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尼私會被舉告,鄭板橋妙判:一半葫蘆一半瓢,合來一處好成桃

僧尼趁夜幽會,被人捉姦告上縣衙,鄭板橋:還俗!結婚!”僧尼私會被舉告,鄭板橋妙判:一半葫蘆一半瓢,合來一處好成桃!

僧尼私會被舉告,鄭板橋妙判:一半葫蘆一半瓢,合來一處好成桃

名人雅士,做派與常人不同,清代書畫家、文學家,“揚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鄭板橋,為人處世之舉,就大異常人。鄭板橋祖籍蘇州,出生於江蘇興化一個沒落之家,生母與繼母在他未成年前都相繼去世,是乳母給了他母愛補償。

鄭板橋的科考之路並不順利,雖然20歲考取了秀才,但直到40歲才中舉人。44歲參加禮部會試,中貢士,五月,於太和殿前丹墀參加殿試,中二甲第八十八名進士,為賜進士出身,特作《秋葵石筍圖》並題詩曰“我亦終葵稱進士,相隨丹桂狀元郎”,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僧尼私會被舉告,鄭板橋妙判:一半葫蘆一半瓢,合來一處好成桃

年過不惑的鄭板橋,雖然有了賜進士出身,但是,仕途與科考一樣,一如既往地不順,在京發展無望,他只得南歸揚州,直到乾隆七年春,49歲的鄭板橋外放為範縣令兼署小縣朝城。鄭板橋任範縣知縣期間,重視農桑,體察民情、興民休息,百姓安居樂業。四年後,鄭板橋自範縣調署濰縣,61歲時,以為民請賑忤大吏而去官。去官以後,板橋賣畫為生,往來於揚州、興化之間,與同道書畫往來,詩酒唱和。

僧尼私會被舉告,鄭板橋妙判:一半葫蘆一半瓢,合來一處好成桃

鄭板橋任山東濰縣縣令時,曾判過過一樁“僧尼私戀案”。一天,鄉紳將一個和尚和一個尼姑抓到縣衙,嘈嘈嚷嚷地說他們私通,傷風敗俗。原來二人未出家時是同一村人,青梅竹馬私定了終身,但女方父母卻把女兒許配給鄰村一個老財主做妾。女兒誓死不從,離家奔桃花庵削髮為尼,男子也憤而出家。誰知在來年三月三的濰縣風箏會上,這對苦命鴛鴦竟又碰了面,於是趁夜色幽會,不料被人當場抓住。

僧尼私會被舉告,鄭板橋妙判:一半葫蘆一半瓢,合來一處好成桃

鄭板橋聽後,動了惻隱之心,遂判他們可以還俗結婚,提筆寫下判詞曰:

一半葫蘆一半瓢,合來一處好成桃。

從今入定風歸寂,此後敲門月影遙。

鳥性悅時空即色,蓮花落處靜偏嬌。

是誰勾卻風流案?記取當堂鄭板橋。

鄭板橋成人之美的判決,一時在濰縣傳為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