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傳統企業轉型不了互聯網的最大根源在這裡!你是不是也踩坑了

我看過很多傳統企業說要轉型互聯網,可是過了幾個月,甚至是1-2年後再看,他們還是在原來的區域裡,沒有任何的跨度和變化,有一些做了嘗試的,就是粗略的嘗試了一把,然後就放棄了,就說轉型不成功,太難了。

我認為傳統企業無法轉型互聯網的原因,在於他們過度的把互聯網想象的太神奇,卻又抱著固有的觀念不放,只是想著把互聯網當做一個簡單的渠道,以為在線上砸廣告就能把自己的庫存,爛貨,再換個渠道賣出去,或者是隨便找幾個大學生開個淘寶店,就以為自己轉型了。

90%傳統企業轉型不了互聯網的最大根源在這裡!你是不是也踩坑了

可是,會上網,不代表會做互聯網,因為思考的邏輯和觀點還是原來傳統企業的思維,其實想突破這個思維障礙也很簡單,就是反過來想,如果互聯網企業要轉型到你的這個行業,他們有勝算嗎?這樣思考以後自然看的一清二楚。

比如前幾年特別紅火的互聯網餐廳,現在已經所剩無幾了,原因何在?就在於餐飲是傳統行業,用互聯網思維來做,無非只是解決了表層的注意力的問題,但從未改變餐飲競爭大,利潤薄,顧客主觀的問題,最後還是得落在口味、菜色和經營上,互聯網思維用流量帶來了一波熱度,大家會去嚐鮮,最後熱度過了,還是回到原來的選擇。

比如餛飩首選還是沙縣,拉麵還是吃蘭州的,無法改變什麼,最後能夠活下來的,還是按照這個行業的標準來做的,而不是什麼新模式改變了一個行業,即便是餓了麼,也不過是解決配送的問題,它的本質是一家快遞公司,送的是餐而已。

很多傳統企業,並未依照互聯網進行產品的重新匹配,還想著把原來那些線下賣到爛大街的產品,直接丟到互聯網上賣,既然線下都賣不動了,那誰又會在線上購買呢?

所以互聯網,有互聯網渠道能夠賣得動的東西,互聯網是一個以圖片、文字、互動、內容做為核心的載體,基於流量和信任,進行交易,做互聯網有三大流,現金流、信息流、物流,還有一個產品流,和線下一樣,都有流量的獲取成本,現金流的週轉效率,物流的抵達效率。

外加產品的渠道必買性,為什麼非要從線上買,而不去線下買?或許只有線上有,或許是因為線上方便、便宜,總得有一個理由,讓消費者從線上買這個產品的理由,這樣看著,很多傳統企業並沒有這樣的產品,所以他們的轉型,最終只是喊喊口號而已。

即便做個新的項目,還是用一堆舊思維的老頭控制了核心的思想,年輕人壓根發揮不了,所以互聯網更適合年輕人做,因為他們背後沒有一雙蒼老的手按著他們,更沒有喋喋不休的會議,扼殺他們的思維,從人,從盤,從基底,已經讓很多傳統企業無法轉型互聯網了,因為他們對互聯網就只想取好處,並未全心的相信年輕人,投入費用去做。

互聯網並不是什麼新東西,它也是線下的縮影,沒有商業頭腦的,不管在線下還是線上都是死路一條,所以大多數目前淘汰的都是靠運氣起來的那一批,而真正有實力的,哪裡需要什麼轉型,線下照樣做的好好的,而最後能夠轉型成功的,是那些自己願意做出變化的,為了適應互聯網的銷售做了互聯網匹配的產品,革新了內部團隊,投入了成本,乃至改頭換面做了新品牌的,把互聯網當回事,才能把互聯網做好。

很多老闆其實自己不懂互聯網,就想著找幾個年輕人來做,這種傳統的僱傭思維,是很難做好互聯網的,首先自己要重視起來,去了解互聯網是怎麼一回事,並且不斷的去嘗試,去試錯,才能夠轉型成功。


-END-

我是林碧兒,一直專研互聯網行業,從實踐中得知只有互聯網是現代人最好的機會,所以我專注互聯網,也提倡輕資產創業,歡迎關注我,專研個人輕資產創業、社群、短視頻、每天都有乾貨輸出。歡迎評論及轉發,助你早日實現時間自由、財富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