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乾隆朝状元、著名学者毕沅有哪些可以讲说的轶闻趣事?

史遇春之尘境心影录


毕沅是乾隆二十五年进士,同时也是那一批中的状元郎。毕沅清廷为官,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却是在作品上,他继司马光之后,写《资治通鉴》续,得《续资治通鉴》一书,后世人评价很高。

雍正八年,毕沅在镇洋出生,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他是由自己的母亲张藻独自抚养长大。他能够成为受世人赞扬之人,和母亲自幼严格的教育离不开关系。

毕沅少时到苏州灵岩山拜沈德潜为师,开始接触科举考试的知识。乾隆十八年,顺天府乡试中举,此后为内阁中书,专司撰拟、结写诏令之职,后升任军机章京,负责撰写谕旨、记载档案、查核奏议。

乾隆二十五年,毕沅参加会试,最终进士及第,后来与同僚诸重光和童凤三进入殿试。原本毕沅对殿试并不抱希望,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殿试试题为“新疆屯田事宜”。他作业夜里誊写过的奏折上,就有一折与此有关的密折。所以整场考试,他可以说是一挥而就,最终因为利论深远被推为第一,高中状元。

中状元之后,毕沅按照惯例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乾隆三十年升翰林院侍读学士,第二年迁太子左庶子,实授甘肃巩秦阶道员。乾隆三十五年为陕西按察使,后来因为在乾隆出巡之时奏告甘肃大旱之事,赈灾有功第二年升陕布政使,乾隆三十八年又为陕西巡抚。

毕沅在陕西为官之时,旱灾有水灾也有,当灾难来临之时,他指挥得当,开仓赈济,活人无数。同时他还招募百姓开垦荒地达八十余亩,这又是一项功绩。

乾隆四十一年,被御赐赏戴花翎。乾隆四十四年,毕沅老母亲去世,离职守丧。守丧还未满一年,就被乾隆帝召回:“毕沅在西安任职很久,在家守丧快一年了。特命毕沅署理陕西巡抚。这是特殊情况,不是开在职守丧的先例。”

毕沅复职没有多久,甘肃一带就爆发内乱,毕沅率先反应过来,与西安将军伍尔泰一同前往镇压。事后论功行赏,御赐一品顶戴。

在一路恒通之时,毕沅的官途终于迎来了下坡路。没有多久乾隆帝因为甘肃一些州县谎报灾情,冒领赈济,而责问未能据实已报的毕沅。乾隆帝要求毕沅自己定罪,毕沅请求罚银五万两以充军饷,最后的结果则是被褫夺一品顶戴,降为三品。

乾隆四十八年,复为一品顶戴。这个时候正好是他守丧期满之时,于是又授其陕西巡抚之职。乾隆五十年又调为河南巡抚,五十一年升湖广总督。后来因为有作恶残杀朝廷命官之人,而毕沅一直没有将首犯秦国栋等人抓住,最后被罢归陕西巡抚。

乾隆五十三年,因为长江决口一事,毕沅复为湖广总督,前往处置此事,修复堤坝。乾隆五十五年,和珅四十大寿,毕沅赋诗10首相赠,这是毕沅历史上一个惹人诟病之处。

乾隆五十九年,陕西安康、四川大宁发生叛乱,有传祸乱之首在湖北一带,毕沅被贬山东巡抚。乾隆六十年,再为湖广总督又遇苗人石三造反,因为处置得当,赏戴花翎。

嘉庆元年,枝江人聂人杰等造反,围攻襄阳,毕沅率兵前往镇压又丢当阳,因此被嘉庆帝罢官。罢官诏令还没到,毕沅又将当阳夺了回来,于是嘉庆帝又下旨复职授二等轻车都尉世职,毕沅擒获石三保、吴半生、吴八月等人。不久,因为抓住叛乱首领石柳邓,升湖南镇抚。

嘉庆二年,毕沅患手足麻木之病,嘉庆帝赐药无效,最终重病不治身亡,享年六十七岁,嘉庆帝追赠太子太保一职。

嘉庆四年,乾隆帝去世,嘉庆帝亲政。亲政之后,嘉庆帝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乾隆宠臣,大贪官和珅抄家查办。因为毕沅当初曾经巴结过和珅(作十首诗相赠),所以受到牵连,毕沅被褫夺世职,籍没家产。还有另一种说法,说的是因为毕沅镇压白莲教不力,又滥用军需,所以得了这么一个结果。




史海惊奇


古代的科举考试是一条漫长的道路,而考试中状元是最好的,那最侥幸的状元是谁?毕沅有哪些故事?

