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動態」深圳醫院劉勇數次挽救新冠肺炎危重病人

「前線動態」深圳醫院劉勇數次挽救新冠肺炎危重病人

1 月 25 日大年初一,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劉勇接到要他支援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的通知。劉勇是深圳市重症醫學科專家組成員,參加過 SARS 和甲流的救治,他還是醫院多學科聯合 ECMO 搶救小組專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次日,在得到醫院的批准後,劉勇提著簡單的行李直接趕赴三院,投入到新冠肺炎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中。

「前線動態」深圳醫院劉勇數次挽救新冠肺炎危重病人

▲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劉勇

穿好防護服,戰鬥立即打響。此時的三院 ICU 病區正面臨著疫情期間的嚴峻形勢,救治壓力很大。新冠肺炎患者病情瞬息萬變,常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治療只能在以往的經驗上摸索。

剛進病區不久,劉勇便迎來了挑戰,一位例行 ECMO 的患者突發氣道大出血,出血部位不明,原因不明,常規治療無法改善,情況十分危急。劉勇查看病人後,推斷是罕見的無名動脈粘膜損傷," 這類損傷是由於患者無名動脈位置變異,出現於氣管套管與氣管前壁交界處。當氣管套管與氣管前壁反覆摩擦無名動脈粘膜損傷後出現大出血。處理關鍵是重新氣管插管氣囊加壓壓迫破損處,同時在切口處填塞凡士林紗布止血。" 劉勇在國外的文獻中見過類似的案例,自己也有過 3 次成功救治的經歷,他果斷提出了救治方案,並向救治組長馮永文教授彙報,治療組討論後,決定採納他的治療方案。效果很快顯現,患者的 ECMO 流量逐步上升,血壓慢慢穩定,氣道出血也漸漸停止,病情最終穩定了下來。

在值守的第三個夜班,劉勇又遇到了大搶救。一位患者心率突然飆到了 180 次 / 分,血壓驟降至 70/40mmHg,氧分壓在呼吸機支持下也只有 60mmHg,既往的檢查提示患者有心肌損傷。像這樣由新冠肺炎繼發的心肌損傷,在本次疫情的病例中常有發生,而且死亡率非常高,在治療方法上也沒有統一的共識。一般治療是用大劑量的利尿劑減輕心臟負擔,但劉勇發現患者的胸片炎症進展很快、血氧飽和度下降很快,高強度的呼吸機支持無效,憑他多年的經驗,感覺真正的問題還是在肺部,只有儘早實施 VVECMO(俗稱 " 人工肺 "),加強抗病毒,改善呼吸系統,心臟的問題才能解決。彙報給組長馮永文教授並得到批准後,劉勇與其他專家一同緊急為患者實施了 VVECMO,同時輸注新冠康復者血漿和補充膠體。奇蹟再次出現,患者心率恢復正常,氧飽和度上升,血壓趨於穩定,患者轉危為安,幾日後便撤離 ECMO,並脫離呼吸機。" 這些成功搶救的案例給我們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在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中,對肺部炎症進展過快、呼吸參數在呼吸機支持條件下仍迅速提高的患者,應及早實施 ECMO,加強抗病毒,可提高救治率。" 劉勇說。

臨床經驗來之不易,為了把這些寶貴的經驗分享出去,劉勇利用休息時間參與救治組關於新冠肺炎的撰寫工作,將本次疫情中中國社會各級防控管理模式和重症醫學相關的救治與防護經驗總結成文,發表在世界知名危重病雜誌《Critical Care》上,希望在全球抗擊疫情的戰役中,貢獻中國力量。


轉自 深圳晚報

深圳晚報記者 王宇

通訊員 田金飛 李一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