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樊登讀書法,如何讀懂一本書

知識付費年代,知識就是生產力,而閱讀更是獲取知識成本最低的途徑。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閱讀和學習的重要性,於是得到、樊登各大app 應運而生。

朋友圈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曬書,圖書館坐滿了一圈又一圈的人,社群開始培養一批閱讀打卡的人,公眾號裡很多號爭相書寫“一年讀書100+,我是如何做到的”,一年閱讀300本書,真正優秀的人從不放棄閱讀”等文章,然而,讀的多的人並不一定消化的好,並不一定讀懂且記得重點內容。

那麼,當閱讀已然成為一種競賽,我們如何在追求數量的同時完成質量的飛躍?當閱讀已然變成一種學習競爭力,我們如何簡潔高效的讀懂一本書?

淺析樊登讀書法,如何讀懂一本書

樊登讀書會的創始人樊登在《讀懂一本書:攀登讀書法》一書中給了我們簡單易行的方法。作者樊登是西安交大碩士,北大博士,曾擔任中央電視臺主持人並主持多檔節目。目前創立的樊登讀書會已經發展了300多家,海外也有分會。一年講50本書,年收入過億。不可否認,樊登本人在掀起國民讀書浪潮中發揮的巨大影響力。

接下來,我將從三個方面來淺析如何讀懂一本書。

01 理解並拆解主題

一本書的寫作背景,價值點,想要解決的問題,論證依據,結論等等都是需要分析的。

淺析樊登讀書法,如何讀懂一本書


  • 閱讀和自己理解能力相應的書

這一點我自己比較感同身受。前兩年很火的博贊思維導圖系列,我拿到其中一本開始讀,覺得有點晦澀難懂,於是果斷棄了。後來我又看到一本《日常思維導圖》覺得簡單有趣一些。那麼這本書顯然更適合我閱讀。這就是我們在讀一個領域的書時,為什麼很多人先選擇讀入門書,再循序漸進的閱讀。

  • 讀一本書之前,最好先了解寫作背景

有些書籍如歷史時期的書,閱讀前我們先要了解當時的社會環境是什麼,主人公之間的關係,我們才能更好的理解人物心境,歷史事件以及發生的合理性。如果我們什麼都不瞭解就開始讀,顯然是不易於讀懂的。

  • 學會總結書的主題,精華,價值點,

這一點至關重要。很多人讀書的感覺是讀完了很快就忘了,稍微有覺知的人開始做筆記,發現過段時間也不清楚具體講什麼。

印象很深有次看一個求職類綜藝節目,選手前面表現的很優秀,但是後面當被問到可以和我們講講你最喜歡的那本書嗎,他居然一時語塞,閃爍其詞,不禁讓人對之印象大打折扣。

書中舉例《西遊記》主題是普渡眾生,論語其實是講如何安身立命的。而《有限和無限的遊戲》一書看似沒有主題,其實就是從不同的社會層面來論證有限遊戲和無限遊戲。比如要當上什麼職位是有限遊戲,而活的快樂精緻就是無限遊戲。那麼作者是怎麼論證的,對有限和無限的定義就是精華。《清單革命》中一上來就舉飛機的經典例子表達清單的重要性,這也是精華。

02 講書是高效的覆盤

這兩年我也學過很多的網絡課程,經常聽到講師說,“教是最好的學”。當你能把一個知識體系和別人講清楚,你同時也內化了。

淺析樊登讀書法,如何讀懂一本書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也和書友交流過,我說我目前在印象筆記記錄,他說他看完會冥想這本書說了什麼。當我讀完這本書,我第一次嘗試花了6分鐘的時間去講解介紹這本書,發現效果大增。我理清楚了主題和脈絡,過了幾天以後記憶仍然清晰。

樊登也表示自己在講書之前方式是看完書後寫PPT然後講課,就會對內容難忘。

書中表示,邏輯思維,大局觀,語言能力,說服力,同理心和愛是講書所具備的重要因素。而在講書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用故事吸引開頭,選取重點二次創作,平常要注意多拓展認知邊界。

當你讀完一本書,你能不能自己理解的基礎上表達順暢繼而再二次傳播讓人理解,這是需要強化的過程。

03 使用思維導圖鞏固

這兩年流行起來的手帳,就是視覺記憶法的原理。而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開會,聽講座,上課習慣使用思維導圖,這也有其科學性。工具都是為人服務的,我們的大腦天生對圖的記憶能力要比文字強的多。書中提出樊登純文字思維導圖的畫法也非常簡單。

淺析樊登讀書法,如何讀懂一本書


  • 準備紙和筆
  • 主題在正中間,用線連接
  • 7-10個分支即可

綜上所述如何讀懂一本書,我們需要先拆解這本書,理解了框架結構後再練習講書,最後再畫思維導圖進行復盤,當然,二者順序可以顛倒。

公眾號大V,知名自媒體人彪悍一隻貓曾說過,讀書最好做踐行筆記,而不是讀書筆記。建議大家都去讀讀樊登這本書,然後去踐行一下講書。最後推薦沒有讀過彭小六的《洋蔥閱讀法》和趙周的《這樣讀書就夠了》這兩本的朋友也去讀讀,會對提高閱讀力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