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卦|數字化轉型要成為哪類企業?提升哪些能力?

社會經濟發展的形態從採集時代、農業時代、工業時代邁向信息時代。21世紀是信息時代的開端,數字經濟橫空出世,數字化轉型成為躲不掉、繞不開的熱點話題和難點問題。經過21世紀前20年,數字經濟經歷了哪些發展階段,將走向何方,此時此際如何制定數字化戰略,加快數字化轉型,更好的擁抱數字經濟?數字化轉型要成為哪類企業?提升哪些能力?本文純屬拋磚引玉,如有謬誤,敬請諒解。


01 數字經濟迎來第三個發展階段


數字經濟是指以數字內容生產、銷售、消費為核心特徵的經濟形式。數字經濟到來的標誌是誕生了以數字內容生產、銷售、消費為主營業務的數字企業。進入21世紀,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每十年就發生一次重大演進。2000-2009年是數字經濟1.0時代,即互聯網時代,互聯網走進普通家庭,門戶網站、瀏覽器、網上購物、網上銀行是互聯網時代的代表;2010-2019年是數字經濟2.0時代,既移動互聯網時代,應用商店、APP、社交通訊、移動支付、手機銀行、共享出行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代表;2020年,數字經濟將開啟數字經濟的3.0時代,即數據時代。

互聯網的普及為數字內容的生產提供了前提條件,為數字內容交換提供了必要場所,催生了數字企業的誕生;移動互聯網實現了全天候在線和人機合一,大大延長了用戶網絡生活的時間,大大拓展用戶網絡生活的空間,使數字化營銷、服務、風控成為可能;移動互聯網時代每時每刻躲在生產和消費數據,為數據時代的到了奠定了數據基礎。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是數據時代到來的催化劑。物聯網會將數據時代的參與者從人拓展到萬物。區塊鏈將為大規模數據交換奠定理論和技術基礎。數字經濟3.0時代——數據時代已經撲面而來。


九卦|數字化轉型要成為哪類企業?提升哪些能力?

02 數字企業的四種類型


在數字經濟2.0時代及以前,根據數字內容供給、消費方式的不同,通常可將數字企業分為渠道型、平臺型、生態型三類。渠道型數字企業指數字內容的供給者和消費者分離且供給者單一,如銀行、航空公司等等各類通過數字化方式提供自身服務的企業和各類軟件公司、信息技術公司;平臺型數字企業指數字內容供給者和消費者分離但供給者多元,如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數字內容由眾多主體供給;生態型數字企業是平臺型數字企業的升級,平臺的參與者數量眾多,且每個參與者都既是數字內容的生產者又是數字內容的消費者,如微信、抖音等等。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數字企業產生了第四種類型,即數據型數字企業,指通過向各類渠道型、平臺型和生態型企業供給數據商品的企業。數據時代到來的標誌正是誕生了數據型數字企業。數據商品是數字內容的一種特殊形式,數據是結構化、可分析、可計量的數字內容,數據商品是數據經過加工、分析之後得出的,有價值的結果或結論。數字內容有以數據形式存儲的,比如電商平臺一個商品的價格、庫存、外觀等信息,手機銀行一個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起購金額、風險提示等信息;數字內容也有不以數據形式存儲的,比如一段視頻、一段語音、一個圖片等。

數據型數字企業不同於傳統的第一、第二產業,差異在於數據型數字企業生產加工的原料是數據,產生的勞動成果也是數據,也不同於前三種數字企業,前三種數字企業生產的數字內容,產生的勞動成果同樣是數據內容;數據型數字企業還不同於傳統的第三產業,即服務業,雖然當前被簡單、粗暴的歸屬於大服務業,差異既在於數據型數字企業的經營模式、成本投入與傳統服務業完全不同,也在於數據商品已經生產即可同時滿足所有市場需求者的需要,具有近於無限的服務供給能力且不因服務對象的增加導致服務質量的下降。

數據型數字企業的產生與發展,不但將大大提升渠道型、平臺型和生態型數字企業的經營能力和經營水平,還將進一步為平臺型、生態型數字企業提供新的盈利模式和經營模式,平臺型、生態型數字企業可充分利用累積下來的豐厚的用戶交易和行為數據,經過加工處理為平臺參與者提供有價值的數據商品,形成新的收入來源和盈利模式。


九卦|數字化轉型要成為哪類企業?提升哪些能力?


03 數字化轉型要明確的兩個問題和要提升的六個能力


對眾多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已經不再是可選可不選的選擇題,而是必然的選擇。推進數字化轉型要首先明晰兩個問題,一是本企業處於數字經濟時代的哪個階段?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還是數據時代;二是本企業要成為數字型企業中的那種類型企業,渠道型、平臺型、生態型還是數據型,當然也可同時兼具其中兩種以上類型。之後根據所處數字經濟的時代和目標類型定位,久久為功,提升自身數字經濟時代的生存能力。

(一)處於數字經濟哪個時代?

