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建立的南明为什么无法变成,东晋或南宋那样的偏安政权

公元1644年及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明自古就有天子守国门,君万死社稷的崇高气节,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但崇祯皇帝之死并不代表,大明王朝276年的统治,就此结束。大部分的明朝宗室以及文武大臣逃到淮河长江以南。南方的半壁江山,仍以大明为正统。清军入主中原两月以后,崇祯皇帝的堂兄福王朱由崧,即皇帝位,改元弘光。而这个偏安江南的弘光朝廷,历史史称南明。


1644年建立的南明为什么无法变成,东晋或南宋那样的偏安政权

1644年4月局势

历史仿佛在重演,当时南明所面对的形势与东晋,南宋如出一辙,这三个王朝都是受战乱祸,独占半壁江山,凭借长江黄河天险阻挡住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养精蓄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明末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改变,雇佣关系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促进了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物力,财力充足。按常理来说南明朝廷做不到恢复全盛时期的大明王朝,也不会输给同样偏安的东晋与南宋,然而弘光王朝存活不到一年,就分崩离析。清军快速南下,南京陷落,弘光帝被俘获。南明的地盘不断缩小,只剩下西南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在清军不断的攻占中,1645年六月,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等人的拥立下在,福州称帝,史称隆武帝。不久清军迅速占领东南大部。隆武帝绝食而亡。明朝宗族则在西南地区拥护,桂王,朱由榔为帝,年号永历。1662年吴三桂在昆明,将永历帝与太子朱慈煊弑杀,明朝正统至此结束,共计18年。317年东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建立偏安政权,于420年宋公刘裕废除晋恭帝,建立刘宋,东晋灭亡,共存于103年。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幸免于难,定都南京应天府,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战败,宋末帝赵昺跳海而亡,南宋灭亡共计149年。三个王朝同样的命运,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局。

1644年建立的南明为什么无法变成,东晋或南宋那样的偏安政权

1664年局势

西晋五胡乱华,南宋靖康之耻,南明清军入侵,东北崛起的女真部落,是胡人金人难以比翼的,努尔哈赤统一女真部落,建立后金,扫平蒙古与朝鲜用了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在于明朝的战争中不断占据上风。满清入主中原以后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肃清了残存的农民起义军与明朝势力。清军推行汉化政策,追着明军一路猛打,并于1645年攻破南明弘光朝廷。而西晋是由于八万之乱,游牧民族入侵,他们各成势力,忙着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没去理会东晋。金人攻打北宋,也是想抢夺粮食,财产,人口。没有打算治理占领的北宋土地。扶持北宋太宰张邦昌所建立的傀儡政权,“大楚”,就回草原而去,南宋得以偏安一隅。五胡与金朝没有像满清那样有占据中原,统一华夏的雄心。这才是南明无法像东晋,南宋那样长时间偏安一隅的外部原因。


1644年建立的南明为什么无法变成,东晋或南宋那样的偏安政权

南宋局势

逃到江南的南明宗室大臣们,不思进取,在皇位的继承上开始勾心斗角,东林党人反对朱由崧继承皇位。朱由崧通过联合总兵掌握军权,宣布继位,后在内斗中弘光王朝就垮台了。东晋,南宋都积极出兵,收复失地。民族英雄岳飞抗金助宋收复了襄阳,护卫了南宋都城。 南明的快速灭亡在于外有以汉治汉的满清,内有勾心斗角不思进取的朝臣,无所作为的皇帝,造成的。

1644年建立的南明为什么无法变成,东晋或南宋那样的偏安政权

东晋局势

最后小编想说:历史浩如烟海,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欢迎点击下面小编的其他历史文章。以史为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