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戰中麻沙袋是否能阻擋子彈?

風起發順


雲漢鑫曰:麻布沙袋堆積得當,何止能擋子彈,炮彈都是能擋的。

一般單排堆積的30公斤重的沙袋,是可以擋步槍子彈和小質量(3g)彈片的,對60MM口徑以下的迫擊炮彈的直接命中也能有減輕其殺傷力的。三排堆積的30公斤重的沙裝可以抵擋重機槍近距離射出,其彈頭不能穿透沙袋牆,還可以抵擋炮彈彈片攻擊。

三層單排堆積的50公斤級重型沙袋配合二層20CM徑新鮮樹木的組合擋體,可抵禦120MM榴彈炮的直接命中。五層單排推積的50公斤級重型沙袋配合四層30CM徑新鮮樹木的組合擋體,可抵禦155MM榴彈炮的直接命中。



紫園道人修仙記


被AK47的7.62×39毫米子彈在100米距離擊穿的鋼軌,既然子彈都能擊穿鋼鐵那麼可以擊穿沙袋並且將躲在沙袋後面的人打死打傷呢?

這還真的不能,子彈並不是說可以擊穿鋼軌就能擊穿沙袋的,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

從物理方面的解釋就是:沙子是由石塊風化或者泥土在乾燥大氣環境下硬化後的產物,本身是比較堅硬的,當它被填滿沙袋後就有了束縛力,並且沙子被束縛後聚集在了一起形成相互間摩擦力和咬合力,甚至會變得比較有彈性,當子彈打在沙袋之後形成了空腔效應,但是沙子有流動性很快的空腔就會被填滿,在沙子的重力、摩擦力(阻力)、擠壓力的作用下,子彈的能量迅速被削減和吸收,被滯留在了沙子當中,也就傷害不了沙袋後面的人了。


另外,槍要是打人首先要瞄準,然後扣動扳機子彈飛出槍口,但是它的彈道是固定的,當打在沙袋上後受各種阻力的影響會改變彈道,偏離了想要擊中的目標...所以,戰場上使用沙袋作為簡易防禦工事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戰場上的沙袋是有講究的,沙袋要能裝滿100公斤的沙子,寬度要在40釐米、厚度20釐米以上,既不能裝的過於鬆散也不能裝的過滿,過於鬆散起不到防子彈、防殺傷彈片的作用;裝得過滿會使沙子的流動性變差反而增加了子彈穿透沙袋的可能性,嚴重的還會引起跳彈現象!所以,要根據教材和經驗去裝沙子。

用沙袋構築簡易工事只是臨時性的,最多可防幾發步槍子彈,彈孔太多沙子就流走了,而重機槍子彈能量(動能)太高根本防不住!
鑑於沙袋使用和防彈性能不是太好,現在已經使用
“艾斯科防彈軟牆”來替代沙袋的功能了。

所謂“艾斯科防彈牆”就是一種以鋼網為結構的經緯骨架部分,採用帆布作為填充砂子的軟容器,平時可以摺疊在箱內,構築工事的時候取出,撐開再往裡面裝沙子或者泥土就可以了。

平時可以摺疊以減少體積

,構築工事的時候撐開就行,可以較大數量的儲備。
我軍維和部隊也使用“艾斯科防彈軟牆,它可以多層疊加壘砌

,最外層用較大石塊充填可以防重機槍子彈或者RPG打擊,內層可以裝石子和沙子進一步削弱和吸收大口徑子彈和殺傷彈片的能量,圖片上還能看到可以堆高,總之防彈性能和使用靈活性能要大大好於沙袋。
不但可以構築工事還可以修建臨時倉庫、食堂、廁所...等臨時性建築,使用之方便就像搭積木一樣的簡單。

“艾斯科防彈牆”雖好,但這玩意兒是先進國家軍隊用的戰備物質,單個的並不貴,可問題是構築一個十幾萬甚至一平方公里的巨型兵營,就得需要巨大的數量,其開銷就不便宜了,軍費比較少的國家用不起,就只能繼續使用沙袋了。


