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东问西-02

寻东问西-02

01

不知道是哪节车厢先起的头,开始有几个人,后来几乎组成一个乐队,拉手风琴、吹口琴的,再跟几个一起唱的,从火车的一头到另一头,所过之处气氛又活跃起来——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

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

多么温暖 多么慈祥

把我们农奴的心儿照亮

我们迈步走在

社会主义幸福的大道上

......

火车钻进茫茫的黑夜,从兴奋、茫然到疲惫,大部分人已经扛不住睡意了。黑暗里还在努力瞪着眼睛的人把即将到来的新生活假设了很多个可能,大展拳脚大有作为,也有的压抑着自己的喉咙,生怕哭出来被人笑话,从来都是家里说一不二的大小姐,这会突然就矫情起来。

这个怀里抱着挎包不放的弟弟,手悄悄的塞进包去,摸索着一本书里夹着的纸,内心是凄凉的,十几岁情窦初开,像一把火点燃,几个眉来眼去就觉得可以情定一生,除了她再没有更具吸引力的事物,悄悄牵过两次手就能触及到内心,那略凉无骨的纤弱生起强烈的保护欲望,唯一一次拥抱就把魂给收缴,沉浸在一片眩晕中傻傻的站立了好久,在要毕业的时候,却收到姑娘写来的一封信——

不能陪君老,恨把命运嘲;

来生若有期,还做比翼鸟。

我走了,我爸调到很远的地方,我要跟走了,你多保重!——勿念!

字句是多么大胆,又如闷雷炸响。他到处找,学校里、她的家,仿佛这个人凭空消失一样,邻居大婶说她家被下放到很远的地方去了,走得特别匆忙,听说那个地方条件特别不好,太可惜了。

街上的大字报越来越少,游行的次数也减少了,留给人们眼里的慌乱还在,虽说不上学了,那课堂早乱了,但爱做梦的人依然会把梦藏起来独处时自我检阅。

自此这半大男儿似乎长大了,跟父母吵的少了,父亲让干啥就干啥,车间里油污整的身上没一块干净的地方,从来不计较讲究不喊累,老把式们都夸孩子懂事的时候,父亲也觉得脸上有光,就是想不通为什么转变的有些木讷。

这就是年轻时的于海爸,在他的世界没有比失去初恋的感觉更令他受挫败,本来可以一起朝着美好的方向前进,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纯粹、高洁就是他对心目中理想的爱情期待,未来成为对这个国家对这个社会有贡献的人,一切都那么美好,徜徉在江南遍开的栀子花香里,那粒种子萌芽开花却经不住多变的气候而停止生长。


寻东问西-02

天又亮了,火车哐嘡哐嘡的不停,前面到太行山了,车窗两边趴满脑袋,急切想知道去的地方到底什么样。

“啊,大山,我崇拜你的挺拔,摊开胸膛迎接你的拥抱,你一定充满着善意,也一定接纳我和我的所有!”

“在这遥远的地方,我已经到来,那位爱的姑娘,我愿将青春都献给你”

……

“安静安静,注意你们的言行,别去老百姓那里给我们丢脸,有些同志要注意,你的行为代表你的阶级立场,思想坏了是修不好的”

“嗷嗷嗷,写检查,写了检查给大家念一念”

“你们一个个起什么哄啊,别以为去的是世外桃源,我这是给你们打打强心针,乐观是打败敌人的最好办法,也是克服困难的良药,打个赌,有你们哭的时候”

这一火车从阖城四面八方聚起来的年轻人,有的还在学校,有的已经是厂里的骨干,也有的是老师,甚至有的曾是造反派的成员,总之即将面对的肯定要天不怕地不怕才行,首先铁轨两边高耸的石山就怪吓人的,穿过几个隧道终于到了稍开阔的地方,司乘人员喊着前方就到站了,做好下车的准备。

聚在一起的人由陌生到熟悉,又将分别,什么时候再见还不知道,总之,各个地方已经派人来接应,按名单要把这些城里人分配到各个公社,再下分到具体的生产队,玉米、高粱刚好等着人收呢。

汽车把年轻人们载向各自的目的地,随着卡车越来越颠簸,有些人趴在车沿呕吐,不仅如此,卡车走不了的地方还得换乘拖拉机或者驴套车,哪见过这样的情况,有的女孩子们已经在哭了。

“娃娃们,让你们来锻炼,咱们这个地方就是这个条件,慢慢就是适应了,以后我们都是一家人,乡亲们会帮助你们的,别嫌苦,我们这里人一辈子都过来了,没啥,奥”

是啊,没啥,等待他们的挑战还在后头,这路越来越崎岖,一直往山沟深处延伸着。


寻东问西-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