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大数据"时代,你怕了吗?

常言道,知识就是力量。而现在,我们可能要说“数据就是力量

”。数据主义正是当前社会与政府内部争论的原因。

随着社交媒体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现在的个人数据变得极易被获取。想要知道别人的穿着、听的音乐、以及他们生活、工作、用餐、度假的地方,或者其他更多信息。你可能只要快速浏览一下他们的社交媒体账号,就能得到大部分信息。并且他们手机上的其他App也会持续获取这些信息。

对部分人来说,这涉及到严肃的个人数据隐私问题;而有些人则认为,它预示着一个更光明、自由的未来的开始。这被称为数据主义。

拥抱

// 什么是数据主义?

"数据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2013年,当时David Brooks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he Philosophy of Data》的文章。这篇文章,检验了数据在过去十年内,如何被用来验证(或推翻)人们对世界根深蒂固的假设。

这个词后来被历史学家Yuval Noah Harari在《未来简史》一书中使用。《未来简史》中,数据主义把宇宙看作一个数据流系统,而对象和人的价值是由他们处理数据的能力决定的。曾经,人类是地位最高的数据处理者,但现在新的机器和算法正在取代我们。

对数据学家来说,大数据在宇宙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套用一句科幻流行语,数据必须流动。

根据Harari的说法,发展下去,很快大数据的算法会比人们更了解他们自己。类似亚马逊这样的网站会追踪你的购买习惯——你的购买订单、搜索历史、愿望清单,甚至是与朋友的聊天记录——然后用这些数据来给出购买推荐,其精准度惊人。

他最后提出了一个相当尖锐的问题:"

当无意识但高度智能的算法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时,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将会有什么变化?"

拥抱

// 大数据与生活的相关性

如何利用大数据是许多体系的重要部分。我们已经讨论过大数据是如何定制化个人网购体验的。另外,它还决定了你可能会看到的广告推广。

包括简单地根据你的IP地址以确保你收到来自当地企业的广告,再到更复杂的追踪你的搜索历史以推荐相关产品。例如,如果你经常搜索与日本有关的信息,你很可能会看到日本旅游折扣的弹窗广告。

// 对大数据的担忧

大数据还被用于更严肃的方面,比如政治圈。在2016年英国的欧盟公投出现争议时,加拿大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ctia调用Facebook中8700万的个人资料推出了针对性的广告。一些政治评论家认为,虽然影响到底多大还没有确定,但这种有针对性的宣传的确导致了脱欧阵营最终以微弱优势获胜。

出于对个人数据及其使用的担忧,欧盟起草并通过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这意味着在其管辖范围内运营的公司必须公开透明其如何收集、使用和分发数据。此外,它要求在使用前得到个人的同意。否则将面临16亿美元的巨额罚款。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登陆网站后会不断收到网页cookies通知的原因。

// 大数据的优点

然而,抛开对大数据的担忧,其为一些方面的确提供了帮助。

例如,正是利用大数据,地图软件才能避开拥堵,为你顺利导航。另外,有时,只要注意有多少人在搜索引擎上搜索疾病的症状,就可以比专业医疗机构更早地预测疾病。

数据专家考虑的更深入,他们认为,通过公开所有的个人数据,可以更好地造福人类。

例如,如果所有的医疗数据都可以在网上被免费搜索,病患只需要搜索相关条件就可以找到自己对应的类似案例,这将极大地加快对治疗方法的研究。数据库越大,就越容易找到对应样本,得到答案。

试想如果一个潜心科研的人能够快捷地获取全世界的数据。他将会额外增加多大的可能性?

拥抱

// 企业与消费者的冲突

面对大数据,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消费者对暴露个人隐私的担心。个人数据将能够被陌生人获取,这其实挺可怕的。

还有一种担心是大数据可能被用来操纵人们,无论是向他们推销不必要的商品,还是向他们推荐谋求公职的政客。这种担心并非是空穴来风。

另一个问题是,这些数据信息属于谁?是信息相关的人,还是收集数据的公司?未来有没有可能Facebook会开始向你收取访问自己数据的费用?根据数据所有权的法律,这并非不可能。

还是我们应该遵循数据主义的规则,让这些数据自由地传播,对每个人公开,让每个人使用?

毕竟,数据公开化确实有好处。企业可以更好地做产品推广以迎合消费者的偏好。更易获取的医疗信息将能帮助拯救更多生命。研究和创新也会变得更容易。

// 预测大数据的未来

归根结底,这是有关依赖性的问题。人们比起过去更依赖数据信息。20年前,根本无法想象你会向全世界宣布你在哪家餐厅吃饭,你目前在干什么,或是你刚刚抵达某个度假目的地。

但在今天这个充斥着社交媒体的时代,公开记录我们的生活已经成为常态。不过愤青们是否有也有质疑的理由?谁知道我们的数据信息在未来会发生什么,或者它会被如何使用?

拥抱

无论大数据是一只需要被释放的囚鸟,还是一只需要被牢牢锁住的危险野兽,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