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到家服務隨時“以人為本”,傳統菜場該怎麼辦?


2020年的開局,“宅經濟”成了關鍵詞。

春節,準點在各大APP“搶菜”成為一股新潮流。就連家裡的爺爺奶奶也都開始學會在生鮮平臺上蹲點,囤貨所需的果蔬蛋奶,海鮮肉類。


疫情,讓各大生鮮平臺再一次迎來蓬勃發展的春天。盒馬、蘇寧小店、每日優鮮、叮咚買菜、京東到家、美團、餓了麼等平臺的訂單量從春節到現在一直暴漲。

當到家服務隨時“以人為本”,傳統菜場該怎麼辦?


為了滿足急劇擴大的購菜需求,蘇寧易購緊急上線“家樂福1小時達”服務,美團買菜上的商家玩起贈貨妙招,盒馬能隨時當天配送,叮咚買菜堅持贈送一把蔥……

生鮮電商們使出渾身解數,保證人們生活正常運轉,自身也在風口上強勢起飛。

此次,生鮮電商再次爆發,也引發了大眾的討論。線上電商是否會取代菜市場的存在?疫情過後,生鮮電商該如何維持發展勁頭,再邁向新臺階?


生鮮電商,從困境到回暖


菜市場的消亡,是無聲的。

作為傳統購物的商業形式之一,菜市場承載著不少人的成長痕跡。而近些年來,伴隨著一線城市老菜市場或疏解,或整治,或拆除,社區生鮮與生鮮電商開始搶灘登陸。

當到家服務隨時“以人為本”,傳統菜場該怎麼辦?


“生鮮電商是電商領域的最後一片藍海”成為行業共識。除了眾多巨頭不斷殺入,同時還有大量資本支撐的中小生鮮電商平臺不斷地進行拼殺。

“燒錢”似乎成了唯一的出路,但在後續的市場推進中,生鮮電商舉步維艱、陷入困境。

一方面,從滲透率方面看,生鮮電商始終難以“接地氣”;另一方面,在交易規模上,生鮮電商市場雖然在擴大,但增速卻在持續降低。

然而,疫情的出現,卻給了生鮮電商難得的機會,每家生鮮電商平臺,都展示出強勁一面。

整個2月,蘇寧菜場銷售環比增長7倍,家樂福到家業務訂單增長412%,新近推出的同城配(10公里範圍內半日達),訂單也單週環比增長296%。

叮咚買菜官方數據顯示,該平臺大年三十訂單量較上月增長超300%,近期整體訂單量約增長80%,客單價增加約70%。

數據是最直接的證據,生鮮電商已經展露出回暖的跡象。

除了短期數據指標的爆發,生鮮電商在此次疫情中,快速融入大眾生活,逐漸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模式,讓人們養成了線上購買生鮮的習慣。

2020,打場漂亮的翻身仗


生鮮電商的回暖是基於一個特殊時期,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但是,在過去的這場鏖戰中,生鮮電商們展現出的多元化策略,也讓這個市場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當到家服務隨時“以人為本”,傳統菜場該怎麼辦?


隨著復工潮的來臨,線下的菜市場、超市、商場也會陸續營業,如若生鮮電商無法提供更優惠的價格和更高的品質,以及更好的線上購買體驗,那麼,流量必然不如當前,會迴歸平穩。

3月9日,蘇寧宣佈推出 “隨時會員”,連續包月8元/月,首月優惠至4.9元,用戶可至蘇寧易購、蘇寧小店App開通購買。

具體到權益來說:“隨時會員”每月能獲得兩張無門檻現金抵用券,每張面額4元;熱門商品可以提前搶購,免去了調鬧鐘或熬夜搶菜的苦惱;每月的會員日,“隨時會員”在蘇寧小店可享會員專屬第二件商品半價,在家樂福可以享受專屬優惠,在紅孩子可享爆款商品低至5折、1張滿99減20的滿減券、育嬰師服務8折優惠等福利;保潔洗護服務95折優惠券(最高可減50元)、清洗服務85折優惠券(最高可減35元),同時每月還可獲得1張面額5元的天天快遞寄件優惠券,可抵扣通過天天快遞平臺攬件快遞物流配送費用。

線上和線下並非是一個簡單的“取代”問題,生鮮電商如何快速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是未來發展的關鍵。

可以看出,蘇寧的“隨時會員”更聚焦於到家業務,滿足消費者的一日三餐和日常居家生活需求,更重要的是,這款會員從搶菜等更加顆粒化的場景切入,來完成針對性供給。這,或許是未來互聯網菜場和傳統菜場競爭,乃至生鮮電商更進一步的取勝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