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书法,有褒有贬,到底真实水平如何


范曾书法,有褒有贬,到底真实水平如何

范曾先生是位著名的画家,他曾经自我评价说:“画分九品,四品已成大师,凤毛欧伯;五品,谓之巨匠,五百年出一位;六品,可称魔鬼,从未看到……我是坐四望五,以待来日”,这就是范曾对自己艺术造诣的评价,敢这么肯定自己,说明有底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其绘画水平如何,我不敢评判,因为我实在不懂绘画。


范曾书法,有褒有贬,到底真实水平如何

图1


范曾先生也经常会秀秀自己的书法,其书法作品拍卖价格还不低,范曾如何评价自己的书法呢?他以贯用的引经据典方式作答:“作为我个人书法来讲,我想用杜甫形容李太白的诗‘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来形容我的字比较合适…可以讲书如其人”,范先生对自己的书法境界颇为自得,对自身的人格魅力也相当自信。有网友说范曾的书法还是颇有文人风骨的,只是美中不足,略有那么点江湖味,只能俗看,不能雅赏。范曾的书法水平究竟如何?我们可以从书法专业的几个角度作一个客观的分析。



一、笔法

笔法和字法是书法的基础,笔画的风格决定了字体的风格。笔法的线条需要有力度、厚度、灵活度、准确度。范曾书法的线条不流畅,弯弯曲曲,他的字是有意的忽肥忽瘦,追求提按,一笔之内几起几落,粗细变化无度,线条多锯齿(见图1的“津”“府”“挥”“彩”等字),这在书法里属于病笔,让人看了很不舒服,而且线条力感不足(见图2),其细笔孱弱,笔锋散乱,神气外泄。书法用笔讲究粗细之变,但线条要结实,要有张力,所以有些人不喜欢他的书法,认为他的书法扭捏做作,软弱无力,网友曾比喻范曾书法的线条就像蚯蚓在蠕动,还给他的书法取了一个雅号,叫做“

蚯蚓体”书法。


范曾书法,有褒有贬,到底真实水平如何

图2


二、恶习

一个人一旦形成了某种习惯,便很难更改,如果某些用笔、用字习惯在书法中一成不变,作品就会显得生硬,这就是恶习。范曾作品中的恶习较多,图3中的“霜”“雪”的雨字头;4个“求”字;3个‘其’字;3个“之”字;图4中的2个“知”字;2个“者”字,这些字看上去都非常相似,没有变化,像是流水作业上复制出来的一样,这只能说明书法功底不够。


范曾书法,有褒有贬,到底真实水平如何

图3


三、取法

据说他早年曾学郭沫若,也钟情于法帖,可实在看不出其取法源自何帖何家,莫非真的是参透了“学我者死,似我者俗”,洗尽先人笔法,自成一家?

再说,学书若只是取法近现代名人,书路走不远,再再说,郭沫若书法也算不上一流,不值得学习。


范曾书法,有褒有贬,到底真实水平如何

图4


四、章法

书法作品的章法最能体现一个作者的审美取向,反映一个作者的审美水平,按照范曾的艺术修养,其审美水平一定不会低。但纵观其作品,一幅作品之内,重复之字毫无变化,馆阁体之病严重,作品缺乏灵动,至于题款字的歪斜、拥挤、大小不得体,以及乱用闲章、印章偏大和钤印位置不当,已是范式作品的通病。比如图1作品无题字款,只钤有一印,位置很不协调。图2作品中用印过大,花俏,总觉得不美。


范曾书法,有褒有贬,到底真实水平如何

图5


如此多的硬伤,还能表现什么精神气息?何谈“清新俊逸”?所以,从书法专业角度看,其书法作品水准是非常一般的。他的前妻林岫老师就站在比较中立的立场给出了评价,她说:“范曾的书法是用死墨堆积而成,并无清雅之气

”!林岫老师是中书协副主席,而且对当代大师们的书法都有一定的见地!我同意林岫老师的说法。


范曾书法,有褒有贬,到底真实水平如何

图6


当然,我们从书法专业的标准去衡量范曾老师的作品,不是在否定范曾老师的艺术,只是站在书法角度上客观的评价:

范曾老师的书法是画家字,或者说是名人书法。这样大家听起来是不是觉得舒服些?


范曾书法,有褒有贬,到底真实水平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