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地图,岷江从都江堰后就消失了,直到彭山江口镇才重新出现。这岷江到哪去了?

方秉彝


从地图上看,岷江在成都境内凭空消失?

很明显,岷江水系当然不可能在成都境内凭空消失,而且还造就了一项了不起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岷江也因此成为成都平原上流淌着的最重要的水资源。

从秦昭王末年开始修建的都江堰,宝瓶口、飞沙堰和水鱼嘴都是其最广为人知的组成部分,距今已灌溉被称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超过两千年时间。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灌不仅溉的面积多达千万亩,更是全世界范围内工作时间最久、且具有无坝饮水的特里,它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和勤劳的最佳体现,联合国也在两千年的时候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其实,古往今来与岷江有关的乌龙说法都不少,包括、但不限于岷江中游流经成都的部分无端消失。比如,古代人错将长江正源当作是岷江,又或是将从松潘县岷山南麓的一只河流当作是岷江正源。但事实上,长江的正源其实是金沙江,而岷江在河源学上的正源则是西支大渡河。究其根本原因,一方面是自身对相关水系的认知不够,另一方面则是世人都会被自己所处的时代所局限。

岷江如何在成都平原上演变成了蜘蛛网一般的灌溉系统?

所谓的岷江消失,其实是当岷江流经都江堰时被改造,地图上也不是彻底消失,而是从都都江堰开始出现多个分叉。这是因为都江堰的水鱼嘴将岷江划分为了内江、外江和一系列闸口,修建宝瓶口的意义就是为了控制内江的水量。

而外江指的就是金马河(正南河),主要功能是排洪,尤其是容易产生暴雨天气的夏季。金马河河段的全长在76.1公里左右,其河床宽度由200米组建增加到1200米左右,流经成都的都江堰市、温江区、武侯区、青羊区、双流区、崇州市,并最终在新津县五津镇纳入了南河和西河分支。

而都江堰设置的多个闸口,分别是:蒲阳河、沙沟河、柏条河、江安河、黑石河和走马河,以及杨柳河这个相对更小的支流。这七个主要的岷江支流,就是为了灌溉成都平原上的数十个县市区域而存在。都江堰就好是“灌口”一般的存在,这也是为什么如今的都江堰市,其实一开始的名字叫做灌县,而成都到都江堰的国道则一直被称为“成灌线”。

虽然,岷江在被划分为多个支流以后,会有一小部分水资源汇入沱江,但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大部分都汇合在了府河,并最终和金马河一起在彭山县江口镇再次汇合为岷江。岷江演化成的像蜘蛛网一般的灌溉系统,就这样滋润着整个成都平原,一点都不夸张的说,岷江就像是成都平原的母亲河一样,所谓天府之国离不开都江堰水利工程对岷江水系的充分利用。

被称为“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水系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岷江水系对成都平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该平原上同时还流淌着另一个重要的水系,也就是主要有渝江、石亭江和绵远河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沱江水系。简单来说,沱江和岷江这两大水系都是从成都平原的西侧进入,并呈现出扇形分流特征。

在成都平原内,平均距离不超过2.5千米就会有一条河流,这个数字足以体现该平原上的河流之多。成都平原的水系在分布上主要是渠道密集,而且,目前这些正在流淌的河道大多都是从自然河道改善而来。之所以将成都平原上分布着的大大小小的河流叫做蜘蛛网,是因为它们在干渠的基础上,分布出了很多支、斗、农、毛渠,当我们将地图缩小之后看就像是一张密密麻麻的网。

成都平原的水资源非常丰富,再加上降雨量充沛又本就是成都平原的气候特征之一。我们可以从一组具体数据来感知:地下水资源平均每年可达到42.98亿立方米,河道、渠系和灌溉补给量共计可达30.88亿立方米,而降水补给又能达到12亿立方米左右。所以,即便都江堰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水灌田、分洪减灾的作用,但依然难以避免成都局部区域连年发生洪灾。


悟空科学


被都江堰拆分了,我去实地看过,真是天才的想法,伟大的工程。在市区奔涌的河水在大夏天都冒着凉气,清澈又汹涌澎湃。当时看到市区都有极其茂盛,我这里永远都种不出那种生命力的猕猴桃,还有街上那些银杏树,震惊于都江堰的得天独厚。甚至想在那里养老。


天一阁图书管理员


这个问题我在成都待过多年,也曾经有疑问,一直想知道成都的岷江在哪,后来要去映秀镇,要翻过一座紫坪铺水库,到达映秀镇就看到岷江,岷江就是从映秀汇入紫坪铺水库。紫坪铺的下游就是都江堰。事实上紫坪铺就是岷江上下游的分界线,紫坪铺水库下泄的水大部分来自岷江。下泄的水就来到都江堰,来到成都平原,然后就看到成都平原丰富的水系,岷江水就是通过这样的水系滋润着成都平原。

