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來自:手繪家(ID:shj2046)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三晉大地,

表裡山河,

這片黃土地上的古建築,

還有人記得嗎?


······

一把摺疊椅,

一個人,

一張白紙,

一支筆。

三晉大地上,

連達是默默無聞,

一首行走的詩。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風裡來,雨裡去,

現今42歲的連達,

為畫下中國古建築,

將21年的光陰交付於此。

自費的路途並不平坦,

可他卻說,

只想留下文化的一點血脈。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20歲那年,

連達第一次出門遠行,

行至山西便被震撼了:

那些人們仍舊居住的老街,

那些幽徑之處的古寺。

古老而滄桑的建築,

彷彿有著穿越時空的魔力,

喚醒了他骨子裡的情懷。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的山西,遺留了眾多的文物古蹟,而古建築更是獨樹一幟。


現今全國僅存的四座唐代木構建築,都在山西境內,僅存的四處五代時期木建築,有三處在山西。


元代以前古建築的保有量,超過全國總量的70%,而明清兩代的古蹟更是難以計數。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古建築完美的比例,

飄逸優雅的曲線,

雍容華麗與古拙滄桑的氣質,

深深吸引了連達。

沒有系統學習過繪畫的連達,

開始嘗試進行古建築寫生。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起初,連達並不知道自己,

是否能夠畫出建築中的靈氣,

只是希望以這種方式,

來陪著喜愛的古建築,

多坐那麼一會兒。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只是沒想到,

這樣的一個相遇,

就讓他把愛好,

堅持了21年。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連達的作品追求寫實。

儘量準確客觀地,

描繪古建築的現狀,

力求把這一時期的真實狀況,

不加工地畫下來。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一旦選中一個繪畫的角度,

無論幾個小時,

連達都是一坐下來,

就到畫完為止。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荒草叢生,

籬牆傾頹,

而連達坐在那裡作畫,

常常是什麼環境,

什麼天氣都顧不得。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無論是夏日的酷暑曝曬,

初春深秋的大風降溫,

還是冬日的寒風雪地,

只要連達開始畫了,

就會堅持到底,

哪怕曬得幾乎中暑,

哪怕冷得全身發抖。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一幅畫的完成,

有時需要兩三小時,

有時需要十多個小時,

有時甚至長達兩天。

但絕大部分,

連達都是一氣呵成。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山西省應縣木塔


很多人有疑問,為什麼不用拍照這樣,簡單快捷的方式去記錄一座古建築呢?


原因,令聞者心酸:現今的很多古建築旁邊都有很多電線、垃圾,甚至是廁所之類的雜物遮擋。相機固然清晰,卻很難避開這些雜亂之物。有些古建築內荒草叢生,相機拍攝很難看出原樣。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連達通過多年摸索,

以線條來表現古建築,

類似於傳統中國畫的白描。

再適當輔助以一些陰影,

增強畫面的立體感和層次感。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山西省襄汾縣汾城鎮西中黃村春秋樓


中國古建築最美的兩個部分,

造型和斗拱結構,

都能在這樣的刻畫中,

達到比例完美,

又不失靈動的效果。

繁複中的精妙,

更顯古建築的神韻。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山西省太原市純陽宮牌坊


自稱是半路出家的連達,

自學了鋼筆手繪和建築透視等多方面的知識。

但到實地去把這些古建築畫下來,

一開始卻也是錯誤百出,

歪歪扭扭難以入目。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山西省介休市洪山鎮石屯村環翠樓

可21年來,

連達一直咬牙堅持著。

古建築的美與歷史召喚著他,

支撐著他不斷砥礪前行。

一路的辛酸與誤解,

只要看見畫作出現,

也就有一句:值了。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山西省襄汾縣北賈坊村魁星閣

每次去山西尋訪古建築,

連達都會準備好換季的厚衣服,

畫具紙張、以及生活必需品。

揹包常常重達四五十斤,

小山一樣壓在身上,

行走在山西的廣大農村。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有些地方只有一兩趟班車,

錯過了就只能打出租車,

有時候連出租車也打不到,

連達只能揹著包徒步。

鞋底走穿過。

磨出硬幣一樣的水泡,

還被荒村成群的野狗追擊過。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突如其來的暴雨,

把他淋得渾身溼透,

有時候只能歪著個脖子,

夾著一把摺疊傘,

躲在老鄉的屋簷下堅持畫。

也曾因為天黑流落荒野,

隨便找了個破房子捱了一晚。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連達說:“有一次扛著包走幾十裡地,鞋底都走掉了,就拿鞋帶把鞋底綁在腳上接著走。磨起的水泡,第二天居然踩平了。”


“那時候身上揹著太谷餅,比麵包好,不容易壞。連續吃了二十來天,後來看見太谷餅都要吐了。”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山西省文水縣穆家寨淨心寺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山西省永濟市中條山棲巖寺塔林全景

路上的開支,

連達能節省就節省。

有一塊的礦泉水,

就不會買一塊五的。

住店經常會選擇,

二三十元的小旅店,

最慘的時候住過十元的。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山西省萬榮縣東嶽廟飛雲樓


我曾問連達,這樣風餐露宿、節衣縮食畫古建的整個出行費用,有沒有相關文物保護單位或組織給予經濟支持?


