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老师在教育中所处的位置,对教育会有什么影响吗?

饮茶思故人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教育活动中引导者,主持人,组织者。

常规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评价教育成功与否要看学生的发展成就。

1.教师是教育对象心灵的启蒙着和塑造者。

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人。树人必先立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引导、示范、纠错等方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城乡路上的引路人。

2.教育的要点是启智而不是灌输。

教师承担着文化知识的教学任务,教学文化知识要靠教师去引导启发,而不是灌输。教师就像一档优秀电视节目的主持人,主持人起到介绍嘉宾,过渡环节,总结效果的作用,节目的主角是嘉宾。教师在课堂中主要承担问题的抛出,讨论的组织,交流,知识的总结和提炼,评价的提出和总结,教学过程学生为主参与,教师不可包办代替。

3.教师是人类文化,社会规则,行为规范的传播者。

学校能否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工作影响着下一代的基本素质,影响着民族未来。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教育技能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总之,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有着崇高的传承意义和历史使命!


李老师日常


随着本次疫情的爆发,迫使全国的中小学生都停止了原本的课堂学习活动转而变成了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的网络线上学习。可以说,这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一次全面的“渗透”与变革。它改变了长久以来形成的传统的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与地位。教师没有了“课堂”这块主阵地,从而也完全失去了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掌控。学生也脱离了教师的视线,失去了教师的管束,处于了完全自由的学习状态。这打破了很多教育从业者对于“教学”的已有认知。很多过去以往被教师们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在“线上”这个新的课堂里将不再适用,教师们需要积极思考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在网络课堂里学习时不走神,不溜号,静下心。学生也同样需要改变以往主要靠“听”的方式来学习的习惯,而是要更加积极主动的开展求学过程,更多的要依靠自学来完成课程的学习。


今后的教育更多的将会是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学生在课堂掌握知识的主要脉络之后在线上进行各种补充学习与拓展并进行线上的测试与考核,然后再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和教师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


放飞自我的猫


一、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同时又是学生的认识对象。学生虽然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但由于学生是未成年者、未知者、发展者,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就可能踏上人类自发认识客观世界和自发发展的漫长的老路,而达不到最快和最佳的发展。虽然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但不能代替学生掌握知识、认识世界,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发展。因此,必须确定教要依据学的观点,从而教师就能够成为学生认识和发展的向导和顾问,指导学生顺利地掌握知识和合乎规律地去发展自己。

二、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

我在教学实践中,是通过以下方式来体现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例如:在教与学的活动中首先必须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在教与学的方面应看到学生的学是主体,因为经验的积累依赖于学生本身的学习活动使教育影响成为主体和对象之间的中介。

教育影响源是多方面的:有校内的,有校外的,有课内的,有课外的,有教科书上的,我通过课外读物让学生拓宽视野,通过德育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所以说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影响源,不但因为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主要来自教师的言传身教,来自教师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内容的传授,来自教师对学生集体的影响,而且还因为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吸收来自其他方面的教育影响,并且力图把这些来自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组织起来,使之协调和互补,并传输到学生的身心之上,使学生得到较好的发展,改变观念。即改变旧观点,树立新观念。

比如说,要热爱优秀生,教师是不难做到的。到要热爱后进生,却不容易做到。因为后进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纪律等方面,一般来说都是比较差的。所以,总认为他们调皮顽劣,“朽木难雕”。如果教师不改变这种观念点,是难以使后进生向好的方向转化的。勿庸讳言,后进生是有较多的缺点,但不能轻易认为他们是不可救药的,应该相信他们是会转变的,是能够进步的。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思想上,学习上的闪光点,从而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陶行知先生说得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如果我们做到具有这样的观点和信心,我们就不能不仅在口头上做到热爱后进生,而且也能在行动上做到了。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灵魂工程师,是燃烧的蜡烛,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圣者,甚至是决定学生的命运的救世主。在社会发展中,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对学生来说,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和个性的塑造者。因此人们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崇高称号给予人民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他是学生们身心发展过程的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教师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我国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民族素质提高的程度,从而影响到国家的兴衰。


小李聊教育


这个问题的提出,我想问者可能是因为疫情对教育的冲突,全国老师都做线上教学,改变了以往教育方式,才有所思而提出这个话题。老师在教育中的位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可代替。有教育就有老师,不会因为科技发达、人工智能,老师就退出教育,相反,教师的作用会越来越强。理由如下:

