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來看農村是怎麼洗澡的。


這個問題瞬間勾起了我兒時的回憶……記得8、9歲的時候,那時在農村還沒有說流行給家裡蓋洗澡間的。媽媽買了一個很大的塑料桶(現在那個有年代的塑料桶還在我家裡放著呢),在柴火灶上燒好的熱水,兌成溫水後倒入塑料桶裡,我就坐在桶裡面洗,冬天裡冷,有時還會在桶旁邊放個碳盆取暖。夏天的話比較簡單一點,直接在屋外比較隱秘一點的地方,直接沖澡啦。

再大一點的話,隔壁鄰居有的開始興建洗澡間了,由於我父母那個時候常年在外務工,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回來呆幾天,就因為這個原因總感覺家裡的一些基礎設施比別人家的都要晚一步到位。

大家來看農村是怎麼洗澡的。


有一年過年前我去鄰居家蹭了一個澡,在裡面洗的那個酸爽,我是左搓搓,又搓搓,我只知道我進去的時候天還亮的,再出來時天都快黑了,看到洗澡間外那流的一條條帶白色泡沫的汙水,我都佩服我自己,估計那會鄰居也傻眼了吧,哈哈……現在再回憶起那一段,我都覺得丟人又好笑……哎……

後來隨著我跟弟弟兩人長大,越來越覺得洗澡間的重要性,塑料桶已經裝不下我們了,在外面洗澡也開始覺得害羞起來了,就會跟爸媽抱怨起沒有洗澡間的不方便。有一年趁爸媽在家休息的時間比較長,我們蓋了一個簡易洗澡間,沒有裝修,只有一個小小的毛坯間,但也很滿足啦,總算有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小小淋浴房了,終於告別塑料桶,可以洗個舒服又幹淨的熱水澡了……(唯一的遺憾是,這時還是得自己燒了熱水拎進去洗)。

大家來看農村是怎麼洗澡的。


總的來說,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就是得看你用什麼樣的心態去調整了,沒有條件的話,咱就搭個簡單點的洗澡間嗎,能遮風擋雨,能保護隱私就好了呀!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