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文人的狂歡還是時代的悲涼?聊聊“魏晉風骨”背後的內涵蘊意

是文人的狂歡還是時代的悲涼?聊聊“魏晉風骨”背後的內涵蘊意

竹林七賢

魏晉是一個特殊的年代,這個時代思想開放,有眾多放浪不羈的文人,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賢,文學巨人層出不窮。同時這個時代又有其悲慘的命運,三國亂戰、政權多次更迭、五胡亂華,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這個時代玄學興起、道教興盛,與此同時也形成了獨特的文學流派,因代表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個性的張揚和舒展,後人稱之為魏晉風骨或建安風骨。魏晉風骨在思想上採取儒道互補,他們崇尚自然、風流自賞,不拘世俗的眼光和看法,只顧自己心靈上的超脫。

一、魏晉風骨的誕生過程

從漢末董卓入京到北魏滅北涼的二百五十年間,是最為腐敗黑暗的時期。因朝代更迭太快,導致統治者不重視仁義道德,而更加地殘暴和貪婪。

濫殺無辜和爭權奪利導致維持了兩漢三百多年穩定的根基“儒家思想”轟然倒塌。

其實儒家學說的頹勢早有端倪,從西漢時期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就成為了古代帝王的治國思想。董仲舒雖然把儒家的思想狹隘化了,但是也為儒家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使之與政治相結合,對國家的穩定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之後的儒學就停步不前了,並由儒學逐漸轉變為了官學或者經學,研究儒學的文人開始咬文嚼字起來,常常把幾個字的經文註釋出長篇大論來,這就導致了儒學的僵化、教條化。

隨著魏晉亂世的降臨,文人們的思想開始解放,《宋書·臧燾徐廣博隆傳論》記載當時的上流社會流行“家棄章句,人重異術”,也就是拋棄了傳統儒學,以非儒家的學術為潮流。於是乎玄學興起,再加上佛學的傳入,使得魏晉時期的

文風到文人追求再到氣節都有了質的改變。

是文人的狂歡還是時代的悲涼?聊聊“魏晉風骨”背後的內涵蘊意

老子

二、越名教而任自然:何謂魏晉風骨

魏晉風骨也被稱作“建安風骨”、“建安風力”、“魏晉風度”。“魏晉風度”最早出自魯迅的學術演講,演講的題目叫《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其內在涵義是對自身的肯定和對生命本身的尊重。

1.魏晉風骨是一種生活狀態

魏晉風骨的代表人物有“竹林七賢”,他們在竹林裡醉酒、吟詩、彈琴、長嘯、縱歌,用才華橫溢的文字暗喻當政王朝的黑暗,用優美動聽的樂譜,彈出自己的心聲。可以看出他們大部分是隱士或者曾經有過隱居生活,比如後來的陶淵明也是能代表魏晉風骨的文人,他隱居在山野田園間,雖然生活清苦,但卻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的意境,陶淵明被後人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魏晉文人們講究“興之所至,心之所安”,做事跟隨自己的內心,嵇康在聽聞母親的死訊時在與人下棋,聞後不為所動,直至下完棋後,飲酒二斗,吐血數升。《世說新語》記載王子猷在雪夜醒來後突然想見好友戴安道,於是便連夜承舟前往,第二天天亮的時候到達朋友住處後卻又突然返回,有人問他為何這樣。他說自己本來就是因為興致而來,現在興致已盡,又何必見朋友呢?由此也可以看出魏晉文人的率真和豁達。

是文人的狂歡還是時代的悲涼?聊聊“魏晉風骨”背後的內涵蘊意

竹林七賢

2.魏晉時的個性文風

魏晉風骨在文風方面表現為文情並茂、結構嚴謹、剛健朗暢。魏晉詩歌是樂府詩的延伸,繼承了《詩經》現實主義題材,又吸收了民歌的精華。在文學方面能代表魏晉風骨的就多了,“三曹”、“建安七子”、“三謝”、“二王”等等。曹操父子的文風大氣率真,曹操的詩中既有對人生的感嘆,又有著對政治抱負的追求;陶淵明的田園詩對仗工整、意境深遠,嵇康的音樂造詣、王羲之的書法,都有著鮮明的個人特點和時代特點。

在文學形式上,從建安時期,詩人們開始以五言的形式,駢體文和格律詩都構築了雛形,魏晉文章或詩詞讀起來朗朗上口。在文辭方面則擺脫了漢賦的浮華和迂腐,即便是曹植聞名的《洛神賦》,辭藻也是華麗而不浮躁。無論是田園詩還是玄言詩,都不過分追求辭藻的華麗,