最侥幸的状元是谁:

毕沅中状元前是军机处的一个小官,在那年的4月25日夜,他与同僚储重光、童凤三人在军机处值班。此三人都顺利通过了会试,准备参加于4月26日举行的殿试。储、童二人想回寓所准备明天的殿试,便对老实的毕沅说:“我俩书法好,有望夺魁。你书法不行,就别做非分之想了,替我俩代劳吧。”清朝殿试的确有偏重书法的现象,而毕沅的书法又的确不行,就答应了。当夜,陕甘总督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奏折转到军机处,毕沅详加研读。没想到第二天殿试考时务策,题目正是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毕沅胸有成竹,挥笔立就。开榜结果,毕沅高中状元。储重光中了榜眼,童凤则列二甲第六。当储、童二人得知那晚的事后,无不嗟叹。

最侥幸的状元——毕沅。

毕沅有哪些故事:

1、才子慈母教

毕沅幼年就失去父亲,全靠母亲张藻培育成人。张藻是当时颇有名气的才女,不仅能诗,而且学问渊博,著有《培远堂诗集》。毕沅在她的调教下,6岁能读《诗经》、《离骚》,10岁便通晓声韵,善作诗文。随后,张藻又亲自把毕沅送到苏州灵岩山,拜著名学者、诗人沈德潜和经学大师惠栋为师,以进一步拓宽视野。后来,毕沅中状元当官,离开京城到陕西任巡抚,张藻还以母亲特有的情怀,作54句270言《训子诗》,殷切期望儿子“不负平生学,弗存温饱志;上酬高厚恩,下为家门庇”。张藻病故后,乾隆皇帝特赐御书“经训克家”四字褒扬。毕沅为了铭记母亲和皇上的恩赐,特将室名称作“经训堂”,将自己的诗文集名为《经训堂集》。

2、礼贤下士

毕沅性情儒雅和易,爱才若渴,身边常名士云集。当时的著名诗人黄景仁由于不愿当官,又不知理财,生活贫寒。一天,毕沅读到他“一家俱在西风里,九月寒衣未剪裁”的诗句,马上派人送去银子50两。黄景仁病逝后,毕沅又出资抚养其老母,还为他整理出版诗集。祖籍歙县的著名文人汪中与毕沅没有见过面,有一次跑到毕沅的衙门,递给门卫一张小纸条,只说住在某某客店,转身便走。门卫将纸条呈送毕沅,只见纸条上写道:“天下有汪中,先生无不知之理;天下有先生,汪中无穷困之理。”毕沅看罢,哈哈大笑,立即派人送去白银500两。在任陕西巡抚的时候,毕沅有一次路过一座寺院,老僧出来热情招待,谈得十分投机,毕沅忽然开玩笑地问道:“一部《法华经》,不知有多少个阿弥陀佛?”老僧从容应道:“我一个破庙老和尚,非常惭愧生成钝根。大人是天上文曲星,非同一般,不知一部《四书》有多少个‘子曰’?”毕沅不禁一愣,非常佩服老和尚思维敏捷、谈吐风雅,于是捐银为寺里添置田产,还把寺院整修一新。

3、性向成谜

有说毕沅是同性恋者,与名伶李桂官交好,赵翼与袁枚均有诗歌描述李桂官与毕沅之间的情感:赵翼作《李郎曲》,而袁枚为李桂官的《劝毕公习字》一文作序时也写了长歌。

4、死后抄家

嘉庆元年(1796年),湖北省荆州、襄阳爆发了白莲教农民起义,规模浩大,得快蔓延到南方各省,前后历经九年,才被清朝廷镇压下去。为此清朝廷耗用军费二亿两白银,相当于四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嘉庆元年,清朝廷派兵对湖北的白莲教农民起义进行镇压,军队的军需钱粮委派湖北省安襄郧荆道道员胡齐仑负责管理。胡齐仑自负责管理军需钱粮以后,任意侵贪、克扣,致使领取军响的清军官兵多有怨言。于是两湖总督景府对胡齐仑经管的军费收支进行了审计清查。经过审讯得实:胡齐仑在嘉庆元年至二年间,掌管湖北省军需钱粮,在发放湖北襄阳军队的军饷时,每发一百两军饷,扣除户部在拨款时已少拨的四两“短平”银外,又报请当时的湖广总督毕沅批准再扣除四两,以备支付按规定不准报销的款项,此外胡齐仑还利用职权私自加扣二两。如此三扣两扣,每发一百两军饷,官兵们实得九十两。胡齐仑经手发放的襄阳军队的军饷一百四十余万两,他私自扣留二万九千两,馈送给各营将军、督抚们花用,其中仅送给一名叫永保的领兵大员就达六千两。

