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重新洗牌,購物中心要這樣打贏用戶攻心戰


以人為本,重新洗牌,購物中心要這樣打贏用戶攻心戰


在把業態和品類規劃好之後,商場才能從整體上引導、提高消費者的參與性,使消費體驗升級,成為更具社交功能的時尚消費場所。

隨著經濟發展和生產力的提高,中國消費市場已經徹底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的同時。購物中心作為零售業態,不僅面臨供過於求的局面,而且內容和場景的同質化,讓購物中心的吸客的難度成倍上升。因此,對於購物中心來說,如何轉型升級吸引客流量,無疑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01

重新洗牌的“人、場、貨”

以前我們講到的順序都是“人、貨、場”,但現在順序得調一調。在消費細分化、社群化背景下,購物中心生意經從“流量思維”向“超級客戶思維”轉變。物質短缺時代,“貨”毫無疑問是第一位的,需大於供,任何產品都能很容易賣出。

但在物質極大豐富的現在,以“人”為本,用“場”賦予顧客以優質的體驗感,促成消費才能帶動貨。


以人為本,重新洗牌,購物中心要這樣打贏用戶攻心戰



過去,追求“大”是購物中心的風尚,意味著多種多樣的選擇似乎能夠包含整個世界。但隨著人們生活和思維方式改變,出現逆城市化、城郊化,商業形態從城市中心商業轉變為社區商業。社區商業是區域成長過程中的陪伴型物業,以“家”的概念打造的社區商業在場景設置中具備了天然的情感優勢。

購物中心成為了城市人群家居空間在社會功能中的延伸,表現在,時尚溫暖的視覺設計、便捷貼心的細節設施。就如同我們在自家的客廳,在舒適的沙發上翻開一本時裝雜誌瀏覽華麗的商品。

當一切細節舒適便捷,使人們在情感的維度上連接了家的意義,人們就愈發找不到理由離開這個舒適的“牢籠”。也可以想象,當在一個像家一樣的氛圍裡展示一件華美的奢侈品,商品化的特徵就突然被稀釋,產生了尊崇獨享的感受。


以人為本,重新洗牌,購物中心要這樣打贏用戶攻心戰


僑福芳草地

最近業內熱議的藝術+商業,我們認為不是借勢,而是尋求共生。藝術在變現壓力下,進行自身的挖掘與延展,從而實現與商業的更好融合。從更大的尺度來看,融合的範圍甚至可以擴大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切。

在購物中心飽受“同質化”詬病之時,用藝術品來克服消費者對購物中心的審美疲勞,既能突破藝術“被仰望”的格局,又讓公眾在購物休閒時不覺乏味。購物中心和文化藝術相結合可以進行差異化競爭,吸引消費者更多地停留在購物中心。

02

重新定義“商品”

商品作為連接消費者和品牌的“置換品”,從來都是一個“不確定的潛在消費者需求”,也是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最難以撲捉的“實物”。重新定義商品,也是新零售時代的新要求。消費者者對“產品”的理解不單純是“商品”本身,更加是“商品”+“內容”的定義。

舉個例子,同樣的商品,線上的價格便宜包郵,甚至當日就能送到,那為什麼要費功夫去店裡買呢?現在購物的渠道多元,購物的功能邊界向外延伸。

以人為本,重新洗牌,購物中心要這樣打贏用戶攻心戰


以人為本,重新洗牌,購物中心要這樣打贏用戶攻心戰


比如有以IP主題展覽為基礎業態,延伸到餐飲、零售、活動、展會等形式,提供新型潮玩生活;



以人為本,重新洗牌,購物中心要這樣打贏用戶攻心戰



以書店為基礎業態,延伸到生鮮蔬果、廚房器具、咖啡器具的複合書店;


以人為本,重新洗牌,購物中心要這樣打贏用戶攻心戰


以烹飪學院為基礎業態,延伸到零售,倡導體驗創作成為潮流生活的日日煮;

更有甚者,賣茶的提倡打造慢生活空間;賣披薩的提倡打造休閒生活空間,它們最終要的都是在線下有個可見可感的空間。但從購物中心角度來說,看中的還是品牌業態的社群基礎和記憶點。


以人為本,重新洗牌,購物中心要這樣打贏用戶攻心戰



不同顧客有不同的需求,除了滿足日常之需,還有休閒娛樂的需要,顧客把發現新穎有趣的“商品”作為購物的樂趣之一。

這就需要運營商站在消費者視角瞭解消費市場、感知消費市場的需求、面對消費者的企劃商品結構設計。不過還有另外一點需要關注,就大部分的普通消費者不具備非常有主見的消費意識,消費行為是可以被引導的,如此一來爆款也是可以打造的,條件是必須要選對爆款,你不能選一個扶不起的阿斗,選對了之後就是如何營銷手段打造他,這個過程就是引導消費者的過程。

03

給對的人在對的空間

賣對的東西


歐洲有家購物中心在室內引入衝浪區後,客流和營業額翻倍,而後國內也有一家購物中心照搬此招,卻沒有預期的效果。原因很簡單,咱們的年輕人間沒有衝浪文化,跟談不上會衝浪。因此,一個優質商業空間一定得對輻射區用戶的喜好有詳細瞭解,不僅是在前期規劃時,更是在後期運營中,也要時刻隨著客群消費喜好的變化而變化。

當前,通過大數據去“理解消費者”行為特徵,進行精細化運營管理是購物中心維持長久生存的絕佳辦法。

1、均衡供給和需求

大數據第一個價值在於均衡供給和需求,購物中心根據客流數量和歷史數據告知各商家下個時段預計顧客數,顧客APP接收精準推薦的優惠券,引導顧客流量,均衡供需。

2、提升消費者體驗

實現顧客標籤管理的同時,把商家部分商品、套餐、服務數據化處理並且標籤化,以便與目標顧客更精準匹配推薦。精準個性推薦的基礎是用戶標籤,通過對用戶性別年齡、收入、消費觀、性格、生命週期、顧客標籤和消費歷史數據,從而提升消費者體驗。

3、讓服務升級

大數據讓鏈接成本變低,能實時精準地把優惠推送給最有需求的人。例如如果電影院某些場次觀眾很少,購物中心可向附近有需要的會員發送免費電影票,用最小成本讓顧客感受到意外體驗,讓服務升級。

利用數字科技,使用監控獲取和分析線下客流信息,可以構建線上線下高效運營平臺,目前常用的採集線下客流數據的有6種方法:


以人為本,重新洗牌,購物中心要這樣打贏用戶攻心戰


有了大數據之後就可進行運營優化,首先就是優化會員生命週期管理。購物中心運營策略立足於“經營客流”,單個消費者的單日消費軌跡追蹤,利用價值並不高,而影響較大的是會員生命週期。通過對會員總體的生命週期管理,可以準確發現會員維護節點期、平臺期、高價值消費期和預計的流失期——只有把握其中規律 ,才有助於指導日常商業運營的會員管理。

綜述

以消費者體驗為核心、以數據為驅動,通過重構“人場貨”,從而達成全面轉變和提升零售的經營與管理。購物中心應著重打造商業空間管理,在一個物理空間內經營客群,讓目標客戶所追求的生活方式能在這個空間裡實現。

更精準地對客群進行畫像,在把業態和品類規劃好之後,商場才能從整體上引導、提高消費者的參與性,使消費體驗升級,成為更具社交功能的時尚消費場所。

以人為本,重新洗牌,購物中心要這樣打贏用戶攻心戰


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