數字經濟1.0時代即互聯網時代,數字企業要做到企業自身絕大部分產品或服務可以以數字化方式供給,且數字化供給成為主要供給方式;數字經濟2.0時代即移動互聯網時代,數字企業不僅要通過移動端供給自身的產品或服務,而且產品或服務的營銷與服務要以數字化營銷為主要營銷方式;數字經濟3.0時代即數據時代,數字企業不僅完整採集自身經營活動產生的所有結構化和非機構化數據,同時採購自身經營所活動所需的外部數據,而且數字內容的生產、營銷、服務、風控均主要依託數據驅動的智能化方式進行迭代提升。

按照此標準,除少數數字經濟時代領先的頭部企業,大多數的企業目前仍處與數字經濟1.5時代及以下,要麼營銷與服務不是以數字化營銷為主要營銷方式,要麼產品與服務尚未完成以數字化為主要供給方式,要麼仍然將移動端視為更便捷的PC端,只是線上交易渠道之一,無視移動端人機合一、實時在線、雙向互動的全新特性,尚未完全完成移動化進程。

(二)成為哪種類型的數字企業?

渠道型、平臺型、生態型、數據型,異或是幾種類型的綜合體?除新興的互聯網企業可在更多類型中自由選擇外,對於大多數傳統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企業,現實的選擇是首先成為渠道+數據型的數字企業。原因在於平臺型及其之上的生態型,無怪乎兩種業態:一是同業業態;二是跨業業態。同業業態形式下,對於某一種數字化產品或服務大多要引入多個相互競爭的供給方,如各類電商平臺、視頻平臺、新聞平臺等等,平臺型、生態型的數字企業的目標是促進供給與需求方更高效、更低成本的達成交換,而傳統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企業基本以經營自身產品或服務為主,已經形成固有的競爭格局和固有的客戶群,面向自身的客戶群引入競爭者的產品與服務,於已要大大損失即期的利益,於他是否接受引入也不得不考慮,如同茅臺電商銷售五糧液,於己即期利益受損,於他估計也無法接受,同理可以類比與移動運營商,航空公司等等。


跨業業態形式下,數字企業要滿足終端需求者一項高粘度、高頻率的數字需求,進而為低於自身粘度和頻率的跨業數字產品或服務供給者提供營銷與服務機會,從而達成跨頁業態構建。如微信滿足了人們社交交流這一高粘度、高頻率的需求,進而通過公眾號、小程序等方式為跨業的數字企業提供同營銷與服務機會,而傳統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企業原有經營基本不具備構建跨業業態的前提條件。

因此對於傳統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企業數字化轉型而言,渠道+數據型是最優選擇,儘快實現自身產品與服務的數字化,儘快實現自身產品與服務的數字化營銷與服務,將自身數字內容嵌入外部平臺型、生態型數字企業的平臺之中,儘快實現自身產品與服務的生產、營銷、服務與風控通過數據驅動的智能化方式進行,在完成渠道型數字企業轉型的同時培育自身數據產品或服務,培育數據人才隊伍,輸出自身的數據產品或服務,探索向渠道型+數據型數字企業轉型。如果希望在平臺型、生態型上有所作為,可以通過成立控股子公司、併購、收購其他數字企業的方式進行。

(三)應該提升哪些能力?

數字經濟3.0時代即數據時代主要包括6個方面的能力:

一、更多的用戶生產數字內容

誰能吸引更多的用戶生產更多的數字內容,發生更多的數字內容生產行為;

二、更多的數據採集來源

除了採集自身用戶生產的數據,還要擁有經營所需的外部合作渠道的數據採集;

三、更強的數據加工能力

擁有更強的算力,培養更多的數據加工人才,建立更優的數據清洗、分析模型;

四、更廣的數字內容分銷渠道

不僅僅通過自身的銷售渠道,還要通過平臺型和生態型數據企業的平臺,更要將數字內容或服務無縫嵌入到各個第三方場景之中;

五、更高的數據保護水平

誰能更好的防止數據洩漏,誰能更好的保護用戶的隱私,誰能更好的控制數據產品或服務的風險,誰就能滿足未來更高的數據保護監管要求,誰就能贏得更多的用戶和市場機會

六、更多的用戶消費數字內容

最終是誰擁有更多的用戶消費數字內容,實現數字商品的價值貢獻,且更多的用戶消費數字內容的同時意味著更多的用戶生產數字內容。


作為一家企業,6個方面的能力並非需要全部具備,具備其中一個、二個、三個已經非常之難,而6個方面能力中的數據加工能力和數據保護的水平更是難上加難,因為難,所以這兩方面的能力是6個方面能力中最重要的兩個能力。

九卦|數字化轉型要成為哪類企業?提升哪些能力?

04 未來已來,數據為王


未來已來,數據無處不在,數據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社會生活的每時每地都在進行生產數據,採集數據、分析數據、消費數據的循環;數據無所不包,社會生活的全部活動,政府、企業、自然人以至於萬物互聯之後的整個世界全部行為都將以數據形式進行採集、存儲和分析,萬物皆數據;數據無所不能,社會生活的全部活動,整體世界的全部行為都將依靠數據進行驅動,從而更高效的運行,更快速的迭代。

數據的規模,數據的加工處理能力將成為全社會最重要的資產形式,對於數字經濟3.0時代,數據的重要性將如同甚至超越工業時代的石油、電力等基礎能源的重要性,未來誕生錨定數據能力的貨幣也不無可能。數據無所不在,數據無所不包,數據無所不能,數據稱王,數據為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