接到审案官关干胡齐仑一案的审讯结论报告,嘉庆帝为此特发上谕,严厉痛斥贪污军饷的行为,他说:自镇压白莲教以来,至今已有四年了,所耗用的款项达七千万两之多。白莲教起自湖北,而清军的行贿馈送之风也起自于湖北。前任两湖总督毕沅,公然将军需钱粮,任由胡齐仑一人经理,恣意侵扣,实为罪魁祸首,毕沅现已去世,倘若他还活着,我将立即把他处死,以正国法。即便如此,毕沅死后,家产还是遭到藉没,全部充公。也就是《清史稿·毕沅传》所写的那样:“(嘉庆)四年,追论沅教匪初起失察贻误,滥用军需币项,夺世职,籍其家。”

相较《清史稿》,《清史列传》的内容的记载则更为详细。嘉庆四年九月,嘉庆帝发布上谕称:“迄今匪徒蔓延,皆由毕沅于教匪起事之初,办理不善,其罪甚重。昨又据倭什布查奏胡齐仑经手动用军需底帐,毕沅提用银两及馈送领兵各大员银数最多。毕沅既经贻误地方,复将军需帑项任意滥支,结交馈送,执法营私,莫此为甚。倘毕沅尚在,必当重治其罪。今虽已身故,岂可复令其子孙仍在官职?”故将其作官的儿子就地免职。至十月,“追产入官”。

关于这一点,梁启超曾以同情的口吻写道:“独军旅非所长,且驭下太宽,未免蒙蔽,卒坐是被累,身后遭籍没,论者惜之。”其实,毕沅远非一个洁身自好者。乾隆末年,当时他为湖广总督,福宁为湖北巡抚,陈淮为湖北布政使,这三人即官官相护,千方百计婪索民财。当地百姓形容他们三人说:“毕如蝙蝠,身不动摇,惟吸所过虫蚁;福如狼虎,虽人不免;陈如鼠蠹,钻穴蚀物,人不知之。” (昭连:《啸亭杂录》卷一O《湖北谣》)

还有一个记载可以对毕沅的人品做一个补充。钱泳《履园丛话》载,和珅当权时,“欲令天下督抚皆欲奔走其门以为快,而(毕沅)先生淡然置之”。但到和珅四十岁生日时,“自宰相而下皆有币帛贺之”,毕沅也坐不住了,赋诗十首,“并检书画铜瓷数物为公相寿”。钱泳问他:“公将此诗入《冰山录》中耶?”毕沅“默然,乃大悟,终其身不交和相”。钱泳所说的《冰山录》当是《天水冰山录》,明朝权相严嵩被革职,他的被查抄没收的全部财产,登在《天水冰山录》中,换言之,那是一份赃物的详细清单。钱泳的意思很明白,他已经预见了日后和珅的倒台,于是给毕氏一个忠告;毕氏接受了,遂保持了气节。

可惜,这只是钱氏的一家之言。清人陈康祺早就指出:“秋帆(毕沅)制府爱古怜才,人所共仰,其交和珅,慑于权势,未能泥而不滓,亦人所共知。”毕秋帆死后被抄家,也和卷入和珅贪污案有莫大关系。在陈康祺看来,作为“毕氏客”的钱泳,对这件事不要提就算了,“惟欲以拒绝权门,归功于一言之谏沮,其然,岂其然乎?”欲盖弥彰,倒是弄巧成拙了。

你还知道有关毕沅的哪些故事。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Zhang说历史


毕沅有一个“爱男风”的故事,十分有趣。

古代很多士大夫都“爱男风”,这在当时都也不是很避讳,一些名角俊男都是士大夫追求的对象。

毕沅家境贫寒,到了京城后,与名角李桂官一见钟情。那时候毕沅还没有考中状元。

在李桂官的资助下,毕沅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也由此结交了很多社会名士名流,当时就有人说他得了一“贤内助”。

