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孩子網課雜感

當教育成為商業活動,視為拉動內需的三駕馬車之一時,各種輔導班、網課APP、輔導讀物練習題,煕煕攘攘接腫而來,那些形式的教育,用愛和關心的名義,把學生、教師和家長進行捆綁,沒那麼直白的宣告:家長你生了他就得對他負責,你掏錢為孩子是天經地義!

我在掏錢時沒有猶豫,因為都想自己的孩子別退下起跑線嘛!靜下心來想想,我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我的父母也是為我們讀書傾盡所有,父母愛孩子天經地義,傾其所有培養孩子也在所不惜!

但是,當教育成為商業利益化的大勢下,被捆綁的孩子因為父母被分成了三六九等,孩子對父母的付出在利益化商潮的推波助瀾下,對物質的需求,對家庭條件的攀比,過早接觸科技類的電子產品,未成熟的心智對父母的能力如何定位不得而知,但可以感覺到目前排山倒海般的小學生感恩教育活動形式地告訴我們,這一代孩子不如你們那一代沒有接受過感恩教育卻在骨子中遺傳了孝道和感恩!

很多老師在家長群斥責家長不負責任,不管教監督孩子們學習,這無須辨駁,確實是家長的過失,生了不管還要別人來指責,家長確實垂頭喪氣,很是羨慕那些事業單位,國企員工,家庭主婦之類,在這舉國抗疫之時,能陪在兒女身邊,手把手教他們讀書寫字上網課,恨自己當初沒有好好學習進入系統,或是當上老闆現在衣食無憂,而是不得不在疫情還沒結束時帶著孩子朝七晚九家和公司來回跑,為了保住公司、保住現在的生活狀態、保住孩子能一直在同一起跑線上,每天為在工作時照顧孩子而奮鬥著。

師者仁心,為了孩子確實應該用些措施,可是在班群中斥責家長生而不管教的話,以前我只以為沒結個婚養過小孩的老師才會這樣盛氣凌人,這次網課一上,我知道這也是教育利益化的產物,是感恩教育這個活動必須更大力度宣貫推動下去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