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穷小镇走向全国,再到市值千亿这是怎样的一个创业奇迹

海底捞是把培养合格的员工的工作称为"造人"。创始人张勇说:"创新在海底捞不是刻意推行的,我们只是努力。"

1爱闯荡的创始人

初中毕业的张勇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早早就出去闯荡,一心想干大事的他留意到四川人对火锅的热爱,于是他从做街边串串火锅开始生意虽小但是却让张勇赚了钱。但是他没有满足现状,1994年张勇和妻子以及合伙人施永宏和其妻子共同凑了8000元在四川简阳县开了第一家火锅店,取名叫"海底捞"。

从贫穷小镇走向全国,再到市值千亿这是怎样的一个创业奇迹

2极致的服务,带来忠实的客户

海底捞不像其他火锅店只提供火锅餐饮,在海底捞吃火锅下雨天可以提供雨伞,在等餐的时候可以提供水果点心,正是这些无微不至的服务让海底捞留住了许多的顾客。在张勇的带领下海底捞在简阳已是声名鹊起。

3敢于开拓的精神

随着海底捞的规模逐渐增大,张勇也把眼光放在了更远的地方。1999年,张勇把走向全国的第一家分店开在了西安,海底捞店的位置开在了大雁塔北广场,通过张勇的积极改变经营的方式其生意迅速的红火起来。不久,张勇又在西安开了三家店。

从贫穷小镇走向全国,再到市值千亿这是怎样的一个创业奇迹

但真正让海底捞打响品牌的是2003的非典时期,受非典的影响海底捞的生意极为惨淡,为了改变现状,海底捞决定退出海底捞外卖的服务,在当时火锅店上门服务可是绝无仅有,正因为如此海底捞还上了《焦点访谈》的创新专题的报道,在非典过后海底捞的名声也是家喻户晓。海底捞也因此赚足了眼球,在西安已经是火锅界的领头羊。

从贫穷小镇走向全国,再到市值千亿这是怎样的一个创业奇迹

而此时的张勇将眼光投向了更远的市场——北京,然而这个提议却被其他的合伙人给否定了,原因是北京的火锅店种类多竞争压力大再加上北京的房屋租金过高,如果海底捞没有较好地生意很可能血本无归。看着合作伙伴都不愿意投资张勇索性自己一个人干"革命",2004年海底捞的北京第一家分店正式开业,虽然开始没有什么人群的关注但是凭着海底捞的特色化服务很快海底捞就引起了许多消费者的注意,渐渐的海底捞在北京站稳了脚步。


4不走寻常路

同其他火锅店的经营模式不同,海底捞选择的是直营连锁的模式虽然前期扩张的较慢,但是这种模式带来的好处是稳步增长,不仅如此海底捞的食材、底料、人力资源、物流配送、专修等都是公司的独立环节。这些独立运作的部门不仅为海底捞提供服务,还为其他餐厅提供服务。一体式的服务让海底捞走的更快和更远。

从贫穷小镇走向全国,再到市值千亿这是怎样的一个创业奇迹

2018年9月26日,海底捞国际控股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而此时的张勇夫妇身价为600亿。2019年9月张勇已138亿美元的身家成功问鼎新加坡的首富之位。而海底捞的故事还将继续,这小锅汤底的文化还将吸引更多的人驻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