皇家橡樹1972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不單是沙袋,其實抗戰中國軍還有臨時用米袋、鹽袋堆起來擋子彈的。

實際上,沙袋的防彈效果是比較好的。

將沙子或者黃土裝入麻袋,堆砌成防禦工事。

如果子彈射中沙袋,袋子中的沙土對子彈會有很大的阻礙作用。

子彈其實並不怕堅硬的物質,它可以輕鬆擊穿薄鋼板和厚松木板。

但是,子彈怕較為柔軟的物體。

子彈射入沙石中,會遭到強大的阻力。沙袋的厚度通常都很大,子彈難以穿透這麼厚的沙土。

即便能夠穿透沙袋,子彈也無法對人造成致命傷害。

洋人無聊者用真槍做過實驗。

事實證明,沙袋如果超過30釐米的厚度,可以阻擋住遠距離射來的小口徑自動步槍子彈,以及手榴彈破片。

擋住AK47這種7.62毫米自動步槍彈,沙袋最好超過四五十釐米。

但,想要擋住重機槍子彈或者大口徑狙擊槍子彈,沙袋厚度哪怕超過50釐米也不行。

可惜,沙袋的用處是較為單一的。

因為沙袋修築工事,基本就是堆在地上而已,只能攔住直射而來的子彈。

而現代士兵的傷亡,很少是直射子彈造成的,大部分是各種炮彈、炸彈的破片。

所以,沙袋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非常有限。

在以往一戰二戰時代,土木工事比較簡陋,強調就地取材,才有了沙袋這種東西。

說通俗點,不用沙袋,這些軍人還能用什麼呢?

時代不同了,沙袋意義很有限,只能作為野戰防禦工事的一部分,起到增強防禦的作用。

總之,沙袋不可能獨自挑大樑了。


薩沙


答案是隻要麻沙袋厚度足夠厚,是能夠阻擋子彈的。

以我軍曾經裝備過的81-1式自動步槍為例,使用7.62毫米普通子彈,在100米距離上,可射穿6毫米厚的鋼板,15釐米厚的磚牆,30釐米厚的土層和40釐米厚的木板。兩軍野戰時,由於時間匆促或交戰地點不能事先確定,構築戰壕、野戰工事時所用的材料,最基本的一般是土或沙,如果有麻袋、沙袋等,可在裡面填上土或沙子,防彈效果要更好一點。由於土的密度比沙子更大一點,所以裝土比裝沙效果更強。永備工事則可用鋼筋混凝土、鋼板、磚牆等構築,要更加堅固得多,步槍子彈基本上對其無可奈何,甚至口徑不夠大的火炮也不能一次將其摧毀,大大提高了防護能力和生存能力。

用麻沙袋阻擋子彈,只要工事構築得足夠厚,超過30釐米以上,是能夠阻擋住子彈的,如果不夠厚,也能減輕子彈的殺傷力,消耗其動能,使其不能殺傷工事後的隱藏者,提高單兵的生存率。如果單純用土構築工事,則儘可能地將其拍實、壓實,增加其剛性,增加子彈穿透的難度,讓掩體真正起到掩護的作用。


日暮鄉關


從實戰來解讀,沙袋完全能夠擋住子彈的射擊,筆者在前線陣地擔任防禦作戰任務時,親身體驗沙袋的價值,沒有到過實戰戰場的民科磚家,喜歡用靜止數據來解釋沙袋的作用,只有真正經歷戰火的人才知道沙袋的防禦價值。沙袋,是人為用麻袋填充沙土,用來做為作戰防禦工事的構築,既然是人為的填充沙土,在裝袋時,會特別注重沙袋的結實和堅固性,在填充沙土時人為的進踩實,而防禦工事四周的沙袋並不是電影電視裡的隨便堆積,而是根據防禦作戰的需要加上二三層沙袋或者更多,防禦作戰方與攻擊方進行攻擊作戰,受到強大火力攻擊的都是五百米以外的距離,而近距離交戰都是在隱蔽中缺乏於精準性或固定目標射擊,所以可肯定沙袋在防禦作戰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老虎208626539


被AK47的7.62×39毫米子彈在100米距離擊穿的鋼軌,既然子彈都能擊穿鋼鐵那麼可以擊穿沙袋並且將躲在沙袋後面的人打死打傷呢?

