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即將完成,伽利略你還好嗎?

北斗即將完成,伽利略你還好嗎?

如今,我們生活在網絡化得世界裡,衛星導航系統與我們每個人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用到的手機,路上跑的汽車,海上航行的輪船,天上飛的飛機等等,太多東西要用到衛星導航,它是我們的眼睛。如今全球主要有四大衛星導航系統,他們分別是: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系統、歐洲“伽利略”系統和中國“北斗”系統。


說起歐洲的伽利略導航系統,我們得追溯到上世紀。1999年,歐洲為了擺脫美國衛星導航系統GPS的依賴,並美國打破壟斷,聯合歐洲多國推出了自己的衛星定位系統——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該項目總共將發射32顆衛星,總投入達34億歐元。

衛星定位系統可不是隨隨便便一個國家就能搞得了,要高端的科技實力,雄厚的資金。歐洲為了緩解資金壓力,在2003年,主動“邀請”中國加入。那時的中國和今天比,可不是同日而語,那時國家相對貧窮。為了加入歐洲的伽利略系統研製,承諾投入2.3億歐元的鉅額資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萬事都趕不上變化。

2005年,“伽利略”首顆“中軌道”實驗衛星發射。歐洲政治開始轉向,親美政治人物紛紛上臺,歐洲航天局與美國“修好”,歐盟開始排擠中國。投入鉅額資金,卻得不到與之相稱的對待,中國不但進不到“伽利略”計劃的決策機構,甚至在技術合作開發上也被歐洲航天局故意設置的障礙所阻擋。在這個背景下,中國憤然推出自己的衛星定位系統——北斗。

衛星定位頻道,按照“誰先使用誰先得”的國際法原則,中國和歐盟成了此頻道的競爭者。然而,中國在2009年發射三顆“北斗”二代衛星,正式啟用該頻道,而歐盟連預定的三顆實驗衛星都沒有射齊,註定敗下陣來,失去對頻道的所有權。

都說得罪中國的都沒好下場,最近報應就來到了。

2019年7月11日夜,歐洲方面對外發布了一個噩耗:伽利略”導航系統24顆在軌衛星全部出現了不明原因的故障,系統無法正常更新衛星星曆,衛星時空位置數據嚴重異常,系統陷入全線崩潰狀態。

然而我國以德報怨,幫助了伽利略恢復了使用。

據悉,氫原子鐘的精密定時裝置出現了一些問題,最後還是在中國的指導下才解決了故障。由於這一次故障,更有理由相信伽利略還會出現未知的問題,伽利略的前景並不明朗,還有些小暗淡。

北斗即將完成,伽利略你還好嗎?

我國的北斗又傳來了好消息。9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斗系統第54顆導航衛星。今年五月份將全球組網完成,到時我們不管走到世界哪一個角落,都能用上北斗。


未來定位系統就只能有兩家,一家是美國的GPS,另一家是中國的北斗。由於俄羅斯的經濟狀況並不好,無力維持格洛納斯系統,所以聰明的俄羅斯人知道找靠山,決定將格洛納斯系統併入北斗。

俄羅斯的系統加入了北斗,以後就有好戲看了。印度阿三這麼多俄式裝備,三哥的把柄被我們抓到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