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護理學會科技獎”揭曉,45個獲獎項目花落誰家?

作為護理領域的大事,每兩年一次的“中華護理學會科技獎”頒獎總能引發行業內外矚目。

該獎項於2009年由科技部批准設立,成為政府備案的護理領域最高級別科技獎項。至今,該獎進行了6屆的評選,擁有很高的行業認可度。其中,歷經兩次對《中華護理學會科技獎獎勵辦法》的補充和修訂,使得評選規則日趨完善。

作為護理科技界獎勵先進、展示成果、交流信息的重要平臺,2019年11月10日,中華護理學會第九屆護理學術年會在京召開。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處長劉勇和中華護理學會理事長吳欣娟等出席會議。

健康界從現場瞭解到,第六屆“中華護理學會科技獎”共評選出45個獲獎項目。其中,東部戰區總醫院等10家醫院共同完成的“醫院內皮膚損傷橫斷面調查及護理干預的多中心繫列研究”項目獲一等獎。此外,14個項目獲得二等獎,30個項目獲得三等獎。

一等獎獲獎名單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揭晓,45个获奖项目花落谁家?

二等獎獲獎名單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揭晓,45个获奖项目花落谁家?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揭晓,45个获奖项目花落谁家?

三等獎獲獎名單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揭晓,45个获奖项目花落谁家?
“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揭晓,45个获奖项目花落谁家?“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揭晓,45个获奖项目花落谁家?

一如既往,本屆“中華護理學會科技獎”的獲得者於本屆學術年會開幕式環節上被頒發獎盃和證書,定格這一榮譽時刻。中華護理學會副理事長麼莉宣讀獲獎決定,副理事長吳瑛宣讀獲獎名單。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處長劉勇和中華護理學會領導為獲獎者頒獎。

解讀:這是一項什麼獎?

頒獎儀式後,健康界採訪了中華護理學會本屆“中華護理學會科技獎”的負責人,請她解讀該獎項的評選過程和最新特點。

健康界:“中華護理學會科技獎”設立的背景是什麼?

中華護理學會:護理科研成果是科技成果的組成部分。中華護理學會於2009年設立“中華護理學會科技獎”,每兩年評選一次。目的是鼓勵護理工作者投身到護理科研中,提升護理工作的科技含量。

健康界:該獎項的獲獎項目如何評選而出?

中華護理學會:為了評選更為科學規範,中華護理學會制定了《中華護理學會科技獎獎勵辦法》(下稱《獎勵辦法》),作為評審工作依據。至今,已經兩次對《獎勵辦法》進行補充和修訂,使其日趨完善。

秉承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每屆評審工作均分為資料審核、初評、終評、公示、理事長辦公會通過5個步驟。評審委員會涵蓋全國範圍內的臨床護理、護理管理、護理教育等領域聘請相關學術領域的專家。學會黨委紀律及法律顧問全程予以監督,最大限度保證所評選出的獲獎項目能夠代表我國護理科技最高水平。

第六屆“中華護理學會科技獎”共上報了174項推薦人選。學會分別於2019年9月20日、9月24日和9月27日召開專家評審會議,完成了對申報項目的初評、複評和終評工作。最終,評選出了上述45個獲獎項目。

健康界:第六屆“中華護理學會科技獎”的申報和獲獎項目,和往屆比呈現哪些新特徵?

中華護理學會:

和往屆相比,本屆科技獎的獲獎者更加年輕化,申報的項目也更具科技含量,具體表現是SCI論文的數量有所上升。此外,申報和獲獎的項目都與時俱進,老年護理、互聯網+護理等主題的論文比例有所增加。

新增16個專科護士臨床教學基地

會上進行了中華護理學會專科護士臨床教學基地授牌儀式。據瞭解,目前學會在北京及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有100個專科護士臨床教學基地。今年,又有來自15家醫院的15個傷口造口失禁專科護士臨床教學基地和和1個腫瘤專科護士臨床教學基地通過了中華護理學會前期的複評和複審。

9項護理團體標準通過審核

此外,會上舉行了護理團體標準發佈儀式。據悉,2018年,中華護理學會批准了《成人癌性疼痛護理》等17項團體標準立項起草。各起草組歷時近一年,幾經修改,最終《成人癌性疼痛護理》、《便秘的耳穴貼壓技術》、《住院患者身體約束護理》、《氣管切開非機械通氣患者氣道護理》、《化療藥物外滲預防及處理》、《認知障礙老年人激越行為非藥物管理》、《成人腸造口護理》、《成人氧氣吸入療法護理》、《醫療器械清洗技術操作》9項護理團體標準通過審核。

中華護理學會領導、常務理事、理事、各分支機構骨幹,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護理學會領導,第六屆“中華護理學會科技獎”獲獎者,以及護士代表等近千人參加此次大會。·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