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古羅馬“哈德良長城”,探索哈德良實行的邊境政策及價值影響

導引:

公元117年,被譽為羅馬帝國“最佳元首”的圖拉真皇帝逝世。

圖拉真皇帝可謂開創了古羅馬帝國的鼎盛時期,屆時帝國的疆域已東從波斯灣(今土耳其)起,西至大西洋如(今西班牙),南至非洲北部,北達今貫穿歐洲西部的萊茵河,可謂是橫跨歐、亞、非三大洲。

圖拉真彌留之際將羅馬帝位傳給了其41歲的養子哈德良。哈德良出生在羅馬帝國的西班牙行省,屬於圖拉真的遠方表親。但是由於哈德良在圖拉真生前擔任大將軍一職,發表的對時政的一些理解與軍事上的卓越能力,深受老皇帝圖拉真的青睞,由於圖拉真的一路提攜,最後被立為了皇位的繼承人。

事實證明,圖拉真沒有選錯繼承人。因為哈德良在早年巡遊當時隸屬羅馬行省希臘的經歷,使得哈德良深受了希臘哲學文化的薰陶,使得哈德良成為了一位具有順應歷史發展趨勢的皇帝。圖拉真皇帝執政後,為了維護好圖拉真留下的帝國版圖,他沒有選擇與圖拉真皇帝一樣的對外軍事征服戰略,而是採取了以往不同的軍事策略及邊境政策。

哈德良致力於軍事防禦,奉行和平政策,轉攻為守,在羅馬的邊境修築了世界聞名的“哈德良長城”。進一步的鞏固了羅馬帝國邊境的安寧,從而讓羅馬的內政得到進一步的喘息,正因為哈德良皇帝實行的軍事政策及邊界的防禦策略,使得在圖拉真帶領下已經是鼎盛時期的羅馬帝國又前進了一步,所以後世也稱哈德良為羅馬帝國史上“最有作為的皇帝”。

透過古羅馬“哈德良長城”,探索哈德良實行的邊境政策及價值影響

哈德良時期的羅馬帝國疆域圖

1、哈德良長城的建築背景

繼位後的哈德良深知如今羅馬帝國需要的和平時期的穩定發展,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保證邊界地區的穩定太平,所以哈德良經常以巡遊之名,前往帝國的邊境地區視察情況。哈德良皇帝發現由於帝國的邊境太過漫長,而因為老皇帝圖拉真時期的常年征戰的原因,導致國內空虛,軍隊數量有限,而漫長的邊境線更是加大了部隊駐守難度。

而在帝國的北方邊界,由於遠離羅馬的行政中心,所以經常遭到北方蠻族的騷擾侵略。而由於帝國部隊的空虛,導致北方的邊界線一直處於不太平的狀態下,所以哈德良決定建造一道屏障屹立在北方邊界線,從而隔斷外敵的騷擾。這個屏障就是與中國古代秦朝萬里長城相似的西方百里長城,也被稱為哈德良長城。

《哈德良傳記》作者埃裡烏斯·斯帕提安努斯記載:哈德良建造長城是為了把羅馬人與野蠻人分隔開來。

而事實證明,哈德良長城屬實起到了這一作用。哈德良長城從公元122年開始建造,歷經十年,經由羅馬帝國的六個軍團同時分段修築而成。它東起泰恩河口,西至索爾維灣,婉轉攀附在英格蘭海峽的山脈之間,將帝國與北方蠻族橫腰攔斷為兩部分,全長118公里。雖然與秦朝的萬里長城相比,顯得差點意思,但是在當時西方,哈德良長城仍然算是一項巨大的工程。

透過古羅馬“哈德良長城”,探索哈德良實行的邊境政策及價值影響

哈德良長城遺址


另外,全長118公里的哈德良長城上卻分佈著17個堡壘,每兩個堡壘之間還有著兩個“瞭望塔”,堡壘裡的駐兵和瞭望塔的駐兵相互配合,共同應對緊急情況,構成了哈德良長城的機動防線,更守護了羅馬帝國漫長的邊疆長達三百餘年。

2、哈德良長城的價值影響

《哈德良長城》作者布瑞茲·大衛的記載:哈德良長城即可讓軍隊監督小規模的人口流動,防止小型襲擊,阻礙大規模的進攻,又可鼓勵防禦線以內行省的和平發展。

從上面記載可以看出,哈德良長城在軍事上可以監視帝國邊界的北方蠻族部落,可以有效的防止外敵的襲擊。更可以充當軍事通道與軍事障礙,遇到有大規模額襲擊,可以利用城牆的阻隔,軍團從側翼包抄,從而形成合圍之勢,將入侵的敵軍殲滅。而修築如此巨大的防禦工事,也像北方很多敵對部落證明了帝國的實力,起了很大的戰略威懾作用。

