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是陶淵明晚年的作品,實為《桃花源記並詩》的序章。在序章裡,作者給我們描繪了一個自給自足、黃髮垂髫怡然自樂的世外桃源。因其卓越的藝術成就,影響力大大超越了正文的詩句,所以後人普遍把它當作一篇獨立的文章膜拜。

人人神往的桃源意象|淺析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全文以武陵捕魚人的經歷為主線,分為溪行遇桃林、入桃源、重訪不得三個部分。

作者在第一部分“溪行遇桃林”中,以“忘”、“忽逢”、“甚異”、“欲窮”四個詞生動刻畫出武陵捕魚人偶遇桃林的驚喜和好奇。其後的“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造句工麗,字裡行間有陣陣花香,更有絢麗多彩。

第二部分先用寥寥數語承接上文的驚喜和好奇,再用“豁然開朗”恰如其分的表達了“入桃源”的第一觀感。其後,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雞鳴犬吠諸景一一呈現。構畫出一幅怡然自樂的田園生活。

第三部分主要是寫捕魚人重訪桃源而不得。這部分我認為可以分開來看。其一,捕魚人為了邀功,違背了桃源人的叮囑,對比桃源人對他“竟邀還家”,讓人不恥;其二,“不復得路”實在妙極,證明桃源人並不迂腐,對於人心難測早有預防,不想與外人來往。

這無疑是一個美好的世界,更是一個讓人神往的世界!作者用桃源美景襯托了桃源人的美好品行,用生活之美和現實社會的醜惡形成強烈對比。這個美好的世界雖然不復得路,可陶淵明卻從來沒有停止過追求,他在《桃花源詩》的結尾寫下:“願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

正因為陶淵明的“桃源”情結,使他的這篇文章帶著讓人神往的烏托邦色彩。這個“烏托邦”的構建過程,是作者以自身生活經歷為啟發,經由山水田園完成的一次向著“桃源”的精神跋涉。認真閱讀並理解這篇文章,可以讓我們更深刻的瞭解陶淵明,瞭解他筆下的桃源意象、文化思想和他的純真自然。

人人神往的桃源意象|淺析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桃源意象


作為一個用藝術構建的世界,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對飽受剝削和欺凌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一個難以抵抗的誘惑。

當讀者隨著武陵捕魚人進入風景優美、雞犬相聞的桃花源,不僅為眼前的一切讚歎不已。在感受桃源人的純樸好客之後,更是流連忘返。這裡沒有連年不絕的戰亂,更沒有難以應付的苛捐雜稅。男女老少,躬耕田園,怡然自得。這便是陶淵明理想中的世界,夢想中的仙境。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並詩》中,將仙境和充滿生活氣息的村落融合到一起,用桃源意象呈現出來。在他心裡,荷鋤而歸的老農就是道家仙境中的神仙。 這是因為桃源已經融入陶淵明的精神世界與現實生活,成為陶淵明心中的勝似仙境的樂土。

語言的質樸源自意象世界的質樸,意象世界的質樸又源自心靈的質樸,心靈的質樸則源自生活的質樸。在陶淵明其他的詩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類似的意象,比如“舊谷”、“園蔬”、“桃李”、“瓜田”、“桑麻”、“荒草”、“豆苗”、“歸鳥”、“青松”、“幽蘭”、“清風”等等。這實際是田園生活與歸隱精神的自然融合,這種融合在一起的意象,與《桃花源記並詩》一起構建著詩人的現實生活和理想世界。

作為田園詩歌的開創者,陶淵明的詩歌中大多數都在描寫田園景色和田園生活。我們可以認為,《桃花源記並詩》中的“詩”不僅此篇中一首, 而是包括陶淵明所有的涉及田園生活的詩作。

人人神往的桃源意象|淺析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文化思想


儘管詩人筆下的桃花源是人們為避難而逃居深山而形成,但它本質上卻是詩人精神、文化思想的體現。

陶淵明的思想不僅吸取了儒家“天下為公” 的理念, 還融入了道家“安其居, 樂其俗” 的政治主張,甚至包括魏晉阮籍、嵇康等無君論思想。這些也是《桃花源記》思想中值得肯定的方面。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陶淵明所神往的桃源社會怎麼著都有點“小國寡民”的味道。而且,他一心念念追求美好的社會,給我們描繪的理想社會的圖景,但是,他並沒有給出達到這一理想社會的途徑。因此,它也只能是一個不可企及的夢想。

