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发布》承认陕西是“炎黄故里”是一种进步


3月10日《郑州发布》发文:“据说,黄帝族和炎帝族最早居住在陕西”。这既是郑州官方对历史的尊重,也是一种纠错,确实值得点赞。

曾几何时,徐光春先生抛出了《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靠宣传争历史,靠“百度百科”创造历史,搞的史学界乌烟瘴气。


《郑州发布》承认陕西是“炎黄故里”是一种进步

曾几何时,徐光春先生提出“新郑是黄帝出生成长建都立国之地”,并算出黄帝的生日和活了118岁被传为笑谈。徐光春在极力弱化陕西黄帝陵崇高历史地位的同时,甚至倡议把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上升为唯一国祭,后遭著名历史学家方光华先生发文质疑抨击后才悻悻然作罢。


《郑州发布》承认陕西是“炎黄故里”是一种进步

曾几何时,徐光春先生抛出“中原河南论”,用河南代表中原,以河南自比中原,把广大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全部集河南于一身,努力打造“老家文化”的“河南文明中心论”。这看起来很想给河南添彩,实则遗害无穷。

《国语•晋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这是史书关于黄帝的最早记载。据专家考证姜水姬水都在渭水流域,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世代通婚。

从《国语》《史记》《中国通史》到现在的中学课本,从郭沫若、翦伯赞、徐旭生(河南籍)、蒙文通、傅斯年、白寿彝(河南籍)、严文明、方光华、赵世超(河南籍)、沈长云、方志远等史学大家的论述,到近现代无数的仰韶考古发现和最新的分子人类学、遗传学、语言学等研究可以证明,黄帝部落发源于渭水流域的黄土高原,是原始西羌的一支,和藏人具有共同的祖先,共用“汉藏语系”。黄帝部落发源于渭水流域的姬水,安葬于桥山黄帝陵是史学界的公论。黄帝陵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具有几千年的官方祭祀传统,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精神标识。从历史到文化,在桥山黄帝陵举行的拜祭祖宗大典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排他的,也是唯一的。新郑方面所谓的“黄帝故里说”是经不起推敲的,是不被承认的;说“新郑是黄帝的出生成长建都立国之地”纯粹是罔顾史实的信口雌黄;给黄帝定生日更是对“人文初祖”的亵渎。


《郑州发布》承认陕西是“炎黄故里”是一种进步

河南自古以来都是以长安为中心的中原王朝的附庸,关中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和核心,长安是中原文化的代表和标识,没有长安何谈中原?关中是中国的地理原点、历史原点和文化原点,是周秦汉隋唐五大中原王朝的长期建都地,是中原帝国的心脏。河南文化不能代表中原文化,河南更不能以中原自比。中原文化就是以长安为中心、以洛阳为副中心、以周秦隋汉唐五大中原王朝为主轴,以关中为核心的雍洛地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衍生出的文化总称。无论从宏观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还是文化方面讲,中原是以关中为中心来构建的,是和周秦隋汉唐五大中原王朝相对应的。洛阳以东属于华北平原,那叫平原,不叫中原,中原必须是四塞之地,从传统史学讲,郑州不属于中原,更不属于黄河流域。黄帝是诞生在黄土高原的华夏始祖,和淮夷之地的新郑八竿子打不着。

炎黄故里,大美陕西!陕西是炎黄二帝的出生地,也是炎帝陵和黄帝陵所在地。陕西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核心发源地,是中国百分之八十以上姓氏发源地,是中国人的祖根地。著名考古学家、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先生说 :“渭河孕育了中华文明”。著名学者易中天先生说:渭河泾河就是中国的“两河流域”,其夹角周原就是华夏族的祖根地,是中华文明之基。

罔顾史实、戕害历史的人永远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之上!正本清源,匡正史纲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伪故里不长久,应该尽快拆除,还新郑青山绿水!

最后祝愿2020年4月4日清明中华大祭祖•黄帝陵公祭轩辕黄帝大典取得圆满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