透過古羅馬“哈德良長城”,探索哈德良實行的邊境政策及價值影響

哈德良長城復原圖


在內政上,哈德良長城更起到了政治威懾的作用。不管是北方的部落民眾還是羅馬行省的居民,從此要進入還是要離開羅馬帝國,都要面對長城這道人工障礙。使得人口的流動完全在帝國的監視之下,導致很多圖謀不軌的南北民眾,聯合上受到了一定的阻擾,從而也穩定了帝國的內政。

小結:

從上可以看出,哈德良長城帶來的價值影響是軍事戰略上的威懾,使得外敵不敢輕易的騷擾帝國的邊疆。內政上由於長城有效阻斷了南北居民的交往,使得很多圖謀不軌的民眾無法有效的聯合,從而起了穩定內政的價值。有了邊境的和平及內政的穩定,從而為羅馬帝國的經濟創造了積極的發展條件,使得羅馬帝國在頂峰的時期又向前進了一步。這些都和哈德良長城的建成有著環環緊扣,密不可分的關係。

透過古羅馬“哈德良長城”,探索哈德良實行的邊境政策及價值影響

歷史上的哈德良


3、哈德良在位時對羅馬帝國邊境政策的貢獻

羅馬帝國的繁榮與圖拉真時期不斷的對外戰爭擴張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帝國在不斷地戰爭中得到的財富,土地,使得帝國不斷的走向繁榮的頂峰,由於圖拉真皇帝非常的在乎自己的身後名,很希望在他統治下的羅馬可以將領土擴展到有史以來最大。事實證明,圖拉真皇帝做到了。

《後漢書.西域傳》:“大秦國……在海西,亦云海西國。地方數千裡,有四百餘城。小國役屬者數十……其人民皆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

從上面史料可以看出,圖拉真時期的羅馬帝國被稱為“西域大秦”,可以看出疆域的廣闊及經濟上的鼎盛。然而在不斷的擴張戰爭中,也消耗了帝國的大量的財富,而當時還是一名前線將軍的哈德良,更是深知羅馬帝國所處的困難境地。哈德良繼位後,徹底改變了圖拉真時期的戰略想法,終止了帝國的對外擴張戰爭,轉攻為守,實施和平政策,極力發展帝國內部經濟。

透過古羅馬“哈德良長城”,探索哈德良實行的邊境政策及價值影響

羅馬帝國圖拉真時期疆域圖

哈德良繼位後,因為之前經常在前線,深知羅馬帝國由於不斷的對外戰爭,國力已經支撐不起繼續的對外戰爭了。也正因為如此,圖拉真時期打下來的漫長的帝國邊界,也是很

難首尾兼顧的,在加上西部、北部的邊界的蠻族部落對帝國的騷擾日益加重。在這種情況下,哈德良繼位後,首先就放棄了相對情況好些的東部地區。並且將土地的控制權都還給了原先的地區統治者,更與當地部落簽署了和平條約,有各個部落的駐守,不僅使得帝國東部的邊界上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安全屏障,也使得哈德良可以將大部分的軍隊調往情勢相對複雜些的北方邊疆駐守。

哈德良為了使帝國的軍隊能長期保持高昂的士氣而不至於懈怠,他在位的時候,經常以巡遊的名義來往於各個行省之間,為的就是時刻能監督到帝國邊境的情況。由於哈德良以往當將軍的經歷,使得他對外界的威脅有著很強的敏感性,所以他在改革邊境政策的同時,也進行了軍隊中的改革。哈德良建立了一支由騎兵和步兵組成的輕便快捷的特別機動部隊,用於及時的巡查邊境和偵察活動。從羅馬帝國的軍隊從以往的對外征戰的轉變為了帝國的保衛部隊。

透過古羅馬“哈德良長城”,探索哈德良實行的邊境政策及價值影響

哈德良時期騎兵戎裝圖

結語:

從上可以總結出來,哈德良皇帝通過修築長城,使得有效的阻擋了外敵的侵犯,從而創造了邊疆的和平,和平的邊界為國內穩定的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基礎。一些列的蝴蝶效應使得已經處在鼎盛時期的羅馬帝國又前進了一步。

西方學者稱哈德良皇帝為:“和平的締造者,因戰爭精疲力竭的帝國恢復者”。

哈德良又通過施行轉攻為守的邊境政策,通過放棄帝國東部的一些領土,將騰出來的帝國的軍隊調往了安全情勢較為嚴重北方邊界,有效的維護了帝國邊境的穩定。哈德良這一和平政策的推行,不僅使其執政的21年的時間裡沒有發生過一次大規模政亂,更為後來的帝國統治者開創了新的對外政策的基礎,為羅馬帝國以後的繁榮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最後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