這還真的不能,子彈並不是說可以擊穿鋼軌就能擊穿沙袋的,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

從物理方面的解釋就是:沙子是由石塊風化或者泥土在乾燥大氣環境下硬化後的產物,本身是比較堅硬的,當它被填滿沙袋後就有了束縛力,並且沙子被束縛後聚集在了一起形成相互間摩擦力和咬合力,甚至會變得比較有彈性,當子彈打在沙袋之後形成了空腔效應,但是沙子有流動性很快的空腔就會被填滿,在沙子的重力、摩擦力(阻力)、擠壓力的作用下,子彈的能量迅速被削減和吸收,被滯留在了沙子當中,也就傷害不了沙袋後面的人了。

另外,槍要是打人首先要瞄準,然後扣動扳機子彈飛出槍口,但是它的彈道是固定的,當打在沙袋上後受各種阻力的影響會改變彈道,偏離了想要擊中的目標...所以,戰場上使用沙袋作為簡易防禦工事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戰場上的沙袋是有講究的,沙袋要能裝滿100公斤的沙子,寬度要在40釐米、厚度20釐米以上,既不能裝的過於鬆散也不能裝的過滿,過於鬆散起不到防子彈、防殺傷彈片的作用;裝得過滿會使沙子的流動性變差反而增加了子彈穿透沙袋的可能性,嚴重的還會引起跳彈現象!所以,要根據教材和經驗去裝沙子。

用沙袋構築簡易工事只是臨時性的,最多可防幾發步槍子彈,彈孔太多沙子就流走了,而重機槍子彈能量(動能)太高根本防不住!

鑑於沙袋使用和防彈性能不是太好,現在已經使用“艾斯科防彈軟牆”來替代沙袋的功能了。

所謂“艾斯科防彈牆”就是一種以鋼網為結構的經緯骨架部分,採用帆布作為填充砂子的軟容器,平時可以摺疊在箱內,構築工事的時候取出,撐開再往裡面裝沙子或者泥土就可以了。

平時可以摺疊以減少體積,構築工事的時候撐開就行,可以較大數量的儲備。

我軍維和部隊也使用“艾斯科防彈軟牆,它可以多層疊加壘砌,最外層用較大石塊充填可以防重機槍子彈或者RPG打擊,內層可以裝石子和沙子進一步削弱和吸收大口徑子彈和殺傷彈片的能量,圖片上還能看到可以堆高,總之防彈性能和使用靈活性能要大大好於沙袋。

不但可以構築工事還可以修建臨時倉庫、食堂、廁所...等臨時性建築,使用之方便就像搭積木一樣的簡單。

“艾斯科防彈牆”雖好,但這玩意兒是先進國家軍隊用的戰備物質,單個的並不貴,可問題是構築一個十幾萬甚至一平方公里的巨型兵營,就得需要巨大的數量,其開銷就不便宜了,軍費比較少的國家用不起,就只能繼續使用沙袋了。




遊戲人超超


在國內外軍事影視作品中,無論是我國抗日神劇,還是好萊塢皿煮戰士“宣傳片”,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一個鏡頭:槍林彈雨中,小命不保的主人公在“主角光環”的照耀下,跳入麻沙袋後躲掉了致命數槍,僥倖存活。不得不承認,這個“經典鏡頭”除了“劇情需要”這一“必要存在性”外,在實戰中也是真實存在的。

(《集結號》中在麻沙袋後隱蔽預備進攻的“穀子地”等戰士)