一、老师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老师是教育的终端者,是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育政策落实的执行者。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没有教师,其他职业群体不能承担起这个任务。习近平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可见教师对党,对国家,对民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是教育专业人士,承担着育人的核心使命。很多人只是把教师当成教书匠,其实教师的职业是育人,教书只是媒介,育人才是真,所以有教书育人这个词。认为老师这个职业可有可无的,都是把老师定位在教书上,以为信息化时代,信息随处可得,不需要老师了,或者老师职能弱化了。恰恰在这飞速发展的时代,育人的需求更需要专业的老师来完成。他主要是培养学生适应自身和社会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也就是帮助学生发展形成中学生核心素养。

三、这次疫情恰恰说明教师不可或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是疫情这个特殊时期,国家给教育者下达的任务。虽然这个过程也暴露了我们老师有那么多的不足,但更能说明的是,我们的孩子学习离不开教师,我们的家庭教育指导离不开教师。李兰娟院士说,从这次疫情以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一代树立正确人生导向,高薪留給才德兼备的科研人员,保家卫国的军事人员,无私奉献的教育人员以及悬壶济世的医疗人员。其中提到教育人员,可见,教师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作用。

四、未来的教育更需要教师。未来的教育一定是现代化的教育,一定是信息技术充分融合的教育。在信息化下,未来的学校是突出个性与创新。学生最主要的是智慧的成长而不是记忆知识。授业解惑,人工智能就可以做到。老师主要是传道者,是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动力激发者和情感呵护者。他会帮助学生建设全时域可以发生学习的智慧教育环境,帮助学生建设个性化的学习管理平台,让学习随时随地随人充分展开。所以说,不同时期教师会有不同的历史作用,职业更不可替代。

综上所述,教师的位置弱化了吗?不重要了吗?他的职业可代替吗?可以肯定地说,“教师位置没被弱化,而且非常重要,完全不可以代替。”


水竹居


位置,通常有高于、平等于、低于三种情况。

联系到教师在教育中所处的位置,我们可以把教师分为高高在上型、平等相待型、适当示弱型。

高高在上型的教师,恪守着师道尊严,认为学生就应该遵从教师的教诲,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讲规矩,有次序。

平等相待型的教师,把学生当作朋友,亦师亦友,包容民主,与学生有商有量,相互讨论。

适当示弱型教师认为,教师是成人,学生是孩子,即使表面上是平等相待,实际上也不是真平等——教师是拥有话语权的人,学生自然处于弱势。

于永正老先生说,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适当示弱,只有教师弱一些,你的学生才能强一些,只有教师少说一些,你的学生才有可能多说一些——因为教学的时间是固定的。

高高在上型教师教育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多,思维严谨、做事稳健而稍欠活力。

平等相待型教师教育的学生协同合作意识强,多融洽而和谐,但终归是教师主导,创新意识稍欠缺。

适当示弱型教师教育的学生大胆、活跃,创新意识较强,但往往容易出格,教育教学的节奏也很难把握。

三种类型的教师各有所长,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面对不同的孩子,选择最恰当的教育方式,是值得老师们思考和研究的。


张中良特级教师团队


你好,我是从事教育的一位老师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到你帮助。

作为老师,首先,我们要明确自己的职业及身份定位,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在教育当中的作用。

老师首先是因为教育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承载的使命和责任,就是为培养祖国优秀的花朵。既然为国家培养祖国的花朵,那作为老师就应该会用更加合理,而专业的培养孩子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教书的同时,还要育人。

教书就是传授知识,这也是作为老师的基本义务。但我个人认为,育人往往要比教书更加重要,现在的情况是很多同学并不喜欢读书。然而我们的老师们用一种强加灌输的方式,孩子读书就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教育应该以人为本,从了解孩子的性格和内在入手,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培养孩子优秀的品德素养往往更加重要。所以老师是一份神圣的职业,同时也是一份非常有难度的职业,优秀的老师永远是了解孩子懂得孩子的高手,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教育,孩子取得好的成绩,读好书,就是顺其自然的结果。


爱丞名


一个人要成功需要有贵人相助,贵人相助不如名师指路!

由此可见,老师指点,特别是名师指点的作用有多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1、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即教给学生“立德”。

成才先成人,育人先育德!老师会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待人接物,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2、教师会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即“树人”。

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会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生活、学会健康、学会幸福!

3、教师会帮学生解疑答惑,促使学生提高。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有疑问,教师就会答疑解惑,使学生豁然开朗,获得进步!



老杨说教育


家庭教育是基石,是孩子一生是否幸福的奠基石,不容忽视。一生遇到一个好老师,是学生一生的幸运,老师遇到一个好学生证也是教育生涯的幸福。好老师,往往是德才兼备,是教育发展的引领者。老师有问题,教育必出问题,影响到每一个家庭,甚至是国家的兴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