名人的风流韵事在当时是佳话,文人袁枚和赵翼都留有诗句赞美过毕沅和李桂官的这段情事,甚至还有好事者写了戏剧《状元夫人》,搬上了舞台。

毕沅在做陕西巡抚时,手下的幕僚也多是同道之人。

“毕秋帆为陕西巡抚,幕中宾客,大半有断袖之癖。”

巡抚是一方封疆大吏,府中幕僚参谋那是极多的,竟然有一大半都是有龙阳之好的,自然别致至极。

而且这些有断袖之癖的幕僚,“各挟龙阳,多负宠而骄”,彼此争风吃醋,生活作风也很乱,把衙门搞的乌烟瘴气。

时间一长,毕沅也受不了,发火了。一日毕沅当着各幕僚的面下了一道道:“传中军兵将来!”

有幕僚不明所以,便问巡抚大人传卫兵干什么。

毕沅说道:“署中兔子太多,唤中军与我全行打出,为诸君图清净也!”

幕僚们默然无语,巡抚大人要打兔子,说的是他们这群兔爷呀。

此后,幕僚收敛了一些,官署中清净不少。

毕沅到河南开封为官,这爱男风的幕僚也跟着毕沅去了河南,争议的风气又乱了起来。

毕沅又想打兔,限制一些幕僚们的不良爱好。。

有跟随毕沅多年的幕僚见状,徐徐说道:“大人的兵威在这里恐怕不能奏效。”

毕沅不解。

幕僚回答道:“此处本梁孝王兔园也。”

毕沅的官署正是以前西汉时梁孝王的兔园。

兔园,顾名思义,兔子窝嘛,里面别的没有,就是兔子多,哪里能打完?

其余幕僚闻言都是大笑起来,毕沅也是笑个不停,打兔子也就作罢了。


微史春秋


清代乾隆朝康辰科状元,著名学者毕沅平生有两件轶闻值得一说:一为机缘巧合得中状元,二是有断袖之癖,下面试详述一二。

一,机缘巧合得中状元

毕沅(公元1730——|797年),江苏太仓人,早年丧父,家境贪寒,由母亲抚养成人。自幼苦读诗书,乾隆十八年(公元l75)年)在顺天府乡试中考中举人。但之后的两次会试都名落孙山榜上无名。为维持生计,只得通过举人荐官制度,谋得了内阁中书三职,负责撰写诏令,记载等文职工作,后来又得以调军机处任职,仍然负责收发,编写文件等工作,但他仍一边工作一边苦读,期望能再次参加会试,得中进士。

功夫不负苦心人,乾隆二十五(公元1760年)年,毕沅和两个同事诸重光,童凤三等三人一起顺利杀入会试,得以进入殿试。殿试前夜,军机处悬三人值班,诸重光童凤三两人到值班室和毕沅寒喧几句后,就直接和毕沅商议:毕兄,今晚的值夜,请你一人代劳吧,虽说我们三人明天都要参加殿试,但殿试最看重的是书法,你的书法不行,即使苦练一夜也进步不大,但我们两人书法都超你很多,所以今晚我们要回去再参悟下,以期明天能高中榜首,所以辛苦你老兄了!

毕沅为人厚道,想想二人说的也是实际,就毫无怨言地同意了。当夜毕沅一人值班,恰好新疆屯田的奏折转到军机处,毕沅无事可做便拿过奏折抄写研读。没想到第二天殿试时,在殿试的出题策论中,乾隆因为对边境屯田之事颇为伤神,恰好选了关于屯田的题目,其它参加殿试的书生,哪里知道屯田是怎么回事,即便毕沅的两个军机处同事,也所知不多,唯有毕沅因一夜抄写苦思,所答很切合实际。乾隆看了排前三名的试卷,虽然书法字迹工整,但对屯田见解都不甚了解,再往下翻到毕沅答卷,却条理清晰见解独特!乾隆大喜马上钦定毕沅为当年庚辰科殿试状元!而毕沅同事诸重光名列第二,为榜眼,至于童凤三则落入二甲!事后二人得知毕沅得中状元缘由,都嗟叹不已!真时也,运也,命也!