首先我們必須要了解的是,實戰工事掩體構築所用的麻沙袋,是有軍隊標準的,一般為一袋200斤,最小厚度為四十釐米,能抵擋12.7毫米以下的5.45毫米,5.56毫米,5.8毫米,7.62毫米,7.62x51,7.62x54R等常見口徑彈藥射擊。以我國56式7.62毫米半自動步槍為例,其在100米常見交戰距離中,對普通紅磚牆的穿深為15cm。考慮到麻沙袋阻擋子彈是依靠空腔效應,具有彈性,理論上比紅磚牆韌性更強,所以基本可以由此得出麻沙袋應該具有更強的防護效果。

(標準沙袋的規格可以參考抗洪救災使用沙袋。)

但需要注意的是,麻沙袋的防彈效能的持久性存在問題,即在中小口徑子彈的零散攻擊下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火力密度足夠大,麻沙袋會以為沙子的流出而逐步被掏空。

(《拯救大兵瑞恩》末尾,美軍官兵在橋頭麻沙袋的隱蔽下準備做最後的抵抗)

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何麻沙袋在12.7口徑以上的大口徑子彈面前為何不堪一擊了。重機槍連續點射,一來形成了強力的火力密度,二來大口徑子彈初速快,動能高,穿透力強:大口徑子彈在連射中進入沙袋形成空腔,使得沙子旋轉翻滾乃至使沙袋破損,利於後續子彈對掩體後人員形成殺傷。

(蘇聯pkm機槍為7.62x54mm口徑,但其持續射擊後仍可穿透麻沙袋。)

所以說,麻沙袋具有防彈效能,但並不是“神盾”。實戰中遇到對方強火力打擊時,比隱蔽於麻沙袋等掩體後更好的辦法是撤退,或者儘快拔掉對方的火力點。

軍情繫悟空問答的簽約作者,希望親們點波關注,以方便給大家普及更多軍武知識!謝謝!


區域拒止


相信經常看戰爭片的朋友,一定在許多的影視作品中,都見過這樣一幕場景。那便是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我軍將士在陣地上的防禦工事前,英勇頑強的阻擊著敵人。不過,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各種形式的防禦工事之中,一般還是以戰壕配合上摞起來的沙袋為主。那麼,可能很多朋友就會問了,雖說電視劇裡大都是這麼演的,但如果是在真實戰場上的話,僅僅憑藉戰壕上面摞著的那幾個沙袋,就真能擋住敵人的子彈嗎?別急,下面咱們就一起去看個究竟。

事實上,這種簡單的防禦工事,不單隻有沙袋一種。其實,凡是經歷過抗戰時期的老兵,應該都見過。除了沙袋之外,即便臨時用米袋、鹽袋摞起來的簡易防禦工事,同樣也能起到擋子彈的作用。

而且,實戰當中的沙袋,其防彈效果可以算得上是比較好的了。一旦子彈在射中沙袋之後,袋子中的沙土的確是會對射進來的子彈,起到非常大的阻礙作用。雖說,許多堅硬的材質的東西(如厚木板、薄鋼板等),看起來都非常的堅固。但是,子彈卻可以將其輕鬆擊穿。反觀,那些較為柔軟的物體(如我們上面所提到的沙袋、米袋以及鹽袋),倒是真的可以起到非常不錯的阻擋效果。

因為,當子彈射入沙袋之中,立馬就會遭到強大的阻力。再加上,沙袋的厚度通常都很大,子彈基本上不可能穿透這麼厚的沙土。即便能夠穿透沙袋,這時的子彈,也已經是無法對人造成致命傷害了。

對此,曾經就有外國網友用真槍做過實驗。結果事實證明,沙袋若是超過30釐米的厚度,便能夠阻擋住遠距離射來的小口徑自動步槍子彈,以及手榴彈的破片。

就算是換成AK47這種7.62毫米自動步槍彈,只要沙袋的厚度超過了40到50釐米,便能保證沙袋後面的人安然無恙了。不過,若是換成重機槍的子彈,或者是大口徑的狙擊槍子彈。那麼,即便是厚度超過50釐米的沙袋,那也是無濟於事了。