而是以辭藻和風骨相結合,表現作者的政治理想、獨特的個性、人生的追求等等。

是文人的狂歡還是時代的悲涼?聊聊“魏晉風骨”背後的內涵蘊意

三曹

3.崇尚老莊哲學的玄學思想

魏晉風骨本就是老莊學說的興起而誕生的一種風氣。儒家信仰崩塌後,道家思想填補了文人心中的空缺。

長時間的亂世使當時的文人不敢隨便議論政事,因此談論的對象就由現實轉為了虛幻,《老子》、《莊子》和《周易》這三本書被並稱為“三玄”,這幾本書也是清談的重要內容。

在政治方面,魏晉交替時期,文人們也有自己的堅持。比如跟隨司馬家的文人就比較推崇儒家思想,因為儒家思想在當時能夠穩固統治者的地位。而支持曹家的文人既不願意效忠司馬家,又不能直接反對,只能用道家的“出世”思想來開解自己和他人。他們把道家思想從精神世界實踐到了現實世界,用放蕩不羈的態度過這灑脫的生活。

在主題上,玄學主要探討的是“自然”與“名教”的關係、宇宙與人之間的關係、“有”和“無”之間的關係、本心和行動之間的關係。總的來說魏晉文人清談的都是玄之又玄的哲學問題,他們避開現實中的政事和軍事,只用怪異的言行姿態和出世的心境來表現自己的無慾無求。

三、魏晉風骨對後世的影響

魏晉既有其消極的一面,又有著文人的骨氣和傲氣。在消極方面,有很多人一姿態怪異來博取眼球,形成了怪誕的社會風氣。比如《資治通鑑》記載,當時的名士劉伶喜歡喝酒,常常帶著一壺酒坐在鹿車上,命令隨從揹著鐵鍬跟隨在一旁,說他如果半道上死了就把自己就地掩埋了。當時的士大夫都感覺這樣做很有風度,爭相效仿。這就顯得無病呻吟了,用東施效顰的方式生搬硬套他人的行為,這樣的社會是病態的。

是文人的狂歡還是時代的悲涼?聊聊“魏晉風骨”背後的內涵蘊意

劉伶

1.對唐宋詩詞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

魏晉以前流行的詩歌只有《詩經》,在漢初的時候,五言詩並不受重視,一直被士大夫視為民間俚曲。後來被無言詩歌被收進了樂府,才漸漸地被吸納入文學體系,因此樂府五言詩中也有著濃厚的民歌元素。樂府詩風格古樸,保留了大量的民歌語言。比如著名的樂府詩《孔雀東南飛》和《木蘭辭》合稱為“樂府雙璧”,這兩首樂府詩讀起來矢口成篇、渾樸自然。

而魏晉詩歌則是在樂府詩的基礎上作了創新和改進,使五言詩文人化了。因此可以說,五言詩的高速發展期是在魏晉時期,大量優秀詩人的出現使得五言詩流行起來,比如山水田園詩人陶淵明的詩都是五言詩。五言詩在音韻和平仄變化上對後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甚至直接引導出了七言律詩的出現,同時也為五言詩的音樂化提供了條件。

唐代的詩人李白和杜甫的詩都有魏晉詩歌的影子,李白的詩歌內容上多有寫仙人的,比如《玉真仙人詞》、《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等等。杜甫的詩則是在內容上更加接近魏晉,白居易的詩內容通俗易懂,直白率真,更是深受魏晉詩歌的影響。

2.對後代文人骨氣的影響

嵇康為拒絕做官而與好友絕交,阮籍做官後每日醉酒佯狂,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劉伶的醉後何妨死便埋,魏晉風骨最重要的還是在精神方面的示範作用。前人中有寧可生活潦倒而拒功名的莊子、有以身殉國的屈原,魏晉文人則繼承了這種風骨和氣節繼承並傳承了下去,為成為後世文人的楷模。

在後代中有不願“摧眉折腰事權貴”的李白,有心懷天下用詩記錄歷史的杜甫,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有慷慨赴死的譚嗣同。唐代的諸公大聲提倡

“漢魏風骨”,越來越多的人看重讀書人的骨氣。魏晉以後的時期裡,非常多的文化名人作品裡都有魏晉文學的影子,他們羨慕前人的生活狀態,羨慕他們能用生命捍衛自己個性的精神。

是文人的狂歡還是時代的悲涼?聊聊“魏晉風骨”背後的內涵蘊意

陶淵明

四、總結

魏晉風骨雖然有服藥和士大夫不良的社會風氣等影響。但魏晉風骨使當時的文人不受儒家思想的桎梏,實現了思想上的解放。在文學上,承載併發揚了五言詩體,在音樂、繪畫、書法方面都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生活態度方面,他們雖然因對統治者不滿而避世,但是卻用行動張揚自己的個性,表達對生命的熱愛。在氣節方面,他們無懼自己的生死,用生命和世俗絕交。簡而言之,是生活的何等逍遙而痛快啊!

參考文獻:

1、《魏晉時期“建安風骨”研究》

2、《從〈世說新語〉看魏晉風骨》

3、《變態的魏晉風骨,病態的文人士子》

4、《魏晉風骨——千古風流人物永不朽》

5、《生命深處的低吟——魏晉風骨》

6、《易中天中華史——魏晉風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