連達說:“沒有。一直都是我們獨自在戰鬥。”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我們,指的是連達和他賢惠善良的妻子。連達特別感謝妻子一直以來的支持,沒有她的全力支持,自己不可能堅持到現在。


“尤其現在家裡上有老下有小,每月要還房貸,而我如果出門了,就屬於坐吃山空,沒有收入,所以我對妻子充滿了感激,也滿含愧疚。”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山西省萬安鎮鐵爐莊千佛閣(望舜樓)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王郭村明秀寺


在這樣的支持下,

連達先後出版了,

《山西古建寫生》、《觸摸,寺廟》,

和《尋訪山西古廟》,

三本記錄鄉野古建築狀況的書籍。

幾百幅寫生作品及幾十萬字的敘述,

記錄著瀕危古建存留於世的現狀。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在21年的漫漫征程中,

連達耳聞目睹了的古建築生存狀況,

也深深為古建築的發展揪心。

就拿自己尋訪山西的過程來說,

其中的艱辛與苦痛,

非得咬緊牙關才能走下來。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長凝鎮南合流村老爺廟戲臺


有些古廟荒廢已久,

草已齊腰深,

廟門也都坍塌淤埋了。

連達要撕開荊棘,

翻牆或者從牆洞裡鑽進去。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還有許多地方的文物古蹟,

因被盜竊、破壞過,

使得老鄉們充滿警惕,

連達想進一個古廟寫生都難。

部分修繕後的古廟,

也是大門緊閉,

找誰也不開。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山西省平遙縣清虛觀龍虎殿青龍星君像


有一次在澤州鄉下,連達想進一個古廟,找到村支書幫忙說情,管理古廟的文保員也不為所動。


還有次在陽城縣關帝廟,當地人不但不準連達畫畫,還把連達的揹包扔到了馬路上。


有的雖然答應了連達畫古建築,但是卻派人站在他身後,手裡拿著鋤頭和鐮刀,全程守著他作畫。


最令連達唏噓的,是一次被誤解,被一群人圍著打了一頓。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之所以要這麼不顧一切畫古建築,連達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次,連達大清早就跑到太谷縣範村的圓智寺去,裡面的和尚嫌連達敲門吵,死活不讓進。軟磨硬泡了半小時,還是不讓進。連達只好走了。


三個月後,大殿失火,一座明代的千佛殿就這樣在大火中化為灰燼,而寺中獨特的壁畫和樑架結構,就此消失在人們的視野……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山西省稷山縣武城村段氏節孝坊及碑樓


像如此這般,

種種因素造成的古建築損失,

每每令人心驚。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山西省侯馬市牛村董氏磚雕墓後室


連達說每次作畫,

都會在發現古蹟的樂趣中,

有了一種使命感。

他感到面對現狀的無力,

唯有儘可能多地進行,

詳實的繪畫記錄,

才能展現出它的美來。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哪怕這樣微小的記錄,

只是點滴的回憶也好。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21年間,走多了,也見多了,可對古建築的消亡,心痛卻未減半分。


有些地方富裕後自籌資金,對廟宇進行修繕,卻沒有遵循文物修繕的原則,塗塗抹抹,搞得花團錦簇,使文物的價值大打折扣。


有些地方只剩一個老人和一隻狗看著文物,盜賊趁著老人不在,把狗餵飽了就翻牆而入。


有來尋古探幽的人,隨意地將照片發在網上,呼籲人們保護,結果反倒給文物竊賊提供了盜竊的目標。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山西省侯馬市牛村董氏磚雕墓後室

古建築風塵僕僕地從歷史中走來,

歷經浩劫堅守到了今天,

而它今日的消亡,

是否更多是暴利追逐的結果?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山西省洪洞縣劉家垣鎮東梁村元武樓


就拿連達的畫作來說,

也遭到一些無良商家盜用。

有一次連達偶然看見,

山西一個知名油茶的外包裝上,

赫然印著連達平遙古街市樓的畫作,

甚至還申請了專利,

巨幅的廣告貼得到處都是。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山西省介休市宋古鄉韓屯村關帝廟


連達的維權之路,

也如同古建築的保護一樣,

有些漫長,

又有些無力。


名利引人逐,

卻不該在昧著良心的事上逐。

我曾問連達,

是否有年輕人,

想要加入畫古建築的行列,

連達卻搖搖頭。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猴嶺長城


“有些朋友想跟我一起畫,

但大多吃不了這個苦,

也就放棄了。”

“而且畫古建實在算不得行業,

至今我還是作為業餘愛好來做。

何況還要自掏腰包呢,

大概大家都看不到商業價值吧。”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廣武長城


可即便如此,

連達卻說,

自己依舊要畫下去。

人生最好的時光,

他已將它用在了畫古建築上。

這就是他的一種生活方式。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一個人,一支筆,21年畫遍山西古建

會一直走下去,

畫下去,

直到,

畫不動為止。


連達孤獨的戰鬥,

讓我想起昔日的建築學家們,

梁思成和林徽因,

在古建築無人保護之際,

不顧世人流言,

不辭風雨辛勞,

奔走於華夏大地。


一根梁,一屋脊,

繪製著山河圖譜,

延續著國之文明。

讓人敬重之外卻也不禁發問:

這樣浩蕩漫長的路,

還有後來者甘願走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