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成長,來自於日常的“時間管理”

高效成長,來自於日常的“時間管理”

​本文共計6327字,“我是如何高效的管理時間”。

這是智遠的第071篇成長筆記的分享。

“勤奮不一定效率

要聰明的利用“時間管理”。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於時間管理的理解有所誤區,認為通過各種“時間管理的軟件”就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而實際中,單純的增加效率的快慢,只會讓自己變的更忙。

當然你也肯定感嘆過自己為什麼時間不夠用,前些天看到一個特別有趣的問題:“工作佔據了自己太多的時間了,沒有精力去學習,鍛鍊和提升自己的機會都沒有了,怎麼辦”。

但凡工作了幾年的人,多多少少都面臨著以上的問題,忙了一整天還在忙,所以,你可能真的需要時間管理。

網上對於時間管理的定義各種各樣,在智遠看來,時間管理的目的,首先是幫自己過得更幸福,提高生活質量。

從而讓自己分清生活中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把時間花在可以成長,可以利用的地方。

其次“時間管理”,能讓我們更有效的去梳理自己的“業務”,自己每天CPU大腦要處理的多項進程,從而給大腦留出緩存的空間,不那麼的忙碌。


高效成長,來自於日常的“時間管理”

01.什麼是時間管理

在維基百科上是這樣定義的:時間管理就是利用技巧,技術和工具,幫助我們完成核心的工作,實現目標。

  • 時間是一種快速移動的資產:

上帝是公平的,給予我們每一個人一天24小時的資產,但是為什麼很多人抱怨時間不夠用,真的有那麼忙嗎?這是我們應該去反思的問題。

其實我們擁有的時間可完全由自己支配,既然時間是一種資產,那麼浪費時間必須要承擔風險,規避風險唯一的途徑,就是“學習有效的管理自己的時間”。

高效成長,來自於日常的“時間管理”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 瞭解全天時間拆分:

要想學會“時間管理”,首先要弄清楚時間的拆分,智遠結合自己的實戰,我通常會把一天的時間分為3個方面:

1.工作中的時間

2.外界佔用的時間

3.自己佔用的時間

工作中佔用的時間:

我們每天到達公司,面對自己的上級領導,開會,總結,彙報,日常佈置的任務,每天要完成的核心事件,拜訪的客戶,回訪等日常工作,這些都是屬於工作當中的時間。

外界佔用的時間:

早起起床洗臉刷牙,上下班的路程,吃飯,刷短視頻,信息流,回到家中陪家人,孩子,妻子,晚上睡覺等這些時間,智遠通常稱為外界佔用的時間,這些時間是不可避免,而每天必須發生的。

自己佔用的時間:

智遠把這部分時間也稱之為可以支配的時間,比如下班後,週六日雙休,單休的時候,這部分時間可以不受到領導,乃至公司大範圍的控制,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去讀書,學習,健身等。

高效成長,來自於日常的“時間管理”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 時間管理的重要性:

以前不相信這句話,現在備有感受:“怎麼樣過好一天,便如何過好一生”。

“時間本質是一種複利思維”,我自堅持寫作開始,每天都會讓自己的大腦進行輸入,輸出,思考,覆盤,這樣才能更好的去成長,打破不同時段的認知瓶頸,我認為這就是時間管理的重要性。

其次智遠認為“時間管理”針對於每個人的階段不同,產生的效應也是不同。

比如對於小學,中學生而言,時間管理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啟蒙階段正確意識”,好比參天大樹幼苗時期。

到了大學時間,“時間管理”,較多的投入在於“學習”,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比如這個階段的學生,可能面臨不想上課,玩遊戲,談戀愛,社會社團活動,人際交往等,任何一個問題的出現,都可能讓大學生步入彎路。

步入社會之後,成年人需要的“時間管理”,在於更好的支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把工作,生活,學習成長,職業規劃合理化的進行分配,然後進行量化,從而讓自己的每個階段的目標感更加強烈,激發奮鬥的動力。


高效成長,來自於日常的“時間管理”

02.時間管理STP1-列工作清單

時間管理的本質就是”自我掌控“,從“精力”和“時間“兩個方面進行掌控。

前者掌控的是大腦,而後者操控的是“時間”,只有先把這兩方面分離,我們才能更好的去規劃和運用自己的每一天。

  • 我身邊的故事:

以前我在一家公司負責市場品牌部的時候,招聘了一位新媒體運營H先生,他的工作時間不長,但是每天卻苦惱非常的多。

我發現他效率不是很高,有一次閒暇的時候我私下找他談心,交流工作,他就給我吐槽:

週一到公司,從早起吃完早餐,打完卡開始,自己就一直在忙。

為什麼感覺事情這麼多,本來安排的下午有一個用戶要來公司參觀,計劃上午12點給用戶發個信息,告訴下行程,

結果到下午臨近兩個小時,才有空發過去。

下午了4點了,卻發現今天自媒體文章的推文素材還沒有找完,內容創造寫了一半,配圖設計師沒有做出來。

5點了發現,後天過節,你給我要的新媒體社群的“用戶活動方案”大綱,還沒有寫出來,感覺每天都要加班,工作好累。

同樣的時間和精力的投入,KPI以及結果自己還沒有另一位同事的好,我該怎麼辦?感覺好心累。

高效成長,來自於日常的“時間管理”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聽完了他的問題,相信很多初入職場工作的朋友也有感同身受過,這類問題的核心在於“時間管理”上,時間管理不好,特徵就會出現很多。

比如無法合理的把握自己的工作進度不擅長分配長期項目和緊急事務的時間工作忙碌或者空閒的時間安排不合理,自己獨立推進一個項目的時候手忙腳亂等。

那麼如何進行合理化分配,時間管理的呢?我給他分成了四步驟,第一個步驟就是“列清單”。

第一步按照上面所說,從自我掌控的部分開始梳理,列下清單,把自己每天要做的每件事情寫下來,明確相應的目標。

為了目標的切實可行,我們在目標設定的時候,需要遵照(SMART法則)

,我讓他私下學習這套分析工具,然後在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合理的預估要投入的時間。

S-Specific:目標一般要足夠明確的,不能夠模糊

M-Measurable:一個目標必須可以經過努力實現的

R-Relevant:目標必須和其他目標具有相關性的

T-Time-based:目標必須有明確的截止期限

然後,經過溝通,我幫助H先生梳理了下週某一天要做的事情,大概的清單如下:

1.完成日常自己撰寫品牌推文1篇

2.溝通其他類目頻道文章2條,3條內容推送

3.和社群運營溝通一週社群活動

4.和商品部對接一週APP首焦商品排期,提前規劃內容

5.與品牌部門媒介溝通公眾號換量要求

6.當天其他自媒體號內容的分發

列清單只是手段,找出核心要做的事情的排序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列清單可以避免我們在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上消耗自己大量的注意力,耐力和個人精力。


高效成長,來自於日常的“時間管理”

03.時間管理STP2-做任務排序

在時間管理中,做排序最常用的工具是“二八效應定律”,也成為帕累托法則,核心表達的意思是

工作中80%的成效是由20%重要的事務決定的,而那些毫無效果的瑣事,佔據了我們80%的時間。

所以進行優先順序的排列,確認事務緊急度和重要度,是保證我們工作效果的關鍵,這也是整個時間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

高效成長,來自於日常的“時間管理”

(二八定律)

80%多半來自於瑣碎的事物,20%重要的少數事物,那麼在工作中,

我們怎麼判斷少數的重要事物有哪些呢?我們其實可以重點思考這幾個方面的問題:

1.這件事情的價值是什麼?

2.這件事情是必須完成還是非必須?

3.這件事情是否需要我親自做?

4.這件事情如果不做,是不是就錯過了窗口期?

衡量出事物的重要度和緊急度之後,我們需要根據“時間管理”矩陣來進行相關事務的優先級別的排列。

時間管理優先矩陣,是一種結合現代實際行為的“時間管理理論”,把時間按照緊迫性和重要性ABCD四個種類,形成時間管理,緊迫性是指馬上,立刻需要管理,不能拖延。

時間管理矩陣,也叫時間四象法則,美國艾森豪爾將軍指出,我們的精力往往被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所佔用著,而並未完全或者儘可能的將時間的分配與精力用在重要的事情上。

該法則的核心觀點指出:留多一點時間給重要的事情。

高效成長,來自於日常的“時間管理”

(時間管理矩陣,四象限法則)

那麼對於時間管理矩陣的工作內容,我們採取的措施不同,分類的情況也是不同的,分別如下:

  • 1.重要且緊急:

處理的方式也相對簡單直接,就是“立刻去做”。

通常優先級別最高,要立刻馬上去做的,同時,如果放在“重要”的內容總是很多的,說明自己在“時間管理”方面出現了很多的問題,需要想法設法的去減少它。

  • 2.重要但不緊急:

處理的方式通常是“有計劃的去做,平時多做”。

這類工作通常飽和但不是很忙碌,可以集中精力快速處理或者攻下,做好計劃,先緊後松,儘可能在日常,把時間花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上,這樣重要和緊急的工作量就會減少。

  • 3.不重要,緊急:

處理的方式通常是“有選擇的去做”

這類工作緊急,但是不是太重要,自己可以選擇去做,也可以授權別人幫忙去做,比如自己在寫某篇文章的時候,要找一個配圖,當下要用,自己可以請別人幫忙,也可以讓設計師協助。

  • 4.不緊急,不重要:

處理的方式通常是:“日常做,少做”

這類工作通常完成周期性比較長,在當下也不緊急,也不重要,日常處理一點點就好了,比如自己用一週寫篇文章,那麼每天碼字一點就夠,可以少做,合理抽出零散的時間去執行。

高效成長,來自於日常的“時間管理”

(圖片來源內容創意)

同樣,我按照上面幫H先生列出來的清單,按照時間的四象限法則和二八定律進行了分類和排序,得出了幾個結論:

  • 1.重要但緊急

(做好上週公眾號的週報,因為今天晚上要發給領導,觀察數據,做合理的新媒體運營規劃,這件事要第一時間敲定)。

  • 2.重要但不緊急

(完成日常自己撰寫品牌推文1篇,和社群運營溝通一週社群活動,當天其他自媒體號內容的分發)。

  • 3.不重要但是緊急

(溝通其他類目頻道文章次條,三條內容的推送,和商品部對接一週APP首焦商品排期,提前規劃內容)

  • 4.不重要也不緊急

(與品牌部門媒介同事溝通公眾號換量的要求)

這樣下來,就非常的清晰,哪些應該排在上午需要完成的,哪些是下午可以進行的。

當然不重要和不緊急的,是不是在碎片化的時間,比如喝咖啡的時候,午餐後下樓一起散步的時候進行溝通。


高效成長,來自於日常的“時間管理”

04.時間管理STP3-計劃並執行

當優先級排列後,我們就可以制定相關的工作計劃了,要記住,好記性不如一個爛筆頭。

在這一步中,智遠推薦你可以藉助一定的輔助工具,使我們的工作計劃可視化,我經常用的是印象筆記,也有郵箱日曆,檯曆都可以,自己如果不喜歡也可以使用筆記本自帶的軟件。

印象筆記當中有很多“時間管理”工具模板,按照不同週期的都有,比如,年,月,日等,智遠推薦讀者朋友使用這個PDCA工作計劃模板,給大家截圖參考:

高效成長,來自於日常的“時間管理”

(“日”PDCA計劃進度表)

那麼在用這個工具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工具的基本作用是幹什麼的,先說下什麼是PDCA的原則:

P-plan(計劃):

包括方案和目標的確定,以及活動規劃,任務規劃的制定。

D-Do(執行):

根據自己已經知道的信息,設計出具體的方法論,方案和計劃佈局,然後在根據設計和佈局,進行具體的運作,實現計劃中的內容。

C-Check(檢查):

總結執行計劃的結果,分清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明確效果,然後找出問題。

A-Action(處理):

對總結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對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並給予標準化,對失敗的教訓也要總結,引起重視。對於沒有解決的問題,應提交給下一個PDCA循環中去解決。

每一件事情,通常我們會先做計劃(P),計劃完了以後去實施(D)。

實施的過程中進行檢查(C),檢查執行結果是否達到了預期,分析影響的因素,出現問題的原因,並提出解決的措施,然後再把檢查的結果進行改進,實施,改善(A)。

按照這個模板,我給H先生做出來的計劃是:

高效成長,來自於日常的“時間管理”

(“日”PDCA落實方案)

在整個的計劃中,我們將緊急重要的事項上,我給H先生安排在了上午時間第一時間完成,不緊急但是重要的工作佔據了全天大部分時間。

而最後下午16:00-18:00預留的時間,一部分可以檢查,其次是做全天任務的回顧,在碎片化的時間安排完成一部分不緊急不重要的事情。


高效成長,來自於日常的“時間管理”

05.時間管理STP4-回顧並檢查

前面我有分享過一個觀點叫做“深度覆盤“,每日及時的覆盤是不斷精進的前提,那麼每日“時間管理”的最後一個步驟就是“回顧”。

我們在進行回顧的時候,要重要的關注哪些是任務,事情沒有完成,沒有完成的核心原因是什麼?我們在時間估值上是否準確,後面進行計劃制定的時候是否需要進行改進等。

時間陷阱在我們每日的工作中無處不在的,我們同樣需要注意有沒有遇到什麼時間陷阱,思考陷阱,如果遇到了,後面該如何規避等。

當然我寫到這裡,其實你可以看到上面這篇2,3,4,5副標題連貫的結構內容主要講的就是4個步驟,就是PDCA(Plan-Do-Check-Action) 的整個過程。