然而,由於沙袋的用處較為單一。如果只是單純的憑藉沙袋來修築工事,基本上也就是堆在地上而已。這種簡易防禦工事,也只能夠攔住直射而來的子彈。而現代士兵的傷亡,卻已很少是直射子彈所造成的。更多的致命威脅,還是來自各種炮彈、炸彈的破片。所以,沙袋在現代戰爭中,作用已然是非常有限。不過,沙袋、米袋或是鹽袋,這一類材質較軟的防禦工事,在我軍的抗戰史上,著實抵擋了不少的子彈和破片,也減少了我軍士兵無以計數的傷亡。如今在電視劇中看到我軍在沙袋後面與敵人廝殺,還是能讓國人熱血沸騰的!





景行行止11


完全可以,沙袋這種東西一直都是戰場上防禦工事的一個必備品,而且沙袋的效果非常好。

戰場上的防禦工事裡面,沙袋必不可少。在以前的巷戰中,受限於周圍環境,很多時候都是用沙袋堆成工事的,作為掩體保護士兵。提到沙袋,立馬腦海裡想到的就是一堆沙袋摞在一起,上面架著機槍。

沙袋這個東西其實很方便,沙土這些很容易就地取材,不一定裡面非得是沙子,可以摻雜點其他東西。沙袋可以放置在戰壕上彌補戰壕的空缺,也可以在沒有戰壕的位置直接堆出來一個工事。

沙子的密度非常大,可以吸收彈頭彈片釋放出來能量,可以很好的減弱彈頭的衝擊力。從這一點上看,沙袋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通常情況下,純沙子堆成的沙袋效果是最好的,沒有其他雜質,這種沙袋效果是最好的。

通常,純沙子堆成的沙袋,35cm寬的沙袋,一般重量就達到了一百公斤,大多數突擊步槍是沒有辦法穿透的。然而也是有一定缺陷,就是子彈打中後,沙子會流失。流失越多越快,防護性能就越低。所以士兵會定時檢查沙袋的情況,保證沙袋的防護能力。

而類似於12.7mm口徑的子彈,35cm厚度的沙袋幾乎就沒什麼作用了,而必須至少有50釐米厚度的沙袋才能擋住12.7mm子彈的一擊,而且還不一定穩穩地能擋住。

一戰二戰中,沙袋使用的數量還是非常多的,這東西的的確確救了很多人的性命。


軍武文齋


當然可以!在實戰中普遍射擊的距離都在150米以上,在這個距離上射擊的話槍彈威力已經會被削弱很多了,像m16或者ak47在這個距離上就已經打不穿沙袋了,即便能夠打穿沙袋也無法造成致死傷了(倒黴鬼除外)。

其次,沙袋有一定概率上可以防特種彈。這種特種彈往往是狙擊手使用的,狙擊手使用反器材武器(比如穿甲彈)的時候,這種子彈如果打在人身上是直接沒救了,而且這種穿甲彈可以在1000米距離內打穿各種防彈衣(裡面有包含二次擊發功能),但是這種類型的特種彈對沙袋無效。

第三,遮擋視線。在實戰中,有瞄準殺傷跟沒瞄準隨便打造成的殺傷命中率大約相差了20倍左右,在沙袋下一縮腦袋,對方射手沒了視距,也不知道打哪裡,這也是對防守方的一種保護。

第四,沙袋並不是單獨使用的,在實戰當中,往往是可以好幾排沙袋同時疊加使用,比如我們看到士兵趴在沙袋上打仗的時候面前往往有兩三個沙袋,一般一個沙袋厚度在40~60CM,兩三個沙袋就有一米多,看實際用途還可能增加厚度,比如,防炮的時候也有疊了十幾排沙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