如果仔细看这些水系,源头分汊的地方就在都江堰,这座两千多年前的水利工程,通过巧妙的鱼嘴设计,把岷江分为外江和内江,外江是岷江的干流,称为金马河。而内江又通过都江堰的宝瓶口控制水量,和一系列闸口分为江安河、走马河、柏条河、蒲阳河等六条河流。这些河都是以灌溉为目的,都江堰就是灌口,所以现在的“都江堰市”原名就是灌县,内江也统称为“灌江”。灌县后来改名“都江堰市”跟旅游宣传关系很大,跟安徽徽州改名黄山一个道理。现在213国道成都到都江堰段,还是被称为成灌线。

但河流总要汇在一起的,滋润过成都平原的的水又在彭山的江口,与外江金马河汇成岷江。彭山的江口也是有故事的,例如张献忠的江口沉银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里,早些年这里经常有寻宝者在寻找传说的财富,现在这里有江口沉银遗址保护区。

所以把岷江称为成都平原的母亲河不为过,成都平原的能成为天府之国也有赖于都江堰的水利枢纽作用。


科学视野,不同解读,欢迎评论和关注!


昆仑还东国


看地图,岷江从都江堰后就消失了,直到彭山江口镇才重新出现。这岷江到哪去了?

感谢提问!我不知道题主是从哪些地图上看到岷江在成都市都江堰至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是“消失”的,反正我通过一些主流的地图能够清晰的看到岷江在这一段并没有所谓的消失。

实际上题主之所以有这样的误解,这是是与河段的取名有着直接关系,这就像国内的某些路名一样,稍微好分辨一点的如重庆等地命名的一条道路长江一路、长江二路其实指的就是一条路,只是地段不同,同样的还有郑州的中原东路路、中原中路、中原西路等,而同样是一条路有的地方却出现三个不同的名字,外地人很容易懵圈,如山东枣庄的德仁路、德圣路、松江路就是这样。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支流之一,从地图上来看,岷江的主河道是从成都市的主城区外穿过的,其流经成都市的河道大体呈现出西北-东南走向,如果从岷江下游宜宾逆主河道江段而上,岷江在不同的江段有不同的名称,宜宾至眉山市江口镇为岷江、江口镇至新津县与南河交汇处为正南江、新津县至都江堰人字堤景区以下为金马河,而都江堰水利工程至流经黑水县和茂县的黑水河段又为岷江,黑水河则为岷江上游最大的支流,它发源于四川西部的松潘草原。

通过对上文的梳理不难发现,金马河也好,正南河也好都不是岷江江段的全部,而是主河道,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是与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有着直接关系。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直接将岷江河段分成了内江和外江两个河道,外江成为主河道,而内江则或与下游其他河流相连组成河网,或又汇入外江主河道。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这样通过水的“分与合”来消除水害等自然灾害的。

总之,岷江河道是不可能平白无故“消失”的,毕竟它不是一条断流河。

以上内容,欢迎点评!


地理那些事


岷江经都江堰分流后,变成金马河,沙沟河,黑石河,江安河,走马河,柏条河,蒲阳河七大干流,以及一个小型支流——杨柳河穿城而过。除金马河作为岷江主河道用于排洪外,另外的七大支流均作灌溉之用。沙,黑两河用于灌溉河西片区;江,走,柏,蒲,杨五河灌溉河东片区。这八大河流流经之处,基本覆盖整个成都平原,造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美称。从广义上来说,凡都江堰水能够灌溉的地方,都属于都江堰灌溉工程的一部分,位于都江堰市区的只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渠首部分而已。所以,不是岷江消失了,而是岷江被都江堰水利工程分化成了成都平原上密如蛛网的灌溉系统。这些水利系统,在灌溉了成都平原后,一小部分汇入了沱江,而大部分的水利系统,又沿途逐渐汇合成锦江(府河),最终在彭山县江口镇,和岷江正流金马河汇合,再成为岷江。


牛蛋儿8


把一条大江分成无数个小江,过了成都平原再汇聚在一起流走!这种工程在现代也是不容易搞成的,别说数千年前的古代了!古人真的太牛了,还有人说古人留下来的中医不科学,我真的是呵呵!


都是多巴胺的错


恐怕是你没看懂都江堰。岷江从鱼嘴分成内外江。内江去了成都,外江作为岷江右支一直存在。怎么能说岷江消失了呢?建议到都江堰去实地看一看。


王祖荫1


被聪明的成都人细化成了毛细河沟流遍成都市区。然后在南部的县城汇合成岷江。


DH142733278


两句话就完,都江堰把岷江分为外江(主江也叫金马河)和内江及各条支流(流向成都平原主要的生活灌溉用水),然后在彭山汇合,最后汇入长江


祖传帅得板


府河南河府南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