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教育法”不可取,換這種交流方式,親子關係更加融洽

如果父母用強硬的態度告訴男孩:“你一定要沿著向北的方向走。”男孩卻沒有沿著父母說的方向走,而是朝南方向走。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父母換種方式,用和藹可親的口氣對孩子說:“寶貝,在北面有個動物園,我們想帶你去看小動物,但是你不可以亂跑,要聽媽媽爸爸的話。”這個時候孩子就會很高興地朝著家長說的方向走。

“命令教育法”不可取,換這種交流方式,親子關係更加融洽

男孩“吃軟不吃硬”的性格就是這樣,他希望父母把他當作一個懂事獨立的小大人,希望自己的意見可以被父母重視。

斯賓塞是英國著名的教育學家,他說過:下命令這種方式並不完全適用於孩子,在其他方法都失敗的時候才可以使用。要尊重孩子的意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是兩代人溝通的關鍵。和孩子之間的理解就是有什麼是事情的時候可以讓他參與其中,並且一起商量辦法。“

在孩子年紀還小的時候,父母凡事都要和他交流溝通,聽取他的意見。媽媽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只要讓媽媽高興,媽媽才給你買你想要的東西。“可是兒子怎麼做才能使媽媽高興呢?媽媽就要告訴兒子改掉身上的壞毛病,經常幫助媽媽做些家務等這些都是有效的。

“命令教育法”不可取,換這種交流方式,親子關係更加融洽

商量事父母與男孩之間相互瞭解,相互溝通的重要手段,可以讓雙方的意見都能被對方接受。商量,使雙方都得到尊重。那麼父母應該如何運用商量的方式來促進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呢?

01 用商量代替命令的口吻

假如,你想要孩子儘快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但是孩子想看電視,面對這樣的情況,你可以對孩子說:”是不是做作業的時間到了,老師佈置的作業多嗎?如果很多的話你做完一半後看一會兒電視,然後接著做好不好呀!?一定不要說:“快去做作業!”或者“你怎麼還在看電視啊?都叫你快去做作業,就是一點都不聽話。”

“命令教育法”不可取,換這種交流方式,親子關係更加融洽

假如你想要孩子幫忙做家務,例如掃地,對兒子說:“兒子,你看,地上都是灰塵,能不能幫媽媽大地打掃乾淨,做家務可以鍛鍊身體呢。”一定不要說:“趕快去打掃衛生,一定要打掃乾乾淨淨。”

協商的口吻對孩子來講使非常重要的,如果做事之前父母與孩子溝通協商,而不是命令強迫孩子去做,這樣孩子會覺得自己的感受受到尊重,從而聽你的話,親近你,信任你。因此,如果家長希望孩子完成一件事情,可以用商量的口吻代替命令。

02 與你的兒子達成協議

如果你的孩子多次犯錯誤,你希望孩子改正錯誤,強制的方法往往不能達到預想的後果,父母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嘗試和孩子“約法三章”來糾正孩子的錯誤。用“約法三章”的方式來限制他的不良習慣。值得注意的是,和孩子“約法三章”達成協議一定要孩子內心接受,否則會適得其反,達不到效果。

假如兒子看上了一個價格昂貴的玩具,超過父母支付能力以上。面對這樣的情況,父母要想出既不傷兒子的心又能使兒子聽話的辦法。比如對兒子說:“寶貝,如果你真的想這個昂貴的玩具的話,那你一定要做一些事才行,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你要做一些二讓爸爸媽媽高興的事情,比如改掉你身上的壞毛病,爸爸高興了就會攢錢給你買,你什麼時候改掉了壞習慣,什麼時候給你買這個玩具。“


“命令教育法”不可取,換這種交流方式,親子關係更加融洽

這樣和兒子達成協議,在制止兒子見什麼要什麼行為的同時,又能讓他改正缺點的意識。如果孩子真的很喜歡這個玩具,他就會為了這個心儀的玩具而改掉缺點。

面對孩子的需求下,父母對孩子有時候總提出很多要求,但是父母提的要求要切合實際,不要提出超出孩子能力範圍的要求。如要孩子在期末考試成績每科達到100分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像這樣的情況下,對於成績一般的孩子來說,考試成績每科都要100分是比較困難的。父母可以降低要求,在孩子每一次的考試中都進步10分來獎勵孩子。這樣孩子既不對父母的要求太嚴苛而傷心,還能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成績。

“命令教育法”不可取,換這種交流方式,親子關係更加融洽

03 用商量的口吻來處理親子衝突

男孩經常會因為和父母意見不合而產生衝突,這個時候,父母不要用自己的想法來壓制孩子的想法,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父母不要總認為自己經歷的多,想法就是對的。讓男孩放棄自己的想法。事實上,父母越是這樣做,孩子越是不願意聽父母的意見。這樣會使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不斷惡化。

“命令教育法”不可取,換這種交流方式,親子關係更加融洽

發生衝突的時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尊嚴,不希望被人約束,而自尊心和叛逆心強烈的男孩更是如此。所以,聰明的父母總會用商量的話語和孩子進行協商,讓男孩知道父母重視他的感受,這樣,男孩就會高興地接受父母的意見。

04 男孩自己的事情,父母不要強行干涉

隨著男孩的成長,他們往往會希望父母把他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讓他可以做某些事情,不需要父母的干涉。

例如,男孩在學校交什麼養的朋友,男孩的穿衣打扮……父母應適當給男孩一些意見,讓孩子要學會辨別朋友的好壞,儘量讓孩子向優秀的人學習。不要過多幹涉孩子交友範圍,只要對孩子講述一些利害關係,要相信孩子,聰明的孩子都會處理好交友選擇。

“命令教育法”不可取,換這種交流方式,親子關係更加融洽

因此,父母對男孩總不能把他看作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孩來對待,凡事都幫孩子處理,幫孩子做決定。過多的干涉孩子的生活,孩子會因為這樣做而厭煩父母,造成了不願再與父母溝通的意願。這樣父母是得不償失。聰明的父母是;當他們與孩子有著不同的觀點時,給孩子傳達自己的觀點時總是用商量的語氣來和孩子探討。凡事都要三思而後行。

歡迎轉發分享,記得收藏哦!我是豆媽,多年學習育兒知識,也是一個寶媽。關注@豆媽育兒親子說 ,為你帶來更多的育兒知識,有問題大家一起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