炸一种铁硬的小黄饼。所有的学校教员,店伙,律师帮办,全都改行做了饼师……


张爱玲和同学立在摊头上吃滚油煎的萝卜饼,尺来远脚底下就躺着穷人的青紫的尸首。 


5、


《烬余录》的结尾,跟开篇一样,也颇耐人寻味:


时代的车轰轰地往前开。我们坐在车上,经过的也许不过是几条熟悉的街衢,可是在漫天的火光中也自惊心动魄。就可惜我们只顾忙着在一瞥即逝的店铺的橱窗里找寻我们自己的影子——我们只看见自己的脸,苍白,渺小:我们的自私与空虚,我们恬不知耻的愚蠢……


我有些如坐针毡。也许是深感自己,如文中所说——渺小和自私,所以我对任何灾难拒绝升华,灾难就是灾难,对于我们这些凡人,没有好的灾难一说。


尤其是中年之后,这个世界所有的不幸都像发生在自己身上。比如这次疫情,我唯一的感受是:我怕。


我怕自己躺在车上,被孩子追着哭喊“妈妈”却一无所知;我怕自己躲在镜框里,面对老人的嚎啕却无法回应……


是的,我怕。我明知这恐惧有多怯懦多无济于事,但我控制不了,它从我心底一层一层地翻出来。生死大劫,阴影重重,每一个好日子都像苟且偷欢。原来,以前每一个虚度的日子都是好日子。


有一回在评论区,看见文友留言:文字太小资了。意思是不够沧桑不够深刻。我不要深刻,更不要沧桑,真的。什么文学需要吃苦、愤怒才出诗人的话,听的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真的要受苦受难才写出好文章?我宁可不要。我宁可封笔,做一个平庸的幸福的小女人。


读张爱玲这篇《烬余录》,五味杂陈,难受。她其实写得很幽默轻松,但还是让人想哭。


叫《烬余录》的书,我以前还读过两本。一本是元代徐大焯的,一本是清人张烺的。好奇怪,他们的名字里都带一个“火”字,怪不得都能写出《烬余录》。


徐大焯写宋朝旧事,从繁花到残叶,读了不禁掩面却步。张烺写的是明末清初张献忠部队在巴蜀的活动,四川人遭受的苦难太触目惊心,我也掩面没法看下去。


其实,即使没有这些天灾人祸,人活着已经不易了。佛经里说,生老病死,外加忧悲恼、怨憎会、恩爱别离和所欲不得,谓为人生八苦,人人都要体验。我们每一个活下来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都可写入《烬余录》。


实在忍不住,说了一些题外话,对不起。


作者简介:甘草子:不小资,不文艺,不妖娆,不风情,恬淡自守,性如草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