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老洋房故事竟然現實有原型,來看看結局


《安家》老洋房故事竟然現實有原型,來看看結局

電視劇《安家》終於播出徐文昌店長如何賣老洋房的部分。早前,這部電視劇當中,把老洋房業務吹捧成高不可及的業務。就像謝亭豐這樣的賣房老油條,都是偷學了好多年而沒有學會。而店長房似錦,更是拜師徐文昌,要好好學習老洋房業務。這個業務,到底有何驚人之處,顯然已經吊足觀眾胃口了。


《安家》老洋房故事竟然現實有原型,來看看結局

《安家》從第17集開始,終於出現了老洋房業務。前來賣房的人,直接點名,要求徐文昌接手這個業務。觀眾開始追隨劇情的內容,近距離走進老洋房和老洋房業務,對這個業務到底有什麼高深之處,一探究竟。

開始的劇情當中,只是展示了老洋房的歷史,由上海灘的著名洋人設計師設計,具備歷史價值等等。顯然,老洋房之於上海,很類似現在的四合院之於北京,都是有著時代記憶的建築。低端好,文化感強,買賣起來,自然價值不菲。


《安家》老洋房故事竟然現實有原型,來看看結局

不過,在電視劇《安家》當中,老洋房業務真正的掣肘之處,不是動輒上億的價格,買家寥寥無幾。而是,這個老洋房彷彿在產權方面還有糾紛,一時半會兒還沒有辦法賣出去。根據電視劇的劇情來看,老洋房主人的祖爺爺,曾收留過自己的遠房親戚,並且在老洋房的院子裡邊,給他們搭建了小房子,作為住所。

劇情當中,這位被收留的遠方親戚,發展成為了老太太,而老太太的兒子們也已經結婚了,並且都有自己的房子。但是,老太太發現主家要賣房子之後,帶領兒子們一起搬回來,繼續佔據自己的小房,試圖瓜分賣老洋房的錢款,並且開出五千萬的價碼。


《安家》老洋房故事竟然現實有原型,來看看結局

已經播出的劇情當中,中介方及其房主屢次找老太太家庭進行談判,都沒有結果。老太太方面一直是獅子大開口,甚至於開出了七千萬的價碼。這個老洋房的故事,到底如何收場,考驗著編劇們的智慧。其實,這個上海老洋房的故事,網上早就有過原型案例,並且引發過網友討論。現實生活當中的老太太一家,結局並不好。

原型案例當中,老太太一家是上世紀中期搬到老洋房一家來住的。當時,也是借宿。老洋房的主人給他們在院子裡邊搭建了小房子。這一家人,一住就是幾十年,三代人擠在一個小房子裡邊。等到老洋房的主人售賣老洋房的時候,兩家的後輩們開始產生了矛盾。


《安家》老洋房故事竟然現實有原型,來看看結局

與《安家》當中的劇情相同的,是老太太一家,沒有老洋房裡邊的戶口,有的只是街道居委會的公共戶口,只承認他們是上海人,享受很多上海戶籍的待遇,但並未有老洋房的任何產權。可是,現實版本,也與電視劇版本有所不同。

電視劇版本當中,老太太的兩個兒子,都有自己的住房,而且都是動輒上千萬的住房,顯然並不貧窮。而現實版本當中,老太太和子孫們是沒有住房的,真的只能擠在這個小房子裡邊。但這個小房子本身屬於老洋房的違章建築,讓老太太一家搬走,他們確實沒有地方住。又礙於他們一家有公共戶口,所以街道方面也只能建議兩家協調。


《安家》老洋房故事竟然現實有原型,來看看結局

現實版本當中,老洋房的主人最終請來了農民工,把自己老洋房裡邊的小房當作違章建築進行了拆除。拆除當日,老太太還和農民工發生了衝突。但是,最終,拆除違章建築是合情合理的。老太太一家的小房子沒有了。不過,與電視劇版本相同,在拆除小房之前,老洋房的主人也和老太太一家談過,給一千五百萬幫助重新買一套住房的問題。但當時,現實當中的這套老洋房,已經賣到兩個億了。

因此,現實生活當中的老太太一家,不答應一千五百萬的解決方案,就是要求平分賣掉老洋房的錢款。所以,現實當中,這個小房最終被當作違章建築拆掉了。而老太太一家,也沒有得到一千五百萬,只能搬到郊區去住了。


《安家》老洋房故事竟然現實有原型,來看看結局

現實版本更加殘酷,老太太一家確實沒有房子住。電視劇《安家》當中,為老太太一家安排了兩套住房,顯然已經是富人,而不是窮人。電視劇之所以這麼演,是要滿足觀眾的情感認同的需求。若是老太太一家如現實當中一樣確實沒有住房,則電視劇當中的主人公們,就要面對觀眾的些許質疑了。

當年引發討論的現實版本當中,網友爆料稱,老太太一家搬到郊區之後,老太太與人打架,發生了衝突,最終面對了比自己更“豪橫”的對手,吃了大虧,被打傷了。而老洋房的主人,賣掉自己的房子之後,到醫院,給老太太送去五千元的慰問金。不知道《安家》的後續劇情,會怎麼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