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為什麼對我不公?災難之後要重視心理干預


​命運為什麼對我不公?災難之後要重視心理干預

災難發生之後,會有不少公共事務人員對災難倖存者和遇難者家屬等當事人進行安撫工作。在這些人員中,也有不少心理干預工作者,他們會讓人們從心理上跨越災難,避免潛在的危機進一步爆發。目前,心理干預工作在我國逐漸成為常態,重大災難發生後,有關部門往往會聘請專家對當事人進行心理干預。


災難讓當事人特別傷心

災難發生後,當事人產生的各種心理問題是心理干預工作的對象。面對災難,每個人都有自己痛心的理由。但是,總的來說,人類的心理反應規律都差不多。這是心理干預工作的基礎。

災難會激發強烈的情緒反應。心理學家認為,情緒就是人類對自主神經活動的主觀體驗,強烈的情緒也就意味著自主神經系統的強烈活動。自主神經是調節內臟功能的神經系統,災難狀態下,它會促使心跳加快加強、血管收縮、脾包囊收縮、肌肉血管收縮、胃腸運動受抑制、汗液大量分泌。即使健康人受此衝擊,這些生理機能也會受創;更何況不少當事人原本就有一些生理隱疾。最嚴重的心理問題是創傷性應激障礙:當事人的心跳、血壓都出現問題,嚴重者甚至昏厥;

有的人會轉而麻木,形成“木僵”狀態

重大事故通常會帶來意外死亡,導致遇難者家屬產生“居喪反應”,包括無力主動與人接觸、無能的標籤化、迴避家屬死亡現實、過度內疚等。居喪反應期的長短視當事人的心理素質而定,大部分人的反應期為6星期到半年。大部分人會挺過這一階段,但是也有的人幾年、十幾年都無法走出喪親的陰影。除了精神抑鬱外,還會產生頭疼、心悸、背疼、長期失眠等症狀,導致出勤率下降,甚至無法工作。

重大災難剛剛發生後,當事人要處理許多緊急事務,如救災、人員急救、喪葬、理賠、打官司等等,精神處於緊張狀態。起初,當事人可能會把悲哀暫時壓抑住,周圍的人發現他比較“鎮定”,也會放鬆關注。事件基本平息後反而能產生“痛定思痛”的現象,獨自反覆咀嚼事件的悲劇意義,鑽牛角尖,比如“命運為什麼對我不公”、“我是無用的人”等,進而產生抑鬱症、酗酒等問題。

如何對當事人進行心理干預

心理干預分為緊急干預和心理調節兩種。緊急干預一般在危機發生後數小時到數天內進行。這段時間裡危機並未結束,事態還在變化中,當事人還會受到新的精神創傷。緊急干預的目標是預防應激反應過度導致的傷病,如昏厥、心臟病等,或者防止當事人發生自傷、自殘、傷害他人的情況。

精神科醫生是緊急心理干預的主力,必要時可對當事人使用精神類藥物。

心理調節則在事件塵埃落定後進行,目的是讓當事人從心理上接納這一事件。其方法以小組治療為主,通過座談把壓抑的情緒發洩出來。大型災難中,心理干預工作者要把當事人組織起來,以小組的形式讓他們互相訴說。這些暫時“同呼吸、共命運”的人最容易產生共鳴,局外人反而難以理解他們的心情。小組治療以當事人傾訴為主,心理工作者在其中主要是維護活動規則,做活動的主持人,而非主演。

心理干預畢竟屬於新生事物,一些當事人對其存在誤解。尤其是人們發現還有精神科醫生參與時,更懷疑是不是把自己當精神病人對待。要知道,在社會上“精神病”還是種負面標籤。其實,對於創傷性應激障礙、急性抑鬱症等精神病,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偶發。精神科醫生可以辨別這些突發性病症,通過藥物控制症狀,避免病情惡化。

除了針對當事人的危機進行心理干預外。廣義的心理干預還包括對由災難引發的社會恐慌進行控制。

在發達國家,已經形成了處理這些延伸心理問題的機制。比如“911事件”後,美國政府就邀請許多心理專家處理隨之而來的社會恐慌。

危機心理干預常被誤解為心理諮詢,其實兩者不是一回事。心理危機干預最好在現場進行。因為處在危機中的當事人很難用語言講清自己的處境和心態。干預者只有身在現場才知道他們需要什麼,他們的心理處在什麼狀態,進而提供即時的、靈活的、方便的、短期的心理幫助。而心理諮詢要解決長期存在的情緒問題或者人格發展問題,並不具有緊迫性,通常在心理諮詢室裡進行。

兩種工作中人員的身份也不同。危機心理干預工作者通常代表官方進行,享有一定權威。受害者也把他們當成官方的人。從好的方面講,這會形成“權威暗示”,讓受害人的情緒更容易平靜下來。而心理諮詢則是單個心理諮詢師對患者服務。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後,有不少心理諮詢師進入現場從事心理干預,這只是災難規模過大,心理專家過少的情況下形成的應急辦法。



本文選自《科學畫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