在《桃花源記》裡面,詩人用捕漁人的眼光欣賞桃源,初遇的驚喜和後來的失望實際上也是世俗和理想的劇烈碰撞,碰撞過後,留下來的只是如煙花般燦爛的火花。

雖然如此,但它還是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學理想和審美心理。在桃花源中,人與人之間, 人與自然之間是和諧的、完美的。沒有壓迫,沒有紛爭,處處恬靜、人人淳樸。這些正是充滿憂患意識的文人夢寐以求的理想境界,也是災難深重的古代人民需要的理想社會,所以一千多年來,它備受人們喜愛。

另外,從藝術成就來看,《桃花源記》構思奇特,又有故事的趣味性,這也是它為人們所喜愛的一個重要原因。

作者的筆下,明明是不存在的夢幻世界,卻寫得虛中有實。比如文章中的地名 (武陵) 、時代 (晉太元中) 、人名 (南陽劉子驥) 都是真實存在的;其細節描寫也很真實自然,這就給人感覺好像確有其事。達到似在人間非在人間,不是人間勝似人間,且只可遇不可求。

這是陶淵明有意為之,讓人們可望而不可及,因而無限惆悵,卻更引人入勝,直至今天還吸引著廣大的讀者。

人人神往的桃源意象|淺析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純真自然


陶淵明之所以虛構這樣一個桃源仙境,與陶淵明所處的時代及他的政治理想有密切的關係。

東晉末期,門閥制度盛行,世人價值觀念混亂,文人之間浮靡文風氾濫。而且由於戰亂頻繁,民不聊生,很多人築土為障以求自保。這些現實就是桃源仙境的歷史背景和社會基礎。

所以,桃花源其實是一個既遠又近、既縹緲又真實的所在,即是遙不可及的仙境,又是樸實而貧寒的田園。

陶淵明深受道家思想影響,素懷高潔,眷愛丘山,厭惡官場,幻想做無懷氏、葛天氏之民。

其實,在陶淵明年輕的時候也曾積極入仕,想要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他曾三次出仕,經歷十三年的官場生活,終於認識到自己不適於在仕途發展,於是辭官歸隱。所以,他的歸隱既有壯志難酬的感慨,又包含著獨善其身的期待。他創作了《歸園田居》五首以表達“久在樊籠裡, 復得返自然”的欣喜和暢快之情。從仕途到田園、再從田園到桃源,體現了陶淵明對於理想的進一步追求。

人人神往的桃源意象|淺析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自《桃花源記》問世以來,在中國文人心中有了一份寄託,一塊樂土,桃源仙境始終是令人嚮往的,具有永恆的魅力。儘管也有人認為桃源之說是子虛烏有、荒唐的,可是人們還是懷著美好的願望去尋找那夢想的世界。因為它已經是一種理想,一種象徵。

田園,這個狹窄又寬廣、艱辛又愉悅的棲息地,在以陶淵明為代表的文人那裡,成為一種嚮往,一種獨善其身的精神家園。並且,陶淵明將“田園”昇華到“桃源”,這是民眾和一般文人都難以企及的“真自然”的境界。

附:《桃花源詩》

嬴氏亂天紀, 賢者避其世。

黃綺之商山, 伊人亦云逝。

往跡浸復湮, 來徑遂蕪廢。

相命肆農耕, 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餘蔭, 菽稷隨時藝;

春蠶收長絲, 秋熟靡王稅。

荒路曖交通, 雞犬互鳴吠。

俎豆猶古法, 衣裳無新制。

童孺縱行歌, 班白歡遊詣。

草榮識節和, 木衰知風厲。

雖無紀曆志, 四時自成歲。

怡然有餘樂, 於何勞智慧!

奇蹤隱五百, 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異源, 旋復還幽蔽。

借問遊方士, 焉測塵囂外。

願言躡清風, 高舉尋吾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