二,情爱观念独特的断袖之恋

乾隆年间的清代官场,京城重地严禁官员出入青楼嫖娼留宿,否则必遭重判!虽些明令禁止嫖娼,但不禁狎优伶,就是禁止与青楼女子往来,但可以和娱乐圈的男性明星交往。当然所谓的狎优伶,当时就是指包养一些戏曲界的当红小生演员。嫖娼为人所不齿,狎优伶就是高雅爱好了,因为戏剧也是国粹嘛。我们的毕沅状元就有此高雅爱好,未中状元之前,就与京城戏剧界名气很大的小生李桂官相好。当时李桂官之所以与毕沅相好,一来敬毕沅有才,二是毕沅长得非常帅。虽然毕沅是个囊中羞涩的小官,但李桂官有钱有名,既年轻也扮相俊美啊,就这样二人关系之火热,在毕沅的朋友圈里尽人皆知。毕沅得中状元后,置办樱桃宴请客,还特意带上了李桂官。毕沅的同僚时任大学士的史贻直,就特意和毕沅开玩笑:今日始得一见状元夫人!

毕沅的断袖之恋在京师官场中不是秘密,而且在他外放陕西做巡抚时,还把这个特殊的爱好带到了陕西官场。毕沅的幕府宾客及下属,也都有样学样地养了男宠,这些男宠依仗男主的身份地位,恃宠而骄胡作非为,极盛之时民怨鼎沸,毕沅也不胜其扰。某日,毕沅为警诫下属,持置酒宴请众官员,酒至半酣,毕沅忽传令中军官:速召500军兵,各带弓箭刀枪前来听令!

众人不解,有下属请教毕沅,召军兵带刀箭至此何事?毕沅大声答:令军兵各带弓箭刀枪前来,将此处兔子俱皆打将出去!属下默然退下。末养男宠者皆窃笑不己!只因男宠者,别谓兔儿爷也!毕沅自已带头有此爱好,且不能以身作则断绝男宠,可见将兔儿俱打将出去,只不过是个口号罢了。今日有将男人称鸭,古时有兔儿爷之谓,唉,都是禽兽啊。




JSDD


真是佩服古人的造词能力!

比如说“睚眦必报”一词。

睚眦必报,活画出了某一类人为人处世的态度:

你便是对他瞪一下眼睛,他也会怀恨在心,而且一定要寻找机会报复。

人生苦短,可乐的机会实在太少。既然如此,那么,可以说:把短暂的人生,浪费在生气、怀恨等负面情绪上,实在是不值得。

心胸宽了,路也就宽了。人生原本就是这样。

这里,就来说一段清代名人的轶事。

这段轶事,出自清代佚名氏所著《清代之竹头木屑》中的《毕宫保》一节。

事件的主要人物为毕宫保。

所谓毕宫保,即毕沅。

毕沅,字纕蘅,亦字秋帆。

毕沅病逝之后,清廷曾赠予他太子太保,并赐祭葬。

须知,明、清两代,各级官员的虚衔中,有太师、少师,太傅、少傅,太保、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少师,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太保、太子少保。这些虚衔,多为优待大臣的加衔或对大臣死后的赠官,通称宫衔。在清代,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咸丰以后,不再用“师”而多用“保”。这些虚衔,多被统称成为“宫保”

所以,按照清人的称呼惯例,毕沅被称之为“毕秋帆宫保”。

既然说到毕沅,那么,就先简要介绍一下毕沅其人。

毕沅(公元1730年~公元1797年),字纕蘅,一字秋帆,小字潮生,因曾于灵岩山从沈德潜学,自号灵岩山人,江苏镇洋县(今太仓市)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一甲一名进士(即状元);授职修撰;最初,充任军机章京;历任陕西巡抚、署理陕甘总督;官至兵部尚书、湖广总督;为官其间,重视农事,所至之地,兴建水利、蠲除逋赋;曾经建议,发展西北畜牧之业;进封二等轻车都尉世职;病逝之后,赠太子太保,赐祭葬;死后二年,因案牵连,被抄家,革去世职。治学甚广,博通经史、小学、金石、地理之学,著述颇盛;作《续资治通鉴》二百二十卷;据其门下洪亮吉记载,毕沅生平礼贤下士,“爱才尤笃,人有一技之长,必驰币聘请,唯恐其不来,来则厚资给之。”(《更生斋集文甲集》);著名学者章学诚、孙星衍、汪中、段玉裁等皆入幕门下;有《传经表》、《经典辨正》、《灵岩山人文集》传世。

话说,毕秋帆宫保曾经有一位随侍的姬妾。

旧时,一夫一妻多妾的制度,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其最主要的表现之一,就是姬妾会与他人私通。

据传,毕秋帆的这位姬妾,也出了问题,她是与毕秋帆的门客私通。

那位姬妾与门客私通之后,两人当然不会不担心:万一事情败露,一定会遭到严厉的惩处。

于是,那位姬妾与门客暗地里商量好之后,便寻找机会,两人一起私奔了。

毕秋帆得知姬妾与门客私奔的消息之后,他的愤怒心情,和一般男人完全没有两样。

震怒之下,毕沅将一把刀交给自己手下一位得力的普通武官,并交代他说:

“快去追赶她们,追到之后,将她们两个全部杀掉!”

