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001]准父母须知:养娃要攒多少钱?

对于能在三十岁以前就对自己的目标能够有明确的规划,并且严格按照计划执行的人,笔者向来是怀着各种崇敬之情的,尽管里面也包含着一些酸溜溜的东西。这些人智力水平未必很高, 身体条件也不见得如何出色,情商也不见得高到八面玲珑,长相更是什么水准都有……但就是每件事情都比你快一步:你在大学还在疯玩,高呼及格万岁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准备保研了;你在卖力考研究生的时候,他们不是已经把各种会计证、律师证、CFA、证券从业考试都搞定了,就是已经在准备出国了;你在纠结于各种加班的时候,听说他们的工资已经比你的老板还高了;你在准备谈婚论嫁忽然发现房子是个大问题的时候,忽然得知他们在几年前已经把房子买了;最近你听说股市比较好,打听一下发现他们几年前就已经在买股票了……

早年的时候,每次想到他们,笔者通常会觉得心好累,那是怎么样的玩儿命人生啊。直到家里那个呆萌的小东西出生,一切才开始发生变化——那个家伙不要说计划,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做父母的如果不为他计划,他的未来真的无法想象。没养过孩子的年轻人永远不会理解当爸妈的感受——从小孩诞生的一刻开始,再也没有赖床的机会这种问题,已经微不足道了。因为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不少刚生孩子的妈妈都会有或轻或重的产后抑郁,压力的来源估计很多都与 “这孩子以后怎么办啊”之类的问题有关。我们知道计划是有好处的,所以尽管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会有一些懈怠和随心所欲,但是在培养下一代的时候我们通常都不愿意子女也过一个效率比较低的人生,所以负责任的父母通常会在生小孩的前后,会开始考虑孩子的未来规划。

那是一个庞大、系统、复杂、持久的规划,可以已经远远超过笔者的专业能力之外了,所以笔者还是量力而为,集中讨论一下有孩子以后的家庭财务问题吧,至少这个问题解决了,各位在解决其他问题的时候,可以因为有了物质基础,稍微更从容一些。

言归正传,在讨论所有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前,可以先审视一下一个初创家庭可能面临的财务问题。以下是一个来自北京的真实案例,小两口从事IT和互联网工作,家庭月收入在2到3万元之间,已经在北京有一套两室一厅,房贷已经还清,目前育有一子。下边是他们对未来的主要财务规划:

“1、孩子以后长大了需要自己的房间,现在的房子是肯定不够住的,要么需要在几年后换更大的房子,要么就需要再买一套房子了。——100万到300万的资金缺口

2、有了孩子了,一家人出行需要一个更舒服的出行方式,汽车是必须要买的,而且为了一家人的安全和生活品质,还应该尽可能买一辆不错的汽车。——20到30万的资金缺口。

3、孩子再5到6年后就会进入学校,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和牛逼的同学在一起混,长大了那朋友圈可不得了。所以名校是要去的,“建校费”、“赞助费”自然也少不了。——至少新增的20万需要提前预备出来

4、18年后孩子会面临上国内大学还是出国的问题,出国的话是一笔巨大的开销,留在国内貌似供一个大学生也不是省钱的事情。——就算100万吧,万一出国了呢。

5、25年后孩子会面临娶媳妇的问题,到时候估计丈母娘还是需要先买房的,车子要是能一起给准备了,儿子(女儿)会很激动吧。——200万吧,谁知道以后房价还能涨到哪里去

6、三十年后,小两口会变成老两口,虽然儿子长大后按照遗传学的规律也会比较孝顺,但是做作为亲爸妈还是尽量不给子女添麻烦的好,能自己攒钱养老,就不如自己提前搞定。——300万的存款,退休以前还是要准备齐的。

7、算一算未来几十年巨大的开销,再比较一下公司发的那点可怜的工资,继续升迁或者换一份更体面的共走还是有必要的,不过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赶紧读个MBA也是必要的。——20万的准备金不说,抽时间把入学考试过了也是必要的。

8、虽然现在看起来顺风顺水,但是失业的风险总会有,还有其他无法预料的风险,家里怎么也要准备一笔可以应多3到5个月风险的风险准备金,比如10万元。

……”

随便粗略计算一下,北上广一对三十岁左右的夫妇面临的资金缺口就达到800到1000万,假设夫妇双方每个月的工资可以达到2万,那么还需要400到500个月,在不吃、不喝、不用的条件下才能达到这些目标。换算成年的话,应该是33年到42年,才能达到这些目标。但是,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的退休年龄是六十五岁,一共只剩下35年的工作时间,如果我们老老实实的攒钱,只有在不吃不喝生干到退休的情况下才有机会达成这些目标——这是多么苦逼的一个人生啊,还什么都没有开始,就要结束了,所以三十多岁开始为未来感到焦虑也是非常正常的。

有没有办法能够帮助准父母在生活压力没有那么大,也不必创业成功,更不要去抢银行的情况下就完成这些财务目标的方法呢?请关注下一期《解决千万资金缺口:时间是关键》。

连载:《互联网金融时代的理财秘诀》,作者田立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