高效成長,來自於日常的“時間管理”

(“日”PDCA整體循環)

簡單來說,所謂的每日“時間管理4個步驟,就是計劃,執行,反思,精進,然後計劃執行,反思,精進,不斷提升,不斷成長。

掌握這個思路非常的容易,而每日按照這個質量去執行很重要。

智遠已經在這個軌跡裡面循環兩年,一旦形成自動擋,你會發現自己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還是閱讀,還是寫筆記等,都會遵循這個思維,最終有計劃,有落實,有思考,有覆盤。


高效成長,來自於日常的“時間管理”

06.時間管理當中的“坑”

網絡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對於“時間管理”的描述,但是在智遠看來,系統化的較少,時間管理的秘訣很簡單,合理的運用工具去限制自己的精力,學會跟時間耍點小花招。

當然掌握時間的秘密在於有計劃地專注於最重要的事情,從而抑制那些緊迫但不重要的事。

可能在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小插曲,比如執行某個重要事情的時候電話一響,被某個APP,彈窗PUSH一下,來了一個短信,短視頻您的關注提醒了一下等。

這些小動作都可能讓你馬上就接起來了,甚至點開來看,但是卻會對緊急的事情又拖了一下,產生分神,甚至點開看了一會兒而忘記了剛才在忙什麼了。

高效成長,來自於日常的“時間管理”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如果自己每日計劃已經做很完美了,但是你在執行中可能就會遇到你做的事都不是自己一開始想做的,這6條智遠需要提醒下你:

  • 1.學會說不

你在按照計劃有序的進行著自己的工作,結果同事來了一句:“H先生,這件事情你能幫我處理下麼?”。

職場中大多數人都遵循這一個不成文的社會契約就是:當有人要你做什麼的時候,你總是會說“好的”,而不會說:“我在忙,不好意思啊”。

也許這些幫忙,正在拖垮自己的腳步,只因為有人溫柔的向自己提出了請求,你如果放下自己緊急的事情去幫別人了,自己可能就會在“時間管理”上面浪費掉一些空間。

  • 2.關掉手機通知

現在手機APP的發展,很多的企業開始利用我們的緊迫性行為,通過各種彈窗,PUSH,來吸引我們的關注,不斷讓我們在某個時刻分散自己的精神注意力。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忙的時候專注做事,關掉手機的一切通知,這些在APP或者管理中心都可以設置。

在自己有時間的時候去查查信息就好了,比如吃飯的時候,午休的時候,回覆信息和其他事情統一做還能提高辦事效率,同時節省更多時間。

  • 3.先做最要緊的事情

什麼是自己可能必須要做的事情,即便是不是緊急的,那也要第一時間完成,因為下午的時間大腦總是會疲乏。

分心的事情就像小怪獸一樣不計其數,別拿什麼“如果我把這個事情先做完,我就能。。。。”這種話欺騙自己,智遠的經驗認為,沒有太大用。

高效成長,來自於日常的“時間管理”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 4.事情越少,時間越多

自己每天遇到的不可控有成千萬,你也不確定做哪一件緊急的事情的時候自己就被打亂了,最好一天關注的重要事情不要超過3條,並且對著3條全力以赴。

因為自己的大腦不喜歡被限制,有個碎片化時間就想幹點別的,比如刷刷視頻,看看信息流,朋友圈等。

集中精力做好一項任務比同時做好很多任務更有效率,並且這樣一來,自己就有很多很多時間去梳理其他的工作了。

  • 5.學會忽略

其實自己在忙的時候,有些人你沒有時間去回覆信息,有些同事甚至陌生人發來的信息可以不用理會,因為中間打斷,這會讓你的效率更低。

比如支付寶的賬單,回覆郵件這樣的事情晚點做也沒有關係,而把這些碎片化時間投入到重要的事情上,自己得到的會報就是處理重要事情的速度會更快,更集中了。

寫在最後:

每日“時間管理”的方法論有很多,

難的是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法論,並讓它形成自動檔運行。

一個人一旦掌握了“時間管理”的秘訣,你會發現自己做事的效率竟然這麼好,自己便終於有了更多的時間去做喜歡的事情了,這美好的一切都來自於自己掌握的每一個方法,不妨從今天起,建立自己的“時間管理”操作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