毕秋帆的夫人听到他的安排后,慌忙赶来制止,她说是:

“万万不可这样,事已至此,您又何必杀人,再去制造冤孽呢?”

夫人这么一说,毕秋帆马上醒悟:

自己的确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了,必须冷静了下来。

这时,夫人对毕秋帆招呼过来的那位武官说道:

“您把大人交给您的那口刀放下,我这里有一些银子,您先拿着,听我说!”

夫人接着说道:

“您赶快去追赶那位姬妾和门客,如果追到她们,您千万不要惊吓她们。您只要好好地对她们讲:

大人说了,您想要那位姬妾,为什么不早早地告诉他呢?为什么要做这种偷偷摸摸的事情呢?为什么还要一起逃走呢?

大人要是知道您有这个心思,他自然会成全你们的。

现在,大人已经知道这件事情了,他没有半点要怪罪您的意思。

大人还担心你们仓促出走,路途上旅资缺乏,所以,大人特意安排我拿了银子,来追赶你们。

这些银子,就是大人让我交给你们的。

既然你们都已经出来了,那么,就请你们好自为之,安心生活。

你们也不要担心,大家或许不会再度相见了;他日便是有缘再见,谁都不会心怀旧怨的!”

夫人说完,便向那位武官交了银子,让他赶紧上路追寻了。

那位武官出发之后,还真在路上追到了毕秋帆的姬妾和门客。

然后,武官把银子交给那位姬妾和门客,他还把夫人交代的话,向她们复述了一遍。

姬妾和门客收了银子,感激涕零,千恩万谢之后,与武官别过。

此事便暂告结束。

后来,因缘际会,那位门客也在朝廷做了官。

没过多久,毕家就因牵涉到相关案件而获罪,家产也要被清查籍没。

这时,那位做了官的门客正好在京师某曹为官,恰巧,他被委派,跟随某位王大臣,前去处理毕家涉罪的案子。

在清查籍没毕家财产的过程中,忽然有一查姓的豪商令人持了帖子,前来拜见负责此事的王大臣。

来人说是:

“毕家的客厅之中,有一个直径一尺多的翡翠盘,那是我家主人查老爷的物件。老爷听说毕家要被清查籍没了,特地打发小的过来,请求大人通融一下,让我把这翡翠盘取回去。”

那位王大臣十分迟疑,这事怎么处理啊?

籍没过程之中,要是大家都来索取物件,这还怎么执法啊?

那位毕家的门客、现任的官员,见王大臣迟疑不定,他马上跑到王大臣跟前,垂手敬告说:

“大人啊!这翡翠盘确实是毕家借查某的物件。以前,下官在毕家做过事,曾是毕大人的门下客。毕大人借盘一事,下官曾亲眼见过,所以,这事下官是知道的。”

那位王大臣见同行官员(也就是毕家的门客)说得这么肯定,同时,他也知道查某的影响力,当然,他还得给同事一个面子,于是,他就同意来人把那翡翠盘拿走了。

其实,那翡翠盘原本就是毕家的物件。

此前,在那位门客得知要去清查籍没毕家的消息之后,他知道毕家有一镇宅之宝翡翠盘,他便马上动作,与豪商查某约定,让查某派人来索取翡翠盘。

门客这么做,主要是他想要报毕秋帆当日不究私奔之罪及中途赠银之恩。

之后,门客又与查某商量,劝他以一万两银子买了那只翡翠盘。

卖翡翠盘所得的银子,门客自然又交给了毕家的眷属。

毕家在被朝廷籍没之后,因为有卖翡翠盘的银子,所以能够得以活口。

事情至此,已经全部结束。

当然,其中可疑可议之处,也还不少。观者无须纠结,各取所需即可。

(全文结束)


https://www.toutiao.com/c/user/6134662558/#mid=6134493673


谢谢大家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