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次中国出现危机都喜欢启动大基建?

表面上看都是基建,但基建和基建是有区别的。

这种区别不仅仅体现在基建的领域,更重要的是基建的战略目的不同。

我们与2008年相比,时代背景不同,基建的战略目的就不同。

为什么每次中国出现危机都喜欢启动大基建?

2008年:

处于第五次康波周期的衰退期。美国是技术先导国,中国为技术追赶国,表现为信息技术在中国范围内的全方位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引领世界经济发展。

我们的生产要素价格低廉,出口换汇能力强,使我们具备了资本要素=>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全社会生产效率,又促进了全社会生产成本降低=>表现为GDP高速发展,人均收入提高=>因此我们才得以开启了以房地产拉动基建时代=>基建的建设又进一步促进了全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这就是我们在高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那么此时的基建目的是追赶,尽力完成城市化。错过此机遇,就再也没有了。这是第五次康波周期衰退期赐予我们的机遇,也是我们的使命。

2020年以后:

为什么每次中国出现危机都喜欢启动大基建?

处于第五次康波周期的衰退转萧条的转换期。而萧条期是孕育引起下一次回升期的技术发展的关键。

而前四波康波周期表现如下:

前四波康波周期

第一波周期造就了大英帝国,第二波、第三波、第四波逐步早就了美国的强大。而在第五次康波周期中,中国已经逐步追赶上。

那么未来,我们比拼的就是谁能抢占第五波康波周期的回升期。因此我们不难得出,此次的基建,必然是新基建,其目的是孕育下一次技术发展,抢占先机。

谁赢得